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建筑企業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市場競爭出現了新格局,要想在新的形勢下獲得競爭優勢,爭取更大的效益,施工企業就必須對現有的管理體系進行優化,這其中成本管理是重點之一,通過降低成本節省相關費用獲得市場先機,擴大市場份額,進而全面提升企業效益,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莫定基礎。本文僅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相關問題作一些探討,以期能幫助企業提高盈利能力,促進企業發展。
1 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義
成本管理活動從跟蹤工程項目活動開始,包括營銷跟蹤、投標入圍、項目投標、采購供應、施工生產、竣工驗收、造價結算和尾款回收。因此,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每個價值單元就如一個個的鏈扣,通過企業有效管理組成鏈條,它既是一個價值鏈,也是一個作業鏈。
傳統的成本管理更多的是關注企業內部的擴大規模和相互孤立的控制消耗,而未考慮企業的管理模式、市場定位和競爭策略等對成本的巨大影響,存在的弊端很多。
工程成本是工程價款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成本的高低直接體現著企業工程價款中用于生產耗費補償的數額的大小。在完成的建筑工程量不變的情況下,工程成本越低,用于生產耗費補償的數額就越少,企業的盈利也就越多。反之,企業的盈利就越少,甚至連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成本核算工作管理的好壞,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下,節約耗費、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的關鍵。因此,要想降低工程成本、要想搞活企業,就必須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2 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2.1缺乏具有先兆性的成本預測工作
在國際承包中,施工企業的通行做法是將投標項目的成本預測在投標報價階段完成。然而,目前,以政府規定的預算定額直接計算項目投標價格是我國施工企業的通常做法,這種做法使項目成本預測這一環節被跳過。雖然有的企業在投標報價階段對成本進行了預測,然而無法總體把握項目使得預測成本的發生缺乏動態性、先兆性,因而無法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對事件進行應對,所以,往往對項目成本的預測具有平均型、粗略性,形成投標報價大大背離于實際造價的現象。
2.2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
在大部分施工企業中,財務部門、成本管理部門是實施成本控制職責的兩個重要部門,而其他部門(工程技術部門、安質部門、經營部門、物資部門、人事部門等)的成本控制功能受到了忽視,從而分離了技術與經濟、孤立了質量控制,使得全過程、全員的成本控制體系無法建立,從而使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導致成本控制靜態而非動態、短期而非長遠、數量化而非質量化的情形。
2.3缺乏完善的成本考核及獎懲機制
在現有的施工企業中,成本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由于部門崗位責權利的不對應而無法得到完善,在這種情況下,考核成本管理業績的工作無法客觀進行,從而形成了“大鍋飯”的情形,使低成本戰略的順利運作受到嚴重制約。在欠完善的考核機制下,獎懲機制無法進行,導致獎懲工作混亂,使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嚴重地受到了打擊,使成本控制的效果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2.4缺乏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在現有的施工企業中,完整的、先進的、有科學依據的方法體系還沒有形成,也就是說目前的成本管理方法大多是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延續。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以計算機作為管理手段,然而,計算機計算的作用沒有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得到充分地發揮、完善,高校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也沒有得以建立,從而導致收集、傳遞、處理和儲存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大量數據信息缺乏及時性,使得企業在掌握成本變化情況上缺乏及時性,控制和遞降企業成本的措施缺乏有效性。
3 改善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施工企業的發展靠科技和管理,其成本管理又分為企業財務成本和項目成本。前者是以國家規定的財務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制度為基礎的成本核算,后者是依據工程項目管理和決策需求進行的成本核算。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要注意企業財務成本的準確性、合法性以及項目成本的合理性、有效性。針對當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善:
3.1提高成本管理方法,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