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企業管理論文發表了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和問題,技術創新既是國家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又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源泉。技術創新是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論文探討了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特點和存在問題,針對一系列的扶持給出了改善技術創新的條件。
關鍵詞:企業管理論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現狀,問題和對策
1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概述
1.1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內涵及特點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是從新思想的產生到研究,進而進行開發、試制到大規模的生產制作,進入市場形成最終價值的過程。技術創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技術創新多指的是產品和工藝的創新,廣義的創新除了上面提到的,還包括新思想、新技術等形成商業價值等的創新。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的特點,首先,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企業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會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相互支持、協調,尤其是對領導者的創新能力極為依賴,其次,具有漸進性和積累性,技術創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術創新從思想的產生到形成市場價值也許會經歷相當長的時間,花費企業眾多的人力物力,還有具有開放性和差異性,與外界聯系頻繁,多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創新活動。
1.2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評價
1.2.1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的原則首先,堅持科學性和現實性,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評價要堅持科學的評價標準,同時要立足于企業本身存在的現實狀況,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時要符合企業的需要。其次,客觀性和可行性,在進行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時,要收集相關信息,確保在企業時間、人力、物力方面具有客觀性和現實的可行性。再次,定時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在進行設計和評價時,不能只是簡單的文字描述,要多使用量化,用大量的數據來支持評價指標體系,提供論據,最后,也要注重靈敏性和反應性、繼承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原則。1.2.2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評價方法的選擇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方法的選擇要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如多準則決策的層次分析法,數據、指標、結構關系復雜時可以采用灰色關聯度法(AHP),以及模糊不確定關系,將一些不易定量的因素量化的模糊綜合評判法,BP神經網絡、人工神經網絡評價法。
2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開創了許多大企業都未涉足領域上的新技術。盡管,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現有的技術創新能力比較低,技術創新投入能力、技術創新研究能力、實施能力、市場轉化能力及其綜合運用能力都比較低,不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2.2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2.1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科技人員缺失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結構簡單,但是相對于大企業而言,固定資產和資金缺乏,技術裝備落后,然而技術創新的過程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和穩固,小企業也缺乏融資能力來支持,往往很多的創新活動以失敗告終。與此同時,小企業人員精簡,對于高新技術人才缺乏吸引力,相比較大企業而言,沒有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和晉升機制,容易影響技術創新人才的積極性,甚至造成人才的流失[1]。
2.2.2中小企業技術裝備落后中小企業規模比較小,以小型的建筑企業為例,有關資料顯示,技術創新和進步對建筑產業值的增加,大約在25%~30%,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產值的增加在75%~80%,相比之下還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一些發達國家使用建筑機械設備的使用年限在5年左右,國內的建筑也使用年限在15年左右。然而針對一些缺乏大型科技裝備的中小建筑企業來講,技術進步所產生的產值會更少,因此技術創新的周期也會變長,產品的更新速度也會隨之減慢。
2.2.3信息資源缺乏,對外界市場反應能力低21世紀的市場競爭簡而言之就是創新的競爭,也是外界信息的競爭,大型企業技術創新一般是行業技術的集聚地,技術來源廣泛,信息費用比較低,對小企業而言,對外界反應感知比較快,但是處理能力比較低,同時需要承擔更大的技術風險,而且缺乏豐富的市場信息,導致信息單一而且昂貴,在技術創新活動中,只能進行單一的開發,缺少相應的替代研究來降低風險,一旦市場情況變化,不能及時降低風險,對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2.2.4中小企業之間競爭激烈,抑制創新在我國除了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之外,多數的都是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在人力資源、技術資源、資金方面都比較薄弱,對市場的把握準確性不夠,問題的集中,使得大多數的科技型中小型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爭奪特殊市場,爭取提早實現商業價值的轉化。在中小企業競爭的同時,會主要放在市場的占領和搶奪上,因此就會無暇顧及企業內部的創新。
3提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對策
3.1完善市場競爭體系,鼓勵創新
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不僅需要市場自身的發展,也需要政府強有力的調控,雙管齊下才能使得市場合理運行。面對中小企業無序的不合理競爭,政府應該完善市場競爭體系,提倡良性競爭,反對惡意降價等不合理競爭,注重對知識產權、專利的保護,對盲目模仿和抄襲給予嚴厲懲罰;提倡和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來提高市場價值,包括貸款、減稅、補助、批地等形式給予技術創新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便利。
3.2企業重視信息化建設,科技人才的培養
計算機和網絡的迅猛發展,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信息的完整把握,會使企業有效的估計市場信息,以市場為導向,著眼于技術的飛躍。因此,中小企業要將眼光放長遠,重視企業外部信息的捕捉與維護,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重視市場的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運用;還有以人為本,構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體系,要重視科技型人才的培養,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合理利用,提供先進的技術講座和培訓,更新現有人才的知識儲備。
3.3企業資金方式多元化,完善技術設備
中小企業規模小、結構簡單、資金儲備不足,資金鏈條簡單,在技術創新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企業應該注重資金方式的多元化,同行業的資金融合、技術抵押、融資不只是簡單的貸款抵押,避免資金鏈條的中斷;完善企業技術創新所需的技術設備,引進國外先進的機械設備,注重設備的維護和保養,保證企業技術創新能夠與時俱進,而不是簡單的模仿。
3.4技術創新避免單一化,提高市場反應能力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相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需要承擔更多的壓力和市場風險,企業在技術創新時不應該只是單一的注重技術的開發研究,也要考慮替代技術的同步開發,加強產學研合作創新,避免技術創新的單一化,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能力,完善風險投資機制,針對市場的需求,有選擇的篩選客戶的選擇,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來降低技術創新所帶來的風險。
4結論
中小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是國民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創新在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中占據主要地位,中小企業要追求自身的技術創新,必須努力克服自身的劣勢和不足,通過對外部環境的調整,以及企業自身方面的建設,增加科學技術創新投入,增加技術裝備,盡早實現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周雪梅.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經濟師,2004(3):173-174.
作者:張杰 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
推薦閱讀:《南方企業家》雜志為大16開全彩印月刊,在主管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經貿委的指導下,由具有強大資源實力的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現有企業會員單位40000多家)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