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 |
期刊名稱: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3-1235/T | |
國際標準刊號: | 0367-6234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辦單位: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 期刊信息:《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月刊)1954年創刊,是工業技術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該校教學科研中具有創造性、探索性、開拓性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報告、階總結及研究簡報。包括對重要學術問題的評述,重大科技成果的綜合評述及今后發展趨勢的展望,重要科研項目階性成果總結報告及不同學術觀點的爭鳴文章等。內容涉及應用數學、工程力學、技術物理、應用化學、精密儀器、動力工程、計算機科學、控制工程、電器與無線電工程、機械工程等領域。讀者對象為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高等領域。《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主管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主辦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內統一刊號:23-1235/T,國際標準刊號:0367-6234
• 期刊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數學評論、數學文摘、文摘與引文數據庫、工程索引Compendex數據庫(核心)、劍橋科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物理學、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453;總被引頻次:277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674;綜合影響因子:0.382
•2016 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02期發表論文:
活性污泥合成聚羥基脂肪酸酯工藝過程研究進展 …………………………………………郭子瑞;黃龍;陳志強;溫沁雪;任南琪;
底物類型對產甲烷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王昊昱;陶彧;任南琪;
平行啟動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陽極微生物群落差異性解析 ………………………………………高崇洋;吳唯民;王愛杰;任南琪;趙陽國;趙艷輝;王敏;
淀粉對除磷污泥顆粒化的影響 ………………………………………張杰;張金庫;李冬;呂育鋒;范丹;葉麗紅;
剩余污泥自絮凝特性及關鍵影響因素作用分析 ………………………………………赫俊國;龐鶴亮;張立洲;鄭硯石;劉甜甜;張杰;
基于壓力衰減的超濾膜急性與慢性物理破損評價……………………………………… 張劍橋;馬軍;遲惠中;田家宇;梁恒;宋陽;
KMnO_4氧化降解雌酮反應動力學與氧化產物……………………………………… 龐素艷;魯雪婷;江進;袁立鵬;馬軍;
哈爾濱市油漆工人尿液中PAEs代謝物污染水平……………………………………… 高崇婧;劉麗艷;馬萬里;劉麗華;李一凡;
磁性活性炭的制備及其吸附性能 ………………………………………馬放;周家暉;郭海娟;楊樂;
面源污染中磷流失多重影響因素主成分分析 ………………………………………李世陽;王立;Prasanta.K.Kalita;馬放;
齊齊哈爾工業區春季大氣中PBDEs的污染及氣粒分配 ………………………………………孟博;劉麗艷;馬萬里;李文龍;宋薇薇;李一凡;
有機碳源對SNAD工藝脫氮性能及微生物種群結構的影響……………………………………… 李冬;何永平;張肖靜;梁瑜海;張玉龍;范丹;張杰;
常溫低基質亞硝化反應器功能菌群解析 ………………………………………曾濤濤;李冬;曾輝平;張昭;李相昆;張杰;
給水管網生物膜變形細菌變化及其影響……………………………………… 李偉英;許晨;王峰;白濤;
電化學/催化加氫工藝去除硝酸鹽的動力學及機理……………………………………… 張志強;徐勇鵬;時文歆;張瑞君;鮑現;崔福義;
柘林水庫污染物來源及水體分層對水質的影響 ………………………………………周子振;黃廷林;章武首;馬衛星;
過氧乙酸破解和化學重絮凝改善活性污泥過濾脫水性能 ………………………………………曹秉帝;張偉軍;王東升;段晉明;
范例:活性污泥合成聚羥基脂肪酸酯工藝過程研究進展
【摘要】:聚羥基脂肪酸酯(PHAs)是原核微生物在營養物質缺乏的情況下,作為儲備碳源而在細胞內存儲的聚合脂類物質,因其與普通塑料物理化學性質相近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可節約石化資源,成為生物合成可降解材料研究的熱點.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利用市政污泥的混合菌群合成PHA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有利于PHA合成產業化發展及廢物資源化利用.本文總結了利用活性污泥合成PHA工藝中產PHA混合菌群富集階段和PHA合成階段的相關研究進展.闡明PHA菌群的篩選階段工藝(從厭氧-好氧交替模式到好氧動態排水模式)和PHA積累的工藝過程(從批次實驗到連續流);重點闡述合成PHA的富集和積累階段給料模式的工藝優化;并對合成PHA工藝研究的新思路及現有PHA合成工藝的動力學模型進行了總結.基于現有混合菌群合成PHA方法的研究進展,對未來PHA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和展望.
【關鍵詞】: 聚羥基脂肪酸脂 混合菌群 PHA菌群的富集與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