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行業內的維權公約、制裁機制、行業標準的建立與維護必須要行業協會來進行。當集群內出現競爭無序、產品質量下降等混亂局面時,行業協會可行使其管理權,制定行業公約,建立行業標準,從而遏制惡心競爭,保證產品質量。從源頭上杜絕反傾銷的可能性。
低價走量Vs產業升級
我國出口歐盟的皮鞋以中低檔為主,幾乎都是貼牌生產的方式。由于加工環節本來就缺乏附加值,利潤微薄,所以鞋企普遍以低價走量的方式生存。如東莞一家生產低檔鞋的企業,利潤最低時生產一雙鞋只能賺7分錢,但年生產量高達1.4億雙。在海外市場波動和國內生產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這家企業已倒閉。
歐洲跨國鞋企的價值鏈治理以準科層制為主,即核心企業不僅控制其直接供應商而且控制著整條供應鏈。他們幾乎不考慮生產商的品牌、市場渠道,也不幫助生產商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因而生產商易被鎖定在加工制造環節。而生產商則因為進入全球供應鏈后只供應歐盟這一單一市場,害怕失去大訂單和加工業低成本、低風險所形成的惰性,不愿承擔對設計、營銷、品牌等活動的大量投資風險,從而不愿進行產業升級轉型。
到底是采取低價走量的生產方式,還是痛下決心進行產業升級?就目前局勢,我國鞋企的的產業升級已迫在眉睫。因此,我國制鞋業可利用已形成的集群優勢采取如下措施:(1)加強集群內的合作,進行多方式多邊聯動,如聯合產品開發、改進質量、保證交貨的靈活性與及時。(2)完善集群的生產性服務,由服務商提供技術上的輔助和建議,如新的設計和幫助企業獲取國際質量和交貨標準。集群內企業應積極利用集群內的配套服務,以進行功能專業化升級。因為功能專業化升級并不自創品牌,因而不會影響到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競爭力,不會觸及準科層制的治理模式。(3)行業內的大型企業加強與中小企業間的資本聯結和技術開發合作,發揮大企業的龍頭作用,帶動集群內中小企業發展及價值鏈升級。
無序競爭Vs行業規范
國內制鞋行業在獲知反傾銷稅取消的欣喜之余,產生了“價格戰”的隱憂。如果這16.5%的空間用來打價格戰,對行業健康發展將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在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之前,我國出口歐盟的皮鞋數量從2001-2005年增長了1000%。2004-2005年一年間便增長了450%。而2001-2005年中國出口皮鞋的平均單價卻下降了31%(Brussels,2006)。皮鞋出口數量上的成倍增加和價格的下降引起了歐盟制鞋國的恐慌,從而引發了反傾銷。而在反傾銷稅即將取消之際,據海關數據,2011年1月中國鞋出口41.1億美元,同比增長39.2%。3月底歐盟反傾銷稅停征后,已有大量皮鞋訂單涌進中國市場,如果再出現量升價跌的無序競爭現象,則貿易保護措施便又會隨之而來。
然而如何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出口鞋企這種無序競爭的狀態?行業協會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我國制鞋業已形成產業集群的情況下,強化行業協會的作用往往能有助于集群的良性發展。行業協會對促進集群內企業的合作、企業間的協調和共同對應外部危機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