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機械工程是我國科技發展中很重要的一項工程,農業和工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機械。各個工程領域的發展都要求機械工程有與之相適應的發展,都需要機械工程提供所必需的機械。某些機械的發明和完善,又會導致新的工程技術和新的產業的出現和發展。例如大型動力機械的制造成功,促成了電力系統的建立;機車的發明導致了鐵路工程和鐵路事業的興起;內燃機、燃氣輪機、火箭發動機等的發明和進步,以及飛機和航天器的研制成功導致了航空、航天事業的興起;高壓設備的發展導致了許多新型合成化學工程的成功等等。那么機械類發表快的期刊有哪些呢?本文小編給大家做了如下推薦:
省級機械期刊推薦:《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本刊為山西省唯一的機械類技術刊物,面向全國發行,以促進技術交流、繁榮科技事業,推動科技進步,振興機械工業為宗旨。其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的科技方針、政策、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專業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
核心期刊推薦:《機械設計與研究》
《機械設計與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由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上海交通大學主辦。1984-1987年4年內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每年6期,主編為黃步玉教授、編委會主任為沈瓏教授。1989年起改由《機械設計與研究》雜志社出版,并增加了上海協昌有限公司為第3主辦單位,主編為黃步玉教授、常務主編為鄒慧君教授、編委會主任為謝繩武教授。1999年起第3主辦單位改為上海港機有限公司。2006年起主辦單位為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部主管。1994年起至今主編為鄒慧君教授,編委會主任先為謝繩武教授,后為林忠欽教授。
國家級機械期刊推薦:《機械工程師》
《機械工程師》(月刊)創刊于1969年,由黑龍江省機械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機械工程學會主辦。是我國制造業領域歷史悠久、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綜合性科技期刊,近年來整合了工業媒體與科技期刊的雙重功能,系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機械制造領域一等獎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全文收錄期刊。雜志主要報道機械加工設備、工藝、工裝、卡具、刀具、模具、通用機械及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檢驗測量、分析試驗、表面工程、制造業信息化、設備維修與改造等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實用技術、經驗及相關的知識技能;國內外最新技術動態、市場信息、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制造業優秀企業與工程師的典型案例。以實用技術為主,關注行業發展、捕捉市場需求,為制造業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市場信息,為工程師的實踐探索提供參考坐標。
職稱論文對機械專業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很重要的,機械工程師在申報職稱的時候也是有條件的,不僅是學歷和資歷要達標,還有各方面的素質和技術能力也要達標。那機械工程師職稱評審條件有哪些呢?
(一)取得本專業(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詳見附表1,下同)或相近專業(指金屬材料工程、包裝工程、印刷工程、紡織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詳見附表1,下同)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
(二)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三)取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1年。
第四條 基礎考試合格,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參加專業考試:
(一)取得本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2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博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
(二)取得本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3年;或取得相近專業碩士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
(三)取得含本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本專業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含相近專業在內的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
(四)取得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4年;或取得未通過本專業教育評估的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5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
(五)取得本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6年;或取得相近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7年。
(六)取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后,累計從事機械專業建設工程設計工作滿8年。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