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文章發表在《中學數學雜志》上,是教育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論文關鍵詞]目的性職業價值觀 手段性職業價值觀 低年級大學生 農業院校
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 ,由于人員更替和環境的變化,社會或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著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地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構成了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本研究采用金盛華、李雪(2005)編制的職業價值觀量表,隨機整群抽取212名農業院校低年級大學生,探討了其職業價值觀的特點。結果表明:①低年級大學生目的性職業價值觀各維度按均分由高到低依次為:成就實現、家庭維護、地位追求、社會促進。②低年級大學生手段性職業價值觀各維度按均分由高到低依次為:職業發展、規范道德、興趣性格、福利待遇、輕松穩定、薪酬聲望。③女大學生在福利待遇上的期望非常顯著高于男大學生。④文科大學生在規范道德維度上的得分顯著低于理科大學生。⑤大二學生在地位追求、職業發展和福利待遇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學生。
一、問題提出
職業價值觀是個體評價和選擇職業的標準,[1]它與個體的擇業行為密切相關。國內很多學者探討了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含義、結構、特點、測量工具和影響因素等內容。[1-6]這些研究中,鮮有把農業院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農業院校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其職業價值觀既與其他類型高校大學生有著共同性,又有其獨特性。其中,低年級大學生還未面臨擇業選擇,探討低年級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可以了解在無就業壓力的情況下,大學生職業選擇的標準。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問卷調查,探討農業院校低年級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特點。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選取
本研究隨機整群選取某農業院校大學一年級兩個文科班和兩個理科班,大學二年級兩個文科班和兩個理科班,共8個班級,有效被試212人,男生55人,女生157人;大一97人,大二115人;文科102人,理科110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金盛華、李雪(2005)[1]編制的職業價值觀量表,共34個項目,包括目的性價值觀(16個項目)和手段性價值觀(18個項目)兩個分量表,目的性職業價值觀影響手段性職業價值觀。目的性職業價值觀指個體評價和選擇職業的內隱的動機性標準,包括家庭維護、地位追求、成就實現和社會促進四個維度;手段性職業價值觀指個體評價和選擇職業的外顯的條件性標準,包括輕松穩定、興趣性格、規范道德、薪酬聲望、職業發展、福利待遇六個維度。量表采用五級評分,1=非常不重要,2=比較不重要,3=一般,4=比較重要,5=非常重要。該問卷目的性價值觀和手段性價值觀的重測信度分別為0.876和0.813。
(三)研究程序與數據處理
同一時間,由一名主試(心理系研究生)施測大一和大二學生《職業價值觀》問卷,答完現場收回,答卷時間為10分鐘左右。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主要涉及T檢驗。
三、研究結果
(一)低年級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描述分析
農業院校低年級大學生目的性職業價值觀4個維度按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成就實現(4.10±0.57)、家庭維護(3.97±0.66)、地位追求(3.63±0.67)、社會促進(3.51±0.71)。低年級大學生手段性職業價值觀6個維度按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職業發展(4.13±0.55)、規范道德(4.05±0.57)、興趣性格(3.93±0.58)、福利待遇(3.52±0.67)、輕松穩定(3.15±0.65)、薪酬聲望(3.13±0.63)。
(二)低年級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特點
1.不同性別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特點
在家庭維護、地位追求、成就實現、社會促進、輕松穩定、興趣性格、規范道德、薪酬聲望、職業發展、福利待遇10個維度上,男大學生在各維度上的均值和標準差依次為3.90±0.64、3.63±0.76、4.14±0.59、3.45±0.84、3.02±0.77、3.86±0.61、4.01±0.64、3.10±0.68、4.15±0.49、3.32±0.63;女大學生在上述各維度上的均值和標準差依次為3.99±0.67、3.63±0.63、4.09±0.56、3.54±0.66、3.19±0.60、3.95±0.57、4.06±0.55、3.14±0.62、4.12±0.56、3.60±0.67。經T檢驗發現,不同性別低年級大學生僅在福利待遇維度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即女大學生在福利待遇上的期望非常顯著高于男大學生(t=2.729,p<0.01),其他9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2.不同專業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特點
