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各項建設項目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應把小城鎮的規劃建設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作為工作中的主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中小城鎮的建設?發展,以便更好發揮城鄉經濟的功能,為大城市建設衛星城提供良好的模板?
關鍵詞:小城鎮;規劃建設;重要性;問題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city change a process to accelerate increasingly, various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mand increases increasingly, it should take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s as the theme,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towns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o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function, for the city construction of satellite town to provide a good template.
Key words: small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problem and measure
中圖分類號:[TU9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小城鎮規劃建設的重要性
從城鎮體系看,小城鎮是屬于城市范疇,是城市居民點中的最下一個層次,數量最多并與農村具有密切的聯系。從農村地域體系來看,小城鎮又是農村地域體系的最上層次。它作為農村之首,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作為城市之尾,同樣接受大中城市的輻射。面向農村、城市兩個領域,是城鄉之間的聯系紐帶;小城鎮是鄉村剩余勞動力、鄉鎮企業和大城市分離型企業的聚集地;是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城鄉一體化的實驗地;是鄉村經濟的突破口;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和前沿陣地。
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積極推進小城鎮規劃建設是一個大戰略。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很強的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廣泛領域。規劃的基本任務,是根據一定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要求,統籌安排各類用地及空間資源,綜合部署各項建設,以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規劃是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藍圖”,是管理小城鎮建設的重要依據。
二、小城鎮規劃存在的問題
1、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場觀念狹窄
我國大多數城鎮的職能構成還停留在為周圍農村提供產品交換、物資集散的初級階段。農村與城市的二元結構占主導地位,農村經濟型城鎮在數量上占絕對多數,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城鎮的市場發育處于低層次的階段,長期得不到改善。對市場動向與體系外部的機遇把握上缺乏足夠的主動性,市場結構單一,彼此不能協同發展,反而進入惡性循環之中,導致風險加劇。加上地域文化習俗和陳舊觀念的制約,安于現狀的行為準則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取向。社會的異質性特征突出表現在從屬關系上對家族和土地的依賴。
2、城鎮規劃工作滯后于城鎮發展,規劃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社會的出現,對城市和區域的空間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城市體系結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原有的城鎮(市)體系結構被打破,世界城市體系的不斷形成和發育,促使國家和地區的城鎮體系變得更加開放。一些地方在編制城鎮體系規劃過程中,沒有重視經濟全球化的宏觀背景對城鎮體系規劃的重要影響,忽視區域城鎮發展的特點和真正應解決的問題,不顧區域城鎮和經濟發展階段的發展目標,就區域論區域,片面追求區域城鎮體系的完整,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其作為一個整體參與更大范圍的區域所產生的多方面的影響,忽視了城鎮體系規劃的本質和規劃編制的意義。
3、城鎮規劃的難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城鎮規劃研究的范圍擴大了。而且因為城鎮、區域之間相互聯系更為緊密、競爭更加激烈,人口、資本、技術等的流動性大大增強,不確定因素增多,城鎮的發展規模在區域中的地位很難確定,城鎮規劃的難度大大增加。加上外來人口大量涌入,流動性增強,有的地方外來人口數量要超過本地人口數量,甚至出現了移民城鎮,城鎮人口預測難度增大。城鎮住宅除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民的需求還要滿足大量外來投資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務活動的要求。以往根據城鎮人口未來發展來確定城鎮用地規模的傳統城鎮規劃方式受到挑戰。
三、加強小城鎮規劃建設的措施
1、提高小城鎮規劃整體效益,體現個體特色
在小城鎮規劃時,首先必須根據其在城鎮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各自的產業特點,發展優勢,因地制宜地的擬定城鎮性質,確定城鎮未來的發展方向,主導產業,把握好城鎮發展的方向。與此,研究各城鎮之間的相對位置,相互關系,安排城鎮的產業布局和功能分區,協調解決各鎮自身難以解決的資源共享,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等重大問題,切實發揮小城鎮對資源的集聚效應,以達到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證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2、加強小城鎮建設的園地制宜和道路建設規劃
結合鎮區實際確定建設目標,本著可適當超前的原則,合理確定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發展規模,脫離小城鎮實際,把標準定得過高,而使規劃難以實現。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要符合當地實際,認真分析其城鎮優勢,城鎮性質來建立配套的基礎設施,其基礎設施不應是小而全,由于有些鎮與縣之間的距離很近,僅幾公里,有些基礎設施可以考慮依托城市,避免造成資源浪費。道路建設要結合當地的地形,今后產業發展方向等因素,來確定道路的規劃,采用數學方法,經過科學分析調查,計算現狀道路的車流量、人流量來建設合理的路網體系。
3、建立城鎮生態工業園區,提高綠地覆蓋率,
在規劃過程中,要確保整個規劃,實施時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對鎮區內的對環境有污染的產業要合理科學的規劃,通過循環經濟的原則,轉城鎮劣勢為優勢,建立生態型工業園區,既能解決環境問題,有能發揮本區特色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生態工業區的工業一是要發展無污染、少污染的工業項目,二是要將在資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安排具有共性的企業集中布置,盡量形成合理的“工業食物鏈”,使上一級工廠排出的廢料成為下一級或下幾級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原料。既減少污染物,又降低產品的成本。同時,同類型工廠相對集中布置,也有利于污染治理設施的集中配備,三是要提高廠區的綠地率。只有建立鄉鎮生態工業園區才能有效保證鄉鎮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水平,服務全鎮。
綠地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凈化空氣,隨著小城鎮的不斷發展,逐步實現小康,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交通運輸及工業將不斷的得到發展,而使得對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加大綠地的覆蓋率,合理布局,將會使一些小的廢水廢氣等污染物被生態系統自身凈化,這是保護生態環境一個簡便有效的途徑。
4、確定人口規模,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全民規劃意識
以科學的態度合理確定人口規模,不能盲目的運用過去的公式而造成失誤,給規劃帶來不便。在當今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們對信息具有選擇性,規劃實施影響的廣泛性和深遠性決定了規劃的宣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充分運用利用電視、報紙、廣播、展示會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領導和廣大群眾都認識到規劃的重要性,從而保證規劃空間結構布局合理,功能分區科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逐步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小城鎮,增強對規劃成果的認識同時,要加強規劃法宣傳,提高各部門及人民對規劃的嚴謹性,科學性,權威性的認識,自覺遵守規劃,理解和支持規劃城建部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