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管理職稱論文發表了高校學生管理路徑與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管理工作也有著重要意義,人本理念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那么創新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摘要:當前無論是在哪一個領域之中,都十分注重以人為本,都將人視為了一種重要的資源。在高校學生管理之中也不例外,充分地對于人本管理原則進行了應用,人本管理原則實質上就是以人為本的一種管理,它貫穿于管理活動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因此本文就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的新路徑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關鍵詞:管理職稱論文,人本理念,學生管理,創新
一、前言
對于高校而言,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學生管理不僅僅對于維護高校的正常秩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它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在進一步的深入,所以如何有效地實現學生管理也成為了廣大高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的變化,高校也改變了傳統的學生管理方法,開始探尋以人本理念為指導的學生管理的新路徑。
二、人本理念對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價值
(一)教育的本質要求
將人本理念應用到高校學生管理之中,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因為對于人才的培養而言,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幫助其發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而教育也正是以其作為目標,促進學生進一步地實現其本質,所以說從哲學的角度來講,教育就是人類自身再生產的實踐活動。教育應該要促進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所以說教育和高校的學生管理都應該以人作為中心。
(二)高校學生管理的必然要求
以人為本實質上是一條倫理原則,從哲學的角度講,它是將人當做目的。而對于高校學生管理而言,其本質問題就在于如何待人,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到一系列的倫理問題和道德問題,再加之高校學生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幫助人實現其自我完善,所以高校學生管理的本質就應該是為學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發展創造一系列的條件及外部環境。
(三)解決學生管理難題的需要
高校學生是一個數量非常龐大的群體,而要想對于這一個龐大的群體進行有效的管理,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手段,往往很難取得實效。而在當前的高校之中,往往面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管理滯后相矛盾的結果,當前社會環境十分的開放和發展,所以對于高校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傳統的高校管理方式卻沒有能夠有效地對于學生的獨立反思能力加以培養,所以就使得學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高校學生的心理障礙和思想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但是在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之中,卻沒有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發展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就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最后,由于當前社會更加需要具有創造性及多元化的人才,但是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卻過分的強調標準性,而且多采用強制性的管理,對于學生的個體性和差異性加以抹殺,也嚴重的削弱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我發掘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的自控能力和協作意識較差,不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
三、創新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的路徑
(一)堅持以人為本
所謂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是相對于以事為中心而提出來的,在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無非就是實現對于人和物的管理,所謂的以事為中心的管理就是指的將管理工作制度化、約束化,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如果采用這種管理方法,就必須要對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高校大學生也進行標準化的管理,這顯然與高校的人才培養理念是相違背的。所以說高校學生管理必須要堅持人本理念,在管理活動的開展的過程中,始終都將人作為中心,以人作為基礎,同時尊重各項規章制度,但是工作的重心仍然是在學生的生活需要以及心理反應。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有助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建立起友誼,而管理者可以利用這種友誼來進行情感管理,從而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二)結合生活實際
由于在大學階段,學生往往都處在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而大學的環境又相對開放,所以使得學生有了更多與社會接觸的機會,當大學生在面對復雜社會的誘惑時,有些學生往往就不能夠經受住誘惑,從而做出錯誤的選擇。所以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管理者要學會換位思考,將自己放在對方的角度上來思考和處理問題,這也是人本理念對于高校學生管理的要求。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理解和信任,理解是信任的基礎,如果管理者對于被管理者缺乏理解,那么就會使得二者處于對立的狀態,而如果被管理者不能夠有效的理解管理者,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也就難以取得實效。在大學階段,學生的任務不再僅僅是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對于自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以完善,而這些都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在進行高校學生管理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學生實際的生活,把管理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對于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加以培養,這樣才能夠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尊重學生地位
尊重學生地位也是人本理念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格,才能夠使得學生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開展。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他們都有自由發展、自主安排生活和學習的權力,所以管理者應該對學生的這種權力加以尊重,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基礎之上,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從而共同完成管理任務,使得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也更加的激烈,而這種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場所,所以在人本理念的指導之下,對于高校學生管理的路徑加以創新,是培養人才的根本要求,只有在管理的過程中積極地落實以人為本,才能夠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肖三花.探索高校學生管理中的人文教育滲透和人本管理模式[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9):17-17.
[2]李敏.論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學生管理[J].教育探索,2011,(5):102-103.
[3]黎霞,吳春磊.高校學生管理的價值取向———科學管理還是人本管理[J].金色年華(下),2012,(6):40.
作者:蘇冰
推薦期刊:《通信企業管理》(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人民郵電報社主辦的專業理論刊物。國家級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