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 |
期刊名稱: |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 |
期刊級別: | 北大核心,CSSCI | |
國內統一刊號: | 61-1470/D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4-5205 | |
期刊周期: | 雙月 | |
主管單位: | 陜西省教育廳 | |
主辦單位: | 西北政法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創刊于1983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陜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北政法學院主管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刊物。本刊注重學術性、專業性和知識性。主要發表法學學術理論文章,辟有法律文化與法律價值、法律思維與法律方法、人權與法制、部門法理學、法制現代化、法律制度探微、法學新問題研究、域外法評、長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實踐等欄目,注重學術性、專業性、知識性。本刊始終把追求高品位學術理論和嚴格的學術規范作為自己的特色定位,以發表選題新穎、論證深刻的長篇稿件為主,追求凝重厚實的風格特色。《法律科學》力爭在學術理論、司法實踐和法制建設之間建立起經常的聯系,促進三方的互動和溝通,彌合純粹的法律理論和司法實踐之間的鴻溝,使法學理論能有效地指導司法實踐,服務司法實踐,同時,通過司法實踐來豐富和促進法學理論的發展。曾用名:《法律科學》。
• 期刊欄目:法律文化與法律價值、法律思維與法律方法、人權與法制、部門法理學、法制現代化、法律制度探微、法學新問題研究、域外法評、長安法史、立法研究、法律實踐等。
• 數據庫收錄情況:數學評論、文摘雜志、應用力學評論、石油文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全文收錄期刊。
• 期刊榮譽:中文核心期刊、法律類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常用期刊、法學類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法律類核心期刊、陜西省十佳學報、1999年度獲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第三名、1999年度、2000年度兩次榮獲陜西省“十佳”學報和陜西省優秀學術期刊一等獎。
• (2023版)復合影響因子:10.192;(2023版)綜合影響因子:5.152
•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雜志2024年優秀論文選:
論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的私法規制 網絡首發
王康; 2024-07-23 14:36:00
輕罪善治的中國方案 網絡首發
曾赟; 2024-07-23 14:34:34
論商事調解保密例外的價值、規則及邊界 網絡首發
鄒國勇; 2024-07-23 14:03:18
設立時股東的資本補足責任 網絡首發
徐強勝; 2024-07-23 11:57:31
論對當事人虛假陳述的處罰 網絡首發
李浩; 2024-07-23 11:55:21
實際控制人的公司法識別 網絡首發
岳萬兵; 2024-07-23 09:06:37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立法闡釋與司法糾偏 網絡首發
閻二鵬; 2024-07-23 08:49:05
論第三重機制下緊張性不動不構成積極同意 網絡首發
許健; 2024-07-23 08:49:03
人工智能風險的法律規制——以歐盟《人工智能法》為例 網絡首發
丁曉東; 2024-07-22 17:15:29
中國第一代羅馬法教員的個體典型和整體概貌 網絡首發
孫笑俠; 2024-07-22 17:15:02
國際鐵路貨物運輸單證“不能轉讓”的制度改進 網絡首發
劉萍; 2024-07-22 17:14:49
論“再法典化”背景下刑法量刑情節的體系優化 網絡首發
劉仁文; 2024-07-22 17:13:55
控制股東制度規范化的法律路徑 網絡首發
林一英; 2024-07-22 17:13:40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論文范文案例:論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的私法規制
摘要: 在《民法典》第1009條的規制范圍中,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的倫理、法律問題最為復雜。本條作為對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進行直接規制的唯一條款,本質上系聚焦義務施加的框架性條款,僅是“新條文”而非“新規則”,但有“新意義”。為在私法領域實現對前沿生命科技的國家治理政策目標,其對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發出禁令,并采取了風險、倫理與利益三個雖不充分但卻務實的規制路徑,展示出謹慎、包容、謙抑的規制立場。本條因包含轉介條款而具有法源指引和拓展之功能,借助將有關管制法條款予以規范位階提升的法體系構建潛力,可形成一個有關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的公法、私法交融的動態規制體系。本條因其一般條款的性質而存在著適用上的風險和負擔,需經具體化之司法作業才能發揮應有的規范力,故不能過高評價其法價值和法效果。本條尚需在法的外在體系、內在體系上予以立法改進和法理闡釋,才能真正實現規范目的,在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法律規制中彰顯以人之尊嚴為價值內核的基因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