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貿
![]() |
期刊名稱: | 對外經貿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23-1578/F | |
國際標準刊號: | 2095-328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黑龍江省商務廳 | |
主辦單位: | 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經濟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對外經貿》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對外經貿》傳對外經濟貿易方針政策,傳遞國內外市場信息,提供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和貿易機會,探討研究對外貿易理論和外貿體制改革、傳授對外經濟貿易知識,交流經貿工作經驗。《對外經貿》主管單位:黑龍江省商務廳,主辦單位: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經濟,國內統一刊號:23-1578/F,國際標準刊號:2095-3283
• 期刊欄目:專家視角、國際經貿、投資與合作、產業經濟、區域經濟、金融市場、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經貿教育、財稅審計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 辦刊宗旨:《對外經貿》創刊于1987年,系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貿易經濟類學術期刊。創刊25年來,得到國內外眾多作者和讀者的關注與厚愛,在政府決策部門和廣大外經貿企業及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中擁有廣泛、穩定、層次較高的作者群和讀者群。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具品牌價值的貿易經濟類學術期刊之一。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14;總被引頻次:144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285;綜合影響因子:0.090
• 2015 年第8期《對外經貿》雜志投稿范例:
歡迎投稿《對外經貿》…………………………………………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管理……………………………………喬慧娟
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合作情況分析……………………………………朱瑞雪
中國與德國制造業產業內貿易實證研究……………………………………田愛國
從“福喜”事件看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實施雙重品牌標準的原因及對策……………………………………孫訓爽
“安倍經濟學”,成功與否?……………………………………王哲哲 王雙雙 胡瑞法
中韓FTA背景下黑龍江省對韓經貿合作研究……………………………………洪欣
黑龍江省與東北亞國家間貿易發展現狀與對策……………………………………李寧
外經貿對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外經貿增加值法……………………………………巫細波
東興互市貿易區的模式定位——基于與城市空間關系視角……………………………………譚雪燕 巫德富 鄭國富
區域對外貿易發展對政府財政支出規模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省際動態面板……………………………………付平
以技術創新促進山東省出口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吳英杰
FOB貿易條件下的碼頭作業費及對我國出口的影響簡析……………………………………王磊 閆光芹
我國近代蛋品貿易發展興衰與啟示……………………………………張云燕
我國對俄羅斯直接投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呂雪涵
中韓創意產品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劉萌
我國對外貿易與碳排放現狀及相關性研究……………………………………金朵
社會壁壘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王德晶 喬子珈
范例: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合作情況分析
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是古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地處歐亞大陸結合部,是歐亞大陸的樞紐,占據著重要的地緣戰略地位。自1991年中亞五國宣布獨立,中國迅速與其建立了外交關系,此后雙方在貿易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一、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合作整體情況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關系得到了迅速發展。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規模逐年擴大,貿易額由1992年的4.6億美元增至2013年的502.7億美元,增長了一百多倍。中國已成為中亞國家的重要貿易伙伴和主要進出口市場。(一)貿易發展情況自中亞五國獨立后,中國與其貿易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起步階段(1992—2001年),貿易規模從最初的4.6億美元逐漸緩慢增長,在2000年達到最高值18.2億美元。這與中亞五國的經濟增長周期基本吻合。此期間,中亞五國經濟發展經歷了1992—1995年的持續下滑和1996—2001年的止跌回升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