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安全生產關系到石油化工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消防安全作為安全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安全高效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企業以及政府必須對消防問題引起重視。文章分析了石油化工火災的危害性,指出當前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石化火災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為石油化工企業消防安全以及消防救援隊伍日常滅火救援準備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石油化工;消防安全;防火對策;滅火救援準備工作
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由于在石油化工行業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復雜,生產條件多數較為極端,使用的原料多為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同時由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人為主觀因素,這就很有可能導致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事故的發生不光給生產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還會給社會和國家造成無法估量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例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發生的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了165人遇難,其中消防救援人員99人,事故的發生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企業管理主觀原因,給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1 石油化工企業火災的危害性
一是燃燒猛烈,爆炸危險性大。由于石油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間產品以及生成產品大都是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化學性質較為活潑,一旦遇上引火源就極有可能發生燃燒。除此之外,石油化工的生產工況多數是高溫高壓,物料的性質在高溫高壓下會變得的更為活潑,化學反應會更加迅速猛烈,極易導致爆炸等事故發生[1]。二是蔓延迅速,火勢不易控制。由于生產物料具有流動性且化工生產儲存裝置大都是呈現立體、區域化布置,一旦原料發生泄漏,物料將迅速蔓延,如果無法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極易造成大面積火災的發生。同時,石油化工企業火災一旦爆發,強烈的熱輻射和危險化學品的爆炸性、毒害性,導致現場救援人員無法時靠近,給災情的第一時間有效控制造成不利的影響。三是后果嚴重,次生危害大。石油化工企業發生火災,會對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對石油化工企業職工的安全健康造成很大威脅,與此同時,還可能會對周圍社會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石油化工本身屬于化學危險污染指數較高的生產工藝,其生產物料發生泄漏和燃燒后的產物極有可能對企業周邊的環境造成不可估量且無法挽回的損失。即使火勢得到了及時的控制,但是其事故救援過程產生的消防廢水、燃燒煙氣等,是沒有辦法完全收集的,而且事故事后處理成本較高,且不徹底,將給社會造成持續的事故影響。
2 石油化工企業火災案例分析
2.1 火災爆炸事故基本情況
2.1.1 事故概況
1998年3月4日下午,位于西安西郊大寨路南側的西安市煤氣公司液化氣管理所儲罐區發生了由于液化石油氣泄漏后遇明火而導致的惡性火災爆炸事故。此次事故持續52個小時,期間先后共發生4次爆炸,造成14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員7名,罐區工作人員7名),31人受傷。炸毀400m3球形儲罐2個,100m3“臥式儲罐”4個,燒毀罐車10余輛,直接經濟損失約470余萬元。
2.1.2 罐區情況
西安市煤氣公司液化氣管理所儲罐區共有16個儲罐,事故發生時實際總儲量3800m3(約1700t),其中1號、2號儲罐為25m3殘液罐,3~7號、14號儲罐為100m3臥式罐,起火時均為空罐;8號、9號、10號為100m3臥式罐,起火時儲氣量分別為18t、37t、37t,13號罐為100m3臥式罐,起火時有少量氣體儲存;11號、12號為400m3球形罐,起火時儲氣量均為170t;15號、16號為1000m3球形罐,著火時儲氣量均為369t。
2.1.3 消防設施
事故發生時,企業內部消防設施有地上式消火栓7個,滅火器68具,儲罐設有噴淋設施,消防水池2個,總儲水量為1500m3,降溫循環水池1個,總儲水量為200m3。
2.1.4 處置經過
3月5日16時,11號罐底部閥門處發生液化石油氣泄漏,企業組織工作人員開始搶修,主要搶救措施是利用棉被和麻繩對泄漏部位進行捆扎封堵,并朝棉被上打水,濕棉被因低溫結冰,封堵后泄漏量有所減弱。16時51分,企業工作人員在前期堵漏失敗的情況下,決定打開棉被,嘗試手動關閉閥門,但由于當時11號罐球的底部閥門已經嚴重磨損,已無法正常關閉,管理所只能撥打119求助。
16時57分,責任區消防中隊到場。經過初期偵查發現,罐區已被泄露的液化石油氣覆蓋近一半。為防止發生爆炸,現場指揮員立即下令現場禁絕火源,劃分警戒區,利用開花水槍對泄漏氣體進行稀釋降毒,協助事故企業開展堵漏、倒灌。
18時45分,罐區泄露氣體發生爆炸。19時12分,11號罐發生爆炸。20時10分,12號罐發生爆炸。在三次爆炸過后,11號、12號球罐頂部撕裂并發生傾斜,離球罐最近的7號、8號、9號、10號臥式罐以及罐區8輛液化石油氣槽車處于燃燒狀態,其余罐體未發生爆炸。現場指揮部下令,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立即組織現場力量對未爆炸的儲罐進行了冷卻保護。由于后期冷卻防護到位,3月7日19時5分,最后一個100 m?的儲罐火熄滅[2]。
2.2 事故原因分析
2.2.1 事故直接原因
這起火災爆炸事故是由于一臺400m3的球罐底部的排污閥上法蘭連接螺栓斷裂,液化石油氣由于罐內壓力大量泄漏,與儲罐區域周圍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遇到引火源而發生燃燒爆炸。石油化工生產儲存裝置,尤其是在設備的焊接部位,以及與附件的連接部位,如人孔、法蘭、閥門等,極其容易因為年久失修等原因腐蝕生銹破裂發生泄露,因此必須定期對此類關鍵部位進行巡查,發現隱患及時維護保養,使其符合安全質量要求。
推薦閱讀:現代石油化工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