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報
![]() |
期刊名稱: | 物理學報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1958/O4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3290 | |
期刊周期: | 半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物理學會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物理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物理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物理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物理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物理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物理學報》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物理學會出刊周期:半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33年郵發代號:2-425國際標準刊號:1000-3290國內統一刊號:11-1958/O4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614知網綜合影響因子:1.333萬方影響因子:1.373萬方總被引頻次:12225
《物理學報》(半月刊)創刊于1933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中國出版的第一份物理類綜合性學術期刊。70余年的變遷,《物理學報》已成為目前中國歷史最悠久、在國內外發行量最大、影響面最廣的物理類學術期刊,贏得了國內外物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和信譽,受到包括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內的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中國權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國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 期刊欄目:研究論文、研究快報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萬方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1)、SA 科學文摘(英)(2011)、EI 工程索引(美)
SCI 科學引文索引(美)(2011)、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數學文摘》
《化學文摘(網絡版)》、《物理學、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
• 辦刊宗旨:《物理學報》本刊主要刊登:物理學科領域中,國內外未曾公開發表的具有創新性的科學研究最新成果。內容包括物理學各領域的理論、實驗技術及應用。兩刊內容不重復。兩刊以論文水平高、創新性強,發表速度快的特點,受到國內外物理學工作者的好評和關注,由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組成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一批最新科研進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優秀論文。
《物理學報》內容涉及:混沌系統的理論和模型、量子光學、流體力學、量子論、離散系統的經典力學、黑洞、點陣理論和統計學、介觀體系和量子干涉、表面電子態、聚合物、薄膜與低維結構、光電效應、固體團簇結構與碳納米管及納米結構材料、超導電性、分子運動論、輻射的發射與吸收及散射、自旋電子學、磁熵變材料等研究領域,其中反映了當今物理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和新的方向。
• 影響因子:
•2015年第6期《物理學報》論文投稿目錄:
性材料的磁結構、磁疇結構和拓撲磁結構……………………………………張志東
銅鋅錫硫薄膜材料及其器件應用研究進展………………………………劉浩 薛玉明 喬在祥 李微 張超 尹富紅 馮少君
鎂基合金自由枝晶生長的相場模擬研究………………………………段培培 邢輝 陳志 郝冠華 王碧涵 金克新
基于壓縮感知的一維海面與二維艦船復合后向電磁散射快速算法研究………………………………柴水榮 郭立新
共心雙環外勢中兩分量偶極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基態結構研究………………………………張曉斐 張培 陳光平 董彪 譚仁兵 張首剛
乘性色噪聲激勵下三穩態van der Pol-Duffing振子隨機………………………………吳志強 郝穎
外加磁場壓電懸臂梁能量采集系統的磁化電流法磁力研究………………………………譚丹 冷永剛 范勝波 高毓璣
Duffing振子微弱信號檢測盲區消除及檢測統計量構造………………………………牛德智 陳長興 班斐 徐浩翔 李永賓 王卓 任曉岳 陳強
遲滯混沌神經元/網絡的控制策略及應用研究………………………………修春波 劉暢 郭富慧 成怡 羅菁
擁堵疏散的行人擁擠力仿真研究………………………………張磊 岳昊 李梅 王帥 米雪玉
一種用保角變換求解帶電Kelvin電容器邊緣效應所產生靜電力的解析模………………………………李世松 張鐘華 趙偉 黃松嶺 傅壯
分時偏振成像系統中光束偏離的補償方法研究………………………………侯俊峰 吳太夏 王東光 鄧元勇 張志勇 孫英姿
H+Li_2:一個典型的釋能反應體系及其含時動力學研究………………………………張靜 魏巍 高守寶 孟慶田
自輻射場下UN_2分子的光譜研究………………………………謝安東 謝晶 周玲玲 伍冬蘭 阮文 羅文浪
在動量空間討論二氯乙烯的同分異構性………………………………黃艷茹 任歡 宋見
角向偏振無衍射光束的傳輸特性及其偏振態研究………………………………劉績林 陳子陽 張磊 蒲繼雄
論文范文參考:銅鋅錫硫薄膜材料及其器件應用研究進展
1引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基于Cd Te[1]和Cu(In,Ga)Se2(CIGS)[2 4]吸收層材料的薄膜太陽電池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而且已經實現了商業化.但是,由于Cd有毒,In,Ga,Te為稀有金屬,導致基于這些薄膜材料光伏器件的產業化受到了制約.因此,尋找一種安全環保、原料儲量豐富的薄膜材料成為了研究熱點.四元化合物Cu2Zn Sn S4(CZTS)半導體材料的所有組成元素儲量豐富且無毒[5],吸收系數大(>104 cm 1)[6],對光的吸收能力好,最優單結帶隙約為1.5 e V[7],能很好地吸收太陽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成為最有潛力的新型綠色光伏材料之一.目前CZTS薄膜太陽電池的最高轉換效率已達12.6%[8].2發展概況CZTS薄膜太陽電池器件的結構如圖1所示.電池組成自下而上依次為:襯底、Mo背電極、p型的CZTS吸收層、n型的Cd S緩沖層、本征Zn O、摻鋁Zn O窗口層和Ni/Al柵電極.圖2為CZTS薄膜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進展圖[7 31],其轉換效率已從最初的0.66%[7]提升到了現在的12.6%[8],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