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財務規劃與預測的典型工作流程通常從建立財務目標開始,財務目標通常與近期和長期目標(3~5年)相關,且常常與有形的硬指標相聯系。然后使用整合的財務報表對財務目標建立模型。可考慮把收入、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作為關鍵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建立好模型后,高層管理者經常會同董事會對其進行審查。審批后,財務報表以一組財務指標的形式發布到整個組織。
關鍵詞:財務管理,企業經濟,經濟發展論文
組織的其余人員使用財務指標創建來年的戰術運營規劃。規劃通常基于驅動因素,且與銷售量、產品組合等關鍵業務因素相連。審查并通過規劃后,將其重新綁定到整合的財務報表中,確保規劃能達成公司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反復,公司資源和規劃需要經常更新以達成財務目標。整個流程中,要不斷地把運營規劃轉換成一組財務數據。
一、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與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兩權分離,財務管理可以分為投資者財務管理和經營者財務管理兩個方面。因此,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在建立其內部財務管理機制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各方的利益關系。投資人、債權人、經營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要相互平衡協調,必須認真思考財務管理觀念缺乏時代性、一體性、監控性等問題。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弱化,不但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也直接影響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社會監督效果,只有把企業的財務管理搞好,才能適應國家宏觀調控的要求,有利于管理監督機制的完善,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財務管理的目標及方向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必須改革現行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通過改革,完善我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以維護國家、企業、投資者個人及職工的合法權益。
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理財活動所希望實現的結果,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科學地設置財務管理目標,有利于優化理財行為,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是這些利益集團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協的結果,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環境下,某一利益集團可能會起主導作用,但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不能只強調某一利益集團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團的利益于不顧。從理論上來講,各個利益集團的目標都可以折衷為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和企業總價值的不斷增長,各個利益集團都可以借此來實現他們的最終目的。因此,企業財務管理應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它將比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和股東財富最大化更為合理。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這一目標是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面利益關系。具體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均衡,將風險限制在企業可以承擔的范圍之內;創造與股東之間的利益協調關系,努力培養長期穩定的股東;不斷加強與債權人的聯系,培育可靠的資金供應渠道;關心企業職工利益,充分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注重人力資源開發與引進,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以信譽為本,不斷宣傳企業,擴大企業知名度;重視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不斷推出新產品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保持銷售收入的長期穩定增長;關心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使企業不斷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因此,筆者認為在今后幾年中,企業價值最大化將會逐漸成為我國財務管理的主導目標。
三、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歷史性轉變
現行財務管理體制中的諸多弊端導致了財務管理目標的無法實現。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專斷型的財務管理體制,不僅無法做到正確處理企業各方面的關系,同時,也難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企業資本增值保值的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這是因為財務管理中產權經營思想的導入、多層次財務管理關系的建立、多元財務管理主體的出現,充分顯示著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與傳統財務管理的根本區別。這種區別,決定了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必須建立起具有民主性、科學化的財務管理體制,這樣才能保證財務目標的實現。我國現行企業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應朝著以下方向進行:
1.削弱專斷型財務管理體制存在的基礎,掃除科學財務管理機制的外圍障礙。專斷型財務管理體制的最大特點是,財務部門的財務管理權被無理剝奪,一切重大財務決策均由企業一把手“一錘定音”。這種現象之所以能夠存在,就是現行企業一把手權力失控。要使企業最高管理者權力得到控制,一是可以通過立法形式,進一步明確規范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對于財務決策的權限范圍;二是可以通過強化企業監事會的監督權限,有效制約董事長和總經理直接過問財務管理的問題;三是建立科學的財務決策和管理程序,財務管理的分級分權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四是有關政府執法部門在查處企業違法違紀問題時,對于那些凡是不按程序辦事、越權進行處理財務問題的行為無論造成什么樣的后果,都應作為違法犯罪問題進行處理。以此有效削弱專斷型財務管理體制存在的基礎。
2.堵塞企業財務管理的漏洞,建立和完善以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為中心的內部控制系統。 這種內控必須將總經理也包括在內,縱橫結合,其控制重點在于總經理層,其中包括進一步完善董事會、監事會對財務活動的監督權,建立資金使用審批程序,實行投資項目負責人風險抵押承包和投資項目跟蹤制度,對投資項目實施后負責人的獎懲項目作出明確規定。投資項目經濟效益和其負責人的經濟效益緊密掛鉤,決策機構、財務管理部門和項目負責人三方互相監督,克服盲目投資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
3.強化財務自身控制功能,疏通財務信息渠道。財務部門應強化財務管理功能,重點是抓日常財務管理,措施要有力,對于不該上的項目和不該開支的項目,財務否決后,若還要上,財務部門應有權報有關董事會及主管部門。建立財務總監制度,財務總監不由企業領導兼任或任命,而由財政部門委派任命,經費由所屬企業負擔,達到強化財務管理的目的。為了使財務信息職能得到充分發揮,并反映現代企業制度的客觀要求,企業應當在其內部建立起一個以總經理為領導的、由財務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財務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傳遞機構。同時,還必須通過組建會計的行業協會來規范會計行為,使財務信息進入有序生成、有效傳遞的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