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于1993年創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國內刊號:CN 13-1432/S
國際刊號:ISSN 2096-6237
綜合影響因子:3.311
本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萬方數據庫統計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源刊、中國期刊網統計源刊以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源刊,并被國際農業生物學文摘(CABI)、美國化學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等國際數據庫及檢索單位收錄。
報道農業生態學、農業生態經濟學及生態農業和農業生態工程等領域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出版語言為漢語和英語。
欄目與內容:
主要涵蓋農業生態系統與調控、作物栽培與生理生態、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生態經濟與生態農業等領域。
報道內容側重于生態農業的創新理論、方法與技術,及時反映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
投稿要求:
來稿要求
2.1 綜述論文必須在作者科研、教學、生產實踐基礎上, 根據國內外有關重要資料, 對所論問題進行系統扼要的簡明論述, 帶有啟迪性; 研究報告必須創新性突出, 論點鮮明, 方法正確, 數據可靠, 結論明確, 文字簡練。綜述論文和研究報告不超過12000字左右, 研究簡報不超過6000字左右, 按GB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國家標準撰寫。要求附作者姓名(中文、漢語拼音)、單位(中英文)及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上, 英文摘要500詞以上)和中英文關鍵詞(3~8個)。文內層次編號按ISO 2145—1978(E)《文獻工作——書寫文獻的章節編號方法》劃分, 一般不宜超過3級標題(如1, 1.1, 1.1.1)。
2.2 來稿文字一律以國務院公布的簡化漢字為準, 標點符號正確。技術內容(包括圖、表、數值、量與單位、公式、化學分子式或結構式等)正確無誤, 同一標準中術語、代號、符號應統一。
2.3 文中的外文字母應大、小寫, 正、斜體, 黑、白體, 上、下角標分明。公式及文中除對數、三角函數等用正體外, 其他表示變量的符號均用斜體。首次出現的生物名稱要注明拉丁學名。國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冊》為準, 國際組織名稱以《聯合國及有關組織機構譯名手冊》為準。
2.4 文中圖表不可重復。圖內文字應簡明、清晰, 坐標軸與曲線粗細均以0.20~0.25 mm為宜; 圖表中文字用6號宋體, 圖題、表題用小5號黑體。注明插圖位置、圖序號、圖題、圖注等。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圖題、表題及表內各項目均加注英文(首字母大寫)。
2.5 文中量與單位一律采用1993年12月27日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GB 3100~3102—9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量和單位》并正確書寫, 如面積單位應用“m2”、“hm2”(杜絕使用“畝”); 長度單位應用“m”、“km”; 質量單位應用“kg”; 濃度單位應用“mol?L−1”、“mg?kg−1”(杜絕使用“ppm”)。
2.6 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引用, 應能充分反映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 特別是近期研究成果。勿引用未經公開發表的資料, 引用文獻必須核對無誤。中文稿件的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 參考文獻