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英文專著翻譯中文算學術成果嗎?學術界對于翻譯書籍是否算作學術成果,一直有些爭議。大多數人覺得,翻譯作品嘛,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畢竟,翻譯確實有其學術價值,但通常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學術成果。
在政協會議上,商務印書館的老總于殿利提了個建議,說應該把翻譯國外的人文社科學術著作算進學術考評里。他這么提議,其實是出于兩個考慮:一方面,我們要發展先進文化,得既不忘本,又吸收外來,還得面向未來;另一方面,我們得提升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傳播出去。這樣的提案,以前也有人提過,我自己也寫過文章呼吁,但后來就沒下文了。與此同時,優秀的翻譯人才卻在不斷流失,學術界不把翻譯當成果,學者們自然就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寫論文上了。
翻譯不被看作學術成果,主要是因為傳統觀念認為只有論文才有原創性。這種看法未免太狹隘了。在人文社科領域,原創性并不是衡量學者社會貢獻的唯一標準。比如,不是每個音樂家都能創作出《第九交響樂》,但一個好的指揮家能讓聽眾享受到美妙的音樂,這也是一種價值。同樣,一個教育技術專業的學者,如果能引進翻譯國外經典文獻,縮小國內外認知差距,推動國際學術交流,這樣的學術貢獻可能比寫一篇概念性論文還要大。
我們在讀國內的研究文獻時,常會發現很多論文內容空洞,作者顯然缺乏研究方法的訓練。同時,學科建設中,翻譯研究文獻的需求也很大。中國人口眾多,數據豐富,年輕學者精力充沛,這些都是研究的有利條件。但還有很多國際上認可的研究方法書籍,我們可能還沒引進或者更新。
推薦閱讀:評正高職稱專著至少多少萬字
本文由期刊VIP網編輯首發,您身邊的高端學術顧問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