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學報
![]() |
期刊名稱: | 催化學報 |
期刊級別: |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1-1195/O6 | |
國際標準刊號: | 0253-9837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化學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催化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催化學報》(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
• 期刊欄目:
研究快訊、研究論文、綜述
• 數據庫收錄情況: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Pж(AJ) 文摘雜志(俄)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
• 辦刊宗旨:
《催化學報》主要報道能源、環境、有機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電催化、表面化學、催化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基礎性和應用基礎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催化領域有創造性,立論科學、正確、充分,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反映我國催化學科的學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報道催化學科的科研成果與科研進展;跟蹤學科發展前沿,注重理論與應用結合,旨在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獲獎情況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項目;1996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自然科學期刊二等獎;1996年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0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一等獎。
• 影響因子:
復合影響因子:1.936 綜合影響因子:1.303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具有異質結的鉍系光催化劑研究進展 陳浪,賀捷,劉英,陳鵬,區澤堂,尹雙鳳,Lang Chen,Jie He,Ying Liu,Peng Chen,Chak-Tong Au,Shuang-Feng Yin
可見光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進展 李娣,施偉東,Di Li,Weidong Shi
沸石分子篩材料在消除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反應中的吸附與催化性能 章凌,彭悅欣,張娟,陳龍,孟祥舉,肖豐收,Ling Zhang,Yuexin Peng,Juan Zhang,Long Chen,Xiangju Meng,Feng-Shou Xiao
碳酸氫鹽活化的過氧化氫:一種有機廢水處理的新技術 Ali Jawad,陳朱琦,尹國川,Ali Jawad,Zhuqi Chen,Guochuan Yin
非金屬催化劑在催化環氧化物和CO2合成環狀碳酸酯中的研究進展 蘭東輝,樊娜,王瑩,高顯,張平,陳浪,區澤堂,尹雙鳳,Dong-Hui Lan,Na Fan,Ying Wang,Xian Gao,Ping Zhang,Lang Chen,Chak-Tong Au,Shuang-Feng Yin
孔道三維相互連通銳鈦礦TiO2-SiO2納米復合介孔材料的制備及其高光催化活性 董維陽,姚有為,孫堯俊,華偉明,莊國順,Weiyang Dong,Youwei Yao,Yaojun Sun,Weiming Hua,Guoshun Zhuang
新型可見光響應的 InVO4-Cu2O-TiO2三元納米異質結: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 馮海波,李亞萍,羅冬明,譚功榮,蔣劍波,袁惠敏,彭三軍,錢東,Haibo Feng,Yaping Li,Dongming Luo,Gongrong Tan,Jianbo Jiang,Huimin Yuan,Sanjun Peng,Dong Qian
仿生多孔 MgO-TiO2合成及其光催化 CO2還原性能 王芳,周勇,李萍,蒯立邦,鄒志剛,Fang Wang,Yong Zhou,Ping Li,Libang Kuai,Zhigang Zou
具有多通道載流子分離功能的 ZnO/P25異質結構光催化氧化甲苯 孔潔靜,賴曉冬,芮澤寶,紀紅兵,季生福,Jiejing Kong,Xiaodong Lai,Zebao Rui,Hongbing Ji,Shengfu Ji
推薦閱讀:空調的微霧加濕節能技術
一、項目來源
(1)設備狀況簡介。我廠制絲空調機組負責制絲車間生產現場的溫濕度環境提供工藝保供,是2006年技改引進的江蘇江陰組合式空調機組,加濕方式采用干蒸汽直接加濕。由于設計問題和地區室外氣候因素,該系統存在春、秋過渡季節車間溫濕度控制,控制精度較低,合格率一般只能達到70%,且溫濕度控制調節方式運行能耗大,不利于節能降耗和打造節約型企業。(2)原設備存在的問題。一是原空調機組采用干蒸汽加濕方式,在加濕的同時會造成送風溫度上升 1℃~2℃,再加上車間設備、人員等自身散熱,一般室外氣溫高于15℃時,制絲現場溫度達到35℃。二是春秋過渡季節雖然室外空氣溫度較低,適宜使用,但此季節室外空氣干燥,而車間內要求的濕度環境較高,一般在45%到65%之間。(3)項目的考察論證及新方案的提出。基于以上情況,為進一步提高春秋季節空調溫濕度的保供合格率,挖掘空調節能潛力,廠部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噴淋、高壓微霧、氣水混合加濕等加濕方式進行了考察,在參閱有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經廣泛研究討論,設計提出了春秋過渡季節利用微霧加濕代替干蒸汽加濕的節能技術改造方案,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溫濕度保供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