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價
![]() |
期刊名稱: | 中國物價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CN11-2248/F | |
國際標準刊號: | ISSN1003-398X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
主辦單位: |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市場與價格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物價》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國物價》主管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辦: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003-398X,國內刊號:CN11-2248/F,郵發代號: 82-347,復合影響因子: 0.424,綜合影響因子: 0.189,創刊時間:1988
《中國物價》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專業學術刊物, 全國經濟類核心期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雜志主要傳播政府部門有關價格的政策信息,分析價格變動趨勢和市場行情,為各級政府的有關部門和企業決策者提供參考,也為理論界提供政策和理論研究的平臺。雜志采用國際標準大16開精美印刷,內文80頁,每期約18萬字。
《中國物價》除繼續保持政策和理論研究的權威性外,將努力貼近市場,對國際國內市場價格走勢進行深度分析。雜志主要內容有:國內價格總水平、各類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專題研究;電力、石油、煤炭、糧食等重要行業價格監管研究、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分析;住房、汽車、家電、計算機等市場行情及價格分析;資本市場(證券、期貨)和貨幣市場(利率)專題研究;各種消費品批發、零售市場行情及價格變動分析;國際市場各種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動研究和國際貿易爭端中價格因素的分析;國外價格理論及政府價格管制方法借鑒;其它與價格有關的經濟分析和經濟學基本原理探討等。
•《中國物價》近期合作論文投稿:
1 2014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及政策建議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形勢分析課題組;…………………… 3-5
2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形勢分析課題組;…………………… 6-8
3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放緩 投資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形勢分析課題組; ……………………9-12
4 當前物價運行特征分析及四季度走勢預測 ……………………張前榮; 13-15+19
5 基于SVAR模型的財政政策與通貨膨脹的動態關系研究…………………… 魯亞軍;易丹輝;王際宇; 16-19
6 食品價格指數領先CPI上漲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 ……………………錢東平; 20-23
7 實現“一同步”、提高“一比重”的政策思考 ……………………張亞雄;張鵬;肖宏偉; 24-26
8 1992年-2002年我國城鄉消費結構變動趨勢分析 ……………………賀坤;付婷婷;賀京同; 30-33
9 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對中國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分析 ……………………李穎; 34-37
10 2014年三季度價格政策跟蹤與分析…………………… 本刊編輯部;劉慣超; 38-41+53
11 不同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對商品住宅價格的影響研究——基于35個大中城市面板數據的分析…………………… 黃燕芬;李怡達;余華義; 42-45
12 種植業成本調查中農民增收問題研究 ……………………郭蕓; 46-48
13 外匯管制下的人民幣匯率失調及其福利損失 ……………………馬正兵; 49-53
經濟師論文發表:淺談匯率沖擊對當下經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摘要:匯率沖擊會引發跨國企業的邊界和生產的區位決策排序發生根本性轉變。升值幅度越大,則原有決策改變的程度越大;在相對微幅的升值和整個貶值區域,匯率沖擊只是起到調整決策轉換閥值的作用(如超前或滯后),而原決策轉換排序保持不變。
一、引 言
21世紀初,以Melitz的“貿易對行業內資源配置與生產率的影響”一文為標志,在國際貿易理論研究中開始呈現出基于異質企業的研究新動向。Baldwin把基于異質企業的一系列貿易研究成果統稱為“新新貿易理論”[1]。這一領域被稱為是繼新貿易理論、貿易與經濟增長理論和利益集團與貿易政策之后國際貿易領域新的研究焦點論文下載。
目前,在新新貿易理論框架下,基本形成兩大體系:一類是以Melitz為代表,著重將企業生產率差異納入新貿易理論,并以此分析企業商業模式選擇。其中,Melitz以克魯格曼的差異化產品、規模經濟和壟斷競爭模型為基礎,通過引入企業的異質性來解釋國際貿易中企業的差異和出口行為,為企業生產率差異納入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理論框架奠定了基石[2]。Helpman等拓展了Melitz模型,進一步考慮跨國企業建立海外分公司的決策,即企業以出口還是FDI的形式進行國際化。其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