在家庭維護、地位追求、成就實現、社會促進、輕松穩定、興趣性格、規范道德、薪酬聲望、職業發展、福利待遇10個維度上,文科大學生在各維度上的均值和標準差依次為3.98±0.69、3.65±0.68、4.06±0.58、3.47±0.72、3.11±0.69、3.88±0.62、3.96±0.59、3.16±0.63、4.09±0.52、3.56±0.58;理科大學生在上述各維度上的均值和標準差依次為3.95±0.64、3.61±0.66、4.16±0.56、3.56±0.69、3.18±0.61、3.97±0.54、4.12±0.54、3.11±0.64、4.16±0.57、3.49±0.74。經T檢驗可知,不同專業的低年級大學生僅在規范道德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即文科大學生得分顯著低于理科大學生(t=-2.062,p<0.05),其他9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四、討論
(一)低年級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總體分析
研究發現,低年級大學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更注重成就實現和家庭維護。相比而言,社會促進重視度最低。這一研究結果與曲媛媛(2009)[6]研究相一致,表明農業院校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在目的性職業價值觀上的選擇傾向趨同。低年級大學生在進行職業選擇的外在標準中,最重視個人的職業發展和規范道德,興趣性格和福利待遇次之,相比而言,最不關注工作中的輕松穩定和薪酬聲望。本研究中,規范道德維度得分高于興趣性格,而曲媛媛(2009)[6]興趣性格維度得分高于規范道德,其他排序均與本研究一致。這表明,農業院校低年級大學生更重視工作帶來的社會利益,重視社會道德。
(二)低年級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具體特點
本研究發現,農業院校低年級大學生在職業選擇的諸多標準中不存在性別差異,僅在福利待遇維度上,女生期望值顯著高于男生。這表明,女大學生在擇業中更看中工作帶來的相關福利,希望工作帶來更多的回報。文科大學生在規范道德維度上的得分顯著低于理科大學生。這是因為,相比文科專業,理科專業帶來的社會效益更加明顯。因此,理科大學生更重視實際工作帶來的社會利益,更重視自身的價值實現。由此,理科大學生比文科大學生更注重職業選擇中的社會利益。大二學生在地位追求、職業發展和福利待遇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學生。究其原因,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學生的個人定位越來越明確,越發看重個人的職業發展。此外,經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個人的專業能力逐步提高,自信心隨之增強,因此,大二學生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逐步關注個人的發展平臺和相關待遇問題。
五、結論
農業院校低年級大學生目的性職業價值觀4個維度按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成就實現、家庭維護、地位追求、社會促進;手段性職業價值觀6個維度按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職業發展、規范道德、興趣性格、福利待遇、輕松穩定、薪酬聲望;女大學生在福利待遇上的期望非常顯著高于男大學生;文科大學生在規范道德維度上的得分顯著低于理科大學生;大二學生在地位追求、職業發展和福利待遇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學生。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
可信的論文發表網站提醒您:《中學數學雜志》(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37-1116/O1,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2-2775)是由地處孔孟圣地的曲阜師范大學和山東省數學會主辦、面向中學數學教與學的優秀刊物。《中學數學》質優價廉,64頁,2008年始,開本16開,A4幅,每期定價5.00元。
【參考文獻】
[1]金盛華,李雪.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手段與目的.心理學報,2005,37(5):650-657.
[2]陰國恩,戴斌榮,金東賢.大學生職業選擇和職業價值觀的調查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0,(4):38-43.
[3]凌文輇,方俐洛,白利剛.我國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研究.心理學報,1999,31(3):342-348.
[4]黃希庭,張進輔,李紅.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3-18.
[5]王金梅,李德波.從云南農業大學看當代農業院校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特點及對策.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19(6):32-34.
[6]曲媛媛.大學生家庭親密度、職業價值觀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曲阜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