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財務會計已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企業應逐漸轉變觀念,加強對管理會計的重視,讓更熟悉企業會計信息的財務人員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來,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降低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現狀,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概述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概念
1.財務會計的概念
財務會計是對外會計,主要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和監督,通過確認、計量、記錄,最終形成報告,將企業的會計信息提供給報表使用者,以幫助報表使用者作出相關決策。報表使用者既包括企業內部使用者也包括外部使用者,但以外部使用者為主。我國對于財務會計報告的格式具有統一要求,更加規范化。
2.管理會計的概念
管理會計是對內會計,主要著重于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核心理念為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企業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的有效工具。由于其提供的信息主要用于企業內部的經營決策,因此沒有統一格式要求,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設置。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和聯系
1.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
(1)職能不同。財務會計主要是向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潛在投資者以及相關的政府監管等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以使其更加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信息。財務會計既實現投資者對管理者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監督,也向潛在投資者提供與決策相關的信息,債權人也能夠通過企業對外提供的信息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也有助于社會上相關的監管部門更好的了解企業的情況并實施監管。管理會計主要是向企業內部人員提供相關的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以使企業內部人員更加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有助于內部管理者根據實際情況制訂適合企業的計劃以及更加準確的決策,同時能夠協助內部管理者對企業內部運營情況實施監督與控制,反映其各部門、各項目的績效,以提高內部管理效率。
(2)標準不同。財務會計是對外提供企業相關信息,因此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對于會計報告的內容、格式、涵蓋期間、報送時間、報送方式以及報送部門等都有明確且具體的要求,并且該要求是企業必須遵循的,具有強制力。管理會計對內提供的信息沒有固定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約束其提供信息的內容、格式、形式、時間等事項,管理會計以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為目的,提供信息的具體內容、格式、形式、時間以管理者要求為準,為了滿足不同管理者的需求,管理信息提供的具體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
(3)工作方式不同。管理會計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工作流程,在其工作中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完成具體內容的分析整理工作,經常會涉及到復雜的運算或者運用計算機技術,對于相關信息的記錄雖以貨幣為主,但也會存在大量的非貨幣計量項目。財務會計一般涉及到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主要是算術運算,財務會計報表上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也是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因為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和監督,所以其必須采用固定的流程和方法完成相關工作,比如,會計核算必須按照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順序進行,必須按照規定周期進行相關經濟業務的核算。
(4)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不同。管理會計工作具有靈活性和實踐性的特質,因此其對于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管理會計人員既要懂財務,又要懂業務,要了解企業運營、了解盈利模式、了解競爭要素。也就是管理會計人員通過經濟業務信息能夠理解業務對企業產生的影響,同時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更好的方案應對發生的各種狀況。財務會計主要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按照流程完成各項業務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認真細心地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以及報表。因此,對于會計人員的要求就是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了解如何進行相關業務核算,具有比較扎實的會計基礎。相比之下,在這些方面對管理會計人員的要求會低一點。
2.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均以企業的資金活動作為核算對象,其原始數據來源均為企業發生的相關經濟業務,雖然二者對于相關數據的使用和處理有所不同,但其存在的目的均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比如,財務會計對于銷售業務的核算是為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而管理會計對銷售業務的核算可能是為了更好優化預算的編制,更好進行績效考評,以助于企業的不斷發展。
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然性
首先,在大數據與信息化的沖擊下,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企業不再需要大量人力完成簡單且重復的手工記賬業務,在計算機的輔助下該業務可以更高效的完成,因此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逐步從核算人員轉換為管理決策人員。其次,財務會計的最終目的為如實反映企業的所有經濟業務,而管理會計可以通過對企業各個工作流程進行分析,得出哪些流程績效較差、哪些流程可以合理簡化,以明確各自責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而在提高企業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最后,管理會計可以通過價值鏈理論發現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利用該有別于其他企業的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降低經營風險,以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由此可見,管理會計對于一個企業的興亡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為必然的趨勢。
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實踐融合
(一)起點融合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計量的對象均為企業的資金活動,也就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來源均為企業的經濟業務,這說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信息輸入方面存在一致性。從信息的起點對二者進行融合,即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中采用同等或類似的會計語言反映相應的會計信息,二者在信息上保持的協調一致有助于加強管理者對會計信息的理解,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同時,對內與對外的會計信息也不會出現較大差異而導致管理者困惑并質疑信息的真實性。管理會計信息不僅應保持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及時性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還應該遵循其他的要求,以使管理會計信息既不喪失真實性,又不會被管理者質疑。
推薦閱讀:《財務與會計》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正式創刊或復刊的第一本財政、財會類刊物。是財政部主管、中國財政雜志社編輯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財會專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