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自2008年全球金融大危機以來,各國金融市場受到嚴重挫傷,企業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作為建筑工程造價人員,必須深入意識到科學合理地控制工程造價是取得良好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前提,必須要加強施工管理,科學組織施工,嚴格控制工程造價,好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并要做好竣工結算工作。本文在當前建筑行業受金融危機的余波的影響下進行研究,并提出可行建議。
關鍵詞:工程造價 管理 現狀 問題
引言:在國際金融危機余波的沖擊下,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不確定性。工程造價管理是建設工程管理的重要環節,此項工作的好壞體現出工程技術與經濟管理者的水平,對投資方而言,又決定著一個項目要達到預期投資目標的成敗關鍵。建設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投資控制的實質就是運用科學技術原理和經濟及法律手段,解決工程建設活動中的技術與經濟、經營與管理等實際問題,只有在建設的各個環節采用科學的計價方法和切合實際的計價依據,合理確定投資估算初步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才能有效發揮各方面的而資源和力量,取得最佳的投資效果和社會效益。
一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現狀
我國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逐漸完善起來的,其具體表現為國家直接參與和管理經濟活動。要求是在每個設計階段需要編制概算或預算并對政府負責;規定預算定額、費用定額、設備材料預算價格的編制、審批、管理權限;制定了概預算編制原則、內容、方法和審批辦法等。因此,概預算定額管理體系相對比較完善。
但是,由于國家掌控了工程造價主要因素,在以往概預算制度在核定工程造價、幫助政府進行投資計劃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特別是2008年金融大危機以來,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跟不上時代步伐,亟需進行變革。
二、工程造價管理在經濟危機沖擊下所暴漏的問題
1.工程造價整體上缺乏競爭性。
我國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實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及建筑業自身特點的影響,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和下令定價色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之時,工程造價管理部門根據當時的形勢作出了相應調整,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又由于為國家掌控,政府定價,因而造價缺乏競爭性。
2.高素質的工程造價技術人才缺少
工程造價師資格的專業人才不多,高級型的則是少之又少。有的技術人員雖然已經取得了專業資格證,但是實踐能力和實際工作不強,綜合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在工程造價行業也不偏存在著“無證上崗”的現象。工程造價技術人才的工作內容要么單一,要么服務領域小,在投資日趨多元化的今天,高素質的工程造價技術人才顯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3.相關咨詢機構發展不成熟
個別地方雖然已經建立工程造價咨詢機構,但是由于成立時間較短,真正的工程造價咨詢的作用還沒完全發揮出來,這也是目前我國的咨詢機構普遍存在的實力薄弱,規模偏小,技術力量不強,改革也沒有完全到位有關,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還是大大缺乏競爭力。
其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基礎差、素質低、單一從事編制工程預算業務;第二,受主管部門約束過多,目前還無法公平進入社會;第三、行業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善,存在著一些部門、地區封鎖壟斷現象,公平競爭還有需進一步的發展;第四,還不能完全跟上現在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行業服務規范和制度建設急需與國際接軌。
4.工程造價控制偏重實施,輕視前期設計。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建設項目依然普遍存在忽視項目建設前期階段的重要性,將重點主要放在項目建設的后期階段甚至在工程決算階段,這往往會導致投資超限的現象,特別是在2008年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上。一些工程項目出現投資大幅超過計劃,最后卻成為效益不好的工程。國際上對工程投資的要求是事前預控、事中控制,而我國的做法卻是將造價控制重點放在施工階段,這樣很容易造成輕決策重實施、輕經濟重技術、先建設后算賬,工程更加依附于建筑設計師,被動地反映設計和施工。
5.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
盡管我國早在2001年就已經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也制定了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由于現實原因,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和改進。
一 在新形勢下對加強工程造價管理的對策
1.統籌帷幄,強化綜合管理
將建設工程分為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建設實施階段;建設工程造價分階段分別計算、分別編制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和竣工結算。對管理體制進行大膽的改革并且與相關部門相互協調,確保工程指標能夠銜接、配套;加強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溝通,切忌偏重于對施工過程質量、進度負責;統籌帷幄,建立分應迅速、有高度相一致的造價管理目標,加強對造價監督機制的改進;對建設、勘察、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進行定期監督檢查,發現造價投資失控并及時找出原因,同時也要建立相應的補救機制。
2.逐步完善法律法規,提高工程造價人員的素質
前文已經提到,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工程造價體制不完善,法律法規出現漏洞、混亂的局面等等,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實地考察,實事求是,掌握最新信息,與時俱進,逐步完善工程造價的法律法規,與國際接軌;工程造價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技術多個方面,只有培養高素質的預算人員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多數工程造價管理人員要么理論那只是多,實踐能力不強,要么實踐經驗多,理論知識欠缺,在幫助領導者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狀。必須做到,加強工程造價員培訓、學術交流,又要努力提他們的綜合知識水平。
3.注重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
由于工程造價管理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當決策者對項目作出決策后,工程設計階段就成為工程造價控制的首要環節。隨著近年來設計單位向企業性質靠攏后,很不利于工程造價,因此,設計本身必須要考慮到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建立經濟責任制;在設計過程中及時對工程造價進行對比分析,及時反饋信息;在設計階段大力推廣限額設計的力度,其范圍需要范圍應貫穿工程項目設計的各個階段,改變設計人員工程經濟觀念淡薄的局面。
4.對工程材料價格需合理確定
工程造價管理的重點應從只重視定額消耗量的管理,轉到對造價影響較大的材料、設備價格管理上來,并且要適應好市場競爭的需要。例如某項目材料費占工程造價70%以上,并且價格浮動很大,如果只用定額靜止的預算價格來確定工程造價,只會造成價格和價值相背離。
造價管理部門要保持公正立場,與省市信息中心建立聯系,與生產廠家建立聯系,初步建立材料價格信息網絡,出指導價、最高價和最低保護價,達到宏觀調控的作用。為此,必須確定一合理的報價范圍,維護雙方利益。既要將工程保質保量完成,又能減少投資支出。
結束語:全球經濟大危機還沒有完全消退,余波還在蕩漾,未來充滿可未知數,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加強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樹立工程造價意識,與時俱進,才能讓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資料:
1. 楊云廣.皇明太陽能集團市場競爭戰略研究[D]. 山東大學,2010
2. 王貴龍. 房地產開發工程項目成本造價在各階段之預控[J]安徽建筑, 2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