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步伐加快,對農村貧困人力資源轉移就業工作的要求也逐漸升高。本文結合山東省無棣縣車王鎮人民政府關于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的工作開展,對轉移就業支持脫貧攻堅的總體思路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提出了建立人力資源數據庫等具體措施,以期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農村人力資源 轉移就業 脫貧攻堅
引言:作為一個農村人口分布廣泛的國家,我國在推進農村脫貧攻堅工程中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做好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工作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城鄉資源配置高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合理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分配以及系統化的發展就業輸出是解決農村就業問題的必經之路,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前提保障。
一、我國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支持脫貧攻堅的總體思路
農村脫貧攻堅工作一直以來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也在不斷強調要將脫貧攻堅工作的各項政策落地、落實,從人力資源轉移就業的角度來看,其根本目的是優化農村人口的就業結構,提升專業技能本領,從根本上解決勞務分配難題,提高個人收入,逐漸實現脫貧。從目前來看,我國的脫貧攻堅總體思路是追求系統性的人力資源就業轉移,即從人員培訓、就業就會創造以及崗位匹配等多個環節入手,最終形成穩定形式的人員、人才輸出,甚至是達到“員工制”的理想管理階段。總而言之,要關注民生,找到按需分配的平衡點,一方面保證農村人口的就業轉出率,另一方面,要人盡其才,保證人員結構的合理安排。
二、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支持脫貧攻堅的具體方案
(一)建立農村人力資源數據庫
為方便就業溝通、及時對農村人力就業、實業狀況進行了解,山東省無棣縣車王鎮人民政府組織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建立農村人力資源數據庫。數據庫的匯總要開展詳細的信息普查,將農村失業人口的數量、歸屬地、年齡分布、學歷分布以及求職意向和意愿進行劃分,并按照信息管理的具體要求,保證進入數據庫的所有人力資源信息完成實名登記并予以加密保護,防止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個人利益損害。與此同時,要定期維護數據庫,確保整個信息平臺的動態管理,為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提供基礎信息保障。
(二)精準實施職業化培訓
經濟學家文力強調,就業扶貧培訓計劃的制定要兼顧到崗位技能需求和人力資源的基本情況。因此,要想精準實施職業化培訓,應提高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內容。
一方面,提倡“訂單式”和“預備式”的人員培訓模式,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將農村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分組劃分,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如果有創業需求的,還可以為其提供相關的創業培訓。
另一方面,要創新培訓模式。農村就業人員的組成比較多樣化,要根據人員的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采取與之相匹配的培訓方式,例如,對于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員,可以采取“先培訓,再就業”的方式,這樣可以豐富自身技能;對于文化底子較薄的人員,則可以“邊就業,邊培訓”,以加快熟練程度。總之,培訓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就業的靈活性,因此要盡量達到“扁平快”。
(三)促進就地就業發展
隨著新農村建設工程的不斷完善,各城鎮服務業和農業經濟鏈已趨于完善,包括養殖業、生態農業、食品深加工等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成立起來,給農村就業打開了一扇大門,并提醒我們農村就業不但可以向外轉移,還可以向內轉移。基于此,首先地區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自媒體的優勢,加大對轄區內貧困地區的扶持,鼓勵自主創業、科技興農等項目的開展,并落實專項流動資金,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其次,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把農業原生態的劣勢轉變為吸引旅游開發、投資開發的優勢,同時為少走彎路,可以借鑒成熟開發案例,汲取經驗,努力實現就地就業。最后,要注意衍生崗位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
(四)擴大勞務輸出,推動轉移就業
從山東省無棣縣車王鎮人民政府的實際工作來看,擴大勞務輸出的要點主要包括三項內容:第一,加強與重點地區的勞務協作。設置專人負責就業人員的需求交流,提高輸出效率。第二,加強勞務輸出基地建設。這里所提到的平臺建設是在前文建立數據庫的基礎之上,加強專業管理團隊的建設,提高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的水準,將農村人口異地就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第三,做強勞務品牌。勞務品牌的打造是適應市場發展規律的科學做法,這樣不僅可以使農村的就業資源集中化,還能構建產業模式的效益最大化,是一種合理利用資源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重視勞務品牌要加強合作,更要完成相關注冊手續,使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為鼓勵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政府要和意向單位共同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在基礎生活保障上,全額報銷人口轉移路費、提供食宿等;在工作待遇上,一次性發放安家費、完善個人保險等。積極推行員工管理制度,簽署勞務合同,但要對就業轉移人員實行靈活管理,針對一些假期管理制度、保險繳費基數等問題盡量遵從當事人的意見,達成一致后列入合同款項。
(六)強化跟蹤維權服務
強化跟蹤維權服務要求政府職能部門要時刻了解就業轉移人員的動態,搜集反饋意見,并做好總結和完善。不僅如此,還要形成組織合力,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共性、特性難題,必要時可設立專職聯絡員,全面做好服務工作。要特別關注農村就業轉移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對于企業針對個人的侵權行為,要成立受理處,提供法律援助,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查處問題,
三、結論
對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支持脫貧攻堅的方案進行探討,首先要明確新形勢下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層意義,然后結合農村實際,制定相應的就業措施。同時,要注重協調區域性的產業發展,擴大勞務品牌的宣傳,做好相關工作的總結和提升,促進我國農村人口的就業發展,為支持脫貧攻堅提供科學途徑。
參考文獻:
[1]郭敏藝.精準扶貧視域下的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J].農業經濟,2019(10):79-80.
[2]劉紅琴.關于農村人力資源轉移就業支持脫貧攻堅的思考[J].農村實用技術,2017(11):21-24
推薦閱讀:知網收錄的人力資源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