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 |
期刊名稱: |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5-1202/G4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9-4601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內蒙古新聞出版局報刊處 | |
主辦單位: | 呼倫貝爾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國內外發行的綜合性期刊,以創新性和民族地區特色為宗旨,設有政治哲學、社會學、法學、財政金融、歷史學、語言文學與文學藝術、計算機、數理生化、體育、醫學、工程技術高等教育與素質教育等欄目,另外,還開設了草原生態環保、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俄羅斯文化等特色專欄,分為蒙、漢兩版,蒙文版為季刊,漢文雙月刊。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本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以黨的宣傳工作、教育科研工作方面為指導,遵照國家教育部、國家出版局有關高校學報管理、出版方面的規定,保證學報的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為教學科研服務。本刊強調研究深度,關注學術前沿,鼓勵學術爭鳴,為展示我院科研水平提供平臺。獲獎情況:2008年獲自治區出版局特色學報獎;2012年獲全國民族地區優秀學報獎。
• 期刊欄目:
政法、思想教育、財經金融、文化、文學藝術、語言文學、電子技術、數理生化
• 數據庫收錄情況: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 影響因子:
復合影響因子:0.160 綜合影響因子:0.056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論達斡爾族通婚趨勢 娜仁其木格
我國少數民族教育制度沿革綜述 白絮飛
青海蒙古語地名文化學解讀 吉乎林
建國初期綏遠省政府穩定糧價措施芻議 苑菘化
關于《百年蒙古學綜目》書評 楊愛英,徐軍鋒
試析我國政府失靈的矯正 王瑛琨,王進
論養老金并軌制下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的完善 韓明君,李聰
中國內地與香港廉政治理的多維比較研究 張韻,王晶娜,沈穎
臺灣人事保證制度初探 胡萍萍
呼倫貝爾草原地區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研究 楊春梅
中國城鎮居民低保制度實施效果與存在問題研究--以吉林省鎮賚縣M社區為例 李旭,崔亞飛
獨立學院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職能 龔建榮,楊秋鸞
邊遠地區高校圖書館發展策略研究 趙遠芳
建立和完善現代政府預算制度是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有效路徑 汪順華
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徐志鵬,田新
安全生產費的相關政策及會計、稅務處理 秦劍祿
中世紀史學按照張廣智教授的著作《西方史學史》上面的界定,是指從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14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的漫長時間跨度中的史學。[1]公元二世紀羅馬帝國發展到最高峰,然而隨后便沒落了下去,不斷上演腐朽衰亡的危機,這樣羅馬帝國原信奉的諸神便不再具有顯赫的地位。基督教也便趁虛而入,通過基督教信徒的不斷努力,基督教最終為羅馬帝國所接受,并被定位國教。當羅馬帝國走向衰亡時,為了避免基督教因此而受牽連,被尊為四大拉丁教父之一的奧古斯丁編著了神學名著《上帝之城》來為基督教進行辯護。奧古斯丁用“預定論”來解釋歷史上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他認為,自人類始祖背叛上帝以來,就出現了相互對立的兩座城池:一座是上帝之城,一座是世俗之城。上帝之城注定與上帝永世存在,世俗之城注定與魔鬼同苦。奧古斯丁以純神學的方式解釋了羅馬城的衰落是羅馬人自身的罪孽造成的,還駁斥了異教徒的指責和種種不符合基督教原理的“異端學說”,從而為更多的人信仰基督教并為基督教在西方世界中的統治地位奠定了基礎。從此,便開始了美化上帝,為基督教尋找合理性的中世紀史學。
由此,可以得出中世紀史學的第一個特點:為了神而存在。許多中世紀史學著作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從史學上考證神的存在是合理的。這些著作也普遍出于自己對基督教的堅定信仰而認為人的存在是上帝的恩賜。這方面表現的最為有影響力的就是4世紀的奧古斯丁。奧古斯丁是基督教早期神學、哲學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為了美化上帝,寫出了兩部影響巨大的著作:《上帝之城》和《懺悔錄》。上帝之城的思想上面已經談過,也就是奧古斯丁認為世間存在兩種國度,一種是上帝之城,一種是世俗之城。“前者是光明和善良的象征;后者是黑暗和邪惡的象征。”[2]基于此,上帝之城具有懲罰和教導世俗之城的責任和權力。同時宣稱教會是上帝創立的,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因此,教會也有拯救人類的義務。奧古斯丁的這種論說不僅為西羅馬的滅亡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同時還為人們歸順基督教創造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