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研究
![]() |
期刊名稱: | 歐洲研究 |
期刊級別: | 國家級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4899/C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4-9789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
主辦單位: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歐洲研究》期刊簡介
《歐洲研究》以“國際性、歐洲性、時代性、學術性、中國視角”為辦刊導向,致力于全面反映國內外歐洲和國際問題研究領域的主流狀況和優秀成果,努力提升相關研究的整體水平和境界,力爭成為相關研究之信息交流、學術討論和思想探索的一個平臺和中心。
報刊影響
《歐洲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主辦,為我國獨家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門研究歐洲問題的學術刊物。《歐洲研究》創刊于1983年3月,原名《西歐研究參考資料》、《西歐研究》,1993年改名《歐洲》,2003年改為現名。現為雙月刊,16開本,每期正文160頁,發稿約16萬字。
《歐洲研究》自1996年以來一直是國際政治類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國內歐洲學界、國際問題研究領域以及相關政府機構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2004年,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編撰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評定,在載有政治學學科論文的670種期刊中,《歐洲研究》綜合值排名第11位,經過專家評審和綜合測定,選出17種政治學專業核心期刊,《歐洲研究》在其中的排名為第4位。2008年,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提供的各學科期刊總被引次數、2004-2006三年“他引影響因子”及其加權值數據對528 種“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的排序,在政治學學科中,《歐洲研究》排名第2位。2004年和2008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歐洲研究》在國際政治類名列前茅。
自創刊至今,經過編輯同仁以及廣大作者和讀者的共同努力,《歐洲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為推動我國的歐洲研究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從一份普通的內部資料發展成為權威性的專業學術刊物,在國內歐洲研究界樹立了較高的聲譽;
——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積累,明確了高品位的專業學術雜志的辦刊定位;
——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刊物的學術規范,提高編輯水準和印制質量,更新裝幀設計;
——依托主辦單位的大力支持,通過刊物自身的工作,加強與廣大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不斷發現和推介國內中青年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發行量穩步上升,對外交流活動持續拓展,使刊物的學術影響不斷擴大。[1]
報刊定位
★《歐洲研究》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主辦、面向全國的學術刊物,它以歐洲為主要研究對象,涉及歐洲問題和相關國際問題研究的各個層面和領域。
★《歐洲研究》遵循文責自負的原則,實行匿名審稿制,所發文章概不代表編輯部的觀點。本刊反對一稿多投、多發。非經同意、授權并注明出處,本刊所發文章不得以紙質、電子文稿等形式在其他報刊、網站等媒體全部或部分轉載,否則視為侵權。一經發現,本刊保留追究的權利。
★《歐洲研究》已加入“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收錄其中,請在來稿中注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歐洲研究》以刊發國內學者的學術論文為主。就其研究范圍而言,可分為國際政治經濟問題研究、歐洲一體化研究、歐洲國別和地區、中歐關系研究等不同層面,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國際關系等各個領域。目前,《歐洲研究》設有“國際政治經濟評論”、“歐洲一體化研究”、“國別與地區”、“中國與歐洲”、“專題研究”、“書評”、“學術動態”等固定欄目。近年根據歐洲問題研究領域的拓展,又增設了“歐洲社會政策研究”、“歐洲文明研究”等專欄;為豐富文章的體裁形式,還新設了“研究述評”、“歐洲講壇”等欄目。為方便對外學術交流,擴大本刊在海外的影響,2001年改版后,在原有英文要目的基礎上本刊又新增了英文內容提要。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歐盟危機背景下的德國領導有效性分析——以領導理論為分析框架陳菲 (95)
國際金融危機中的德國公私合作制論析——基于國家角色變遷的視角李以所 (110)
德國安全政策新動向分析鄭春榮 (126)
學術動態
“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研討會暨中國-中東歐國家人文交流年閉幕儀式”綜述趙衛濤;鞠維偉 (144)
《英國發展報告(2015—2016)》發布會暨“英國脫歐與中英關系”論壇綜述夏添 (149)
2016年《歐洲研究》值得關注文章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