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現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新應用制度有哪些呢,如何來推動現在計算機管理的新方針呢?本文是一篇計算機論文。計算機教學的改革要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著力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能力。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及時了解計算機在各行各業的最新應用情況和發展水平,更好地學以致用,便于他們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和專長,運用已有計算機知識創造性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摘要:信息時代的今天,計算機已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現代化輔助工具,幾乎被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能否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工作、學習與生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工作效率的高低、知識獲取的多少以及生活質量的好壞。當前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各行業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成為實用人才培養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為特色培養目標,在培養學生計算機實用技能方面也要以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需求為導向。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計算機教學,計算機論文
緊隨時刊發展步伐,培養學生最前沿、最實用、最具有崗位競爭力的計算機技能。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應該達到如下基本目標:使學生掌握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在本專業與相關領域中的計算機應用開發能力,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文化素質
一、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明確。大部分學生沒有擺正學習計算機應用知識的動機。只是把考取一級B的資格證書作為自己學習計算機的任務和目的。沒有認識到它在今后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應用價值。因此,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興趣不是很高,學生們學習非常地被動。
計算機論文:《計算機技術與發展》,《計算機技術與發展》中國計算機學會和陜西省計算機學會共同主辦。刊名為著名科學家胡啟恒院士親筆所提,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張效祥院士寫了創刊詞。1991年創刊,國內統一刊號CN61-1450/TP,國際刊號:ISSN 1673-629X。該刊為綜合性學術技術刊物、月刊。 該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國內讀者分布在全國30個省市,國際讀者分布在北美、西歐、韓國、日本以及我國港、澳、臺等38個國家和地區。
2、教材大綱滯后于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的更新與發展非常迅速,我們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材也應該隨之更新。目前我們使用的計算機課本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教材課本上還在使用WINDOWS 2000的內容,而我們現實生活中用的較多的是WINDOWS XP.計算機教材有些內容已經遠遠跟不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
3、實踐課時不足。我們現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一部分課時在教室上,一部分課時在機房上。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有87%的學生表示他們沒有足夠的上機時間來進行操作練習計算機理論本身是一門比較抽象的科學。單靠老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們很難理解消化。上機操作和理論學習間隔的時間比較長,當學生們上機操作時理論都已經被遺忘,這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受到影響。
4、教學方法落后。在日常的計算機理論課程的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黑板+教科書"的教學模式。沒有很好地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為我們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服務。使得計算機課堂教學枯燥、抽象,學生們對計算機理論難以理解,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91.8%的學生表示不喜歡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傾向于案例教學法。
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對策
1、改革教學模式,分模塊教學。我們把學生今后工作中需要的計算機實用技能分成模塊,主要分為以下幾個計算機教學模塊:打字、WORD、EXCEL、PPT、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在各模塊的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精講多練。逐模塊進行培訓,逐模塊進行考試、考核,學生學習并通過上一模塊的考核,才能進行下一個模塊的學習。
2、改進教學方法,處理好等級考試與教學的關系。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實行案例教學。所有的計算機基礎課到機房上,讓同學們能邊聽理論、邊操作,增加學生們上機的時間。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改革考試方法。計算機公共課必須加強考試評價帶fJ度,現在計算機課程沒有列入期中、期末考試范圍,學生們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要加強對計算機課程的考評。一律取消書面考試,全部改為上機技能操作。分模塊教學,按模塊內容考試把成績作為每學期的成績。
4、增加實用計算機技能。使學生畢業后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相應專業的輸入。增加商務應用軟件的安裝、調試、應用等知識。如:酒店登記軟件、倉庫管理軟件、航空售票軟件等。還要增加打印機、傳真機的操作應用知識。可采取錄像短片教學或者搜集打印機、傳真機的說明書等形式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使計算機教學真正為學生將來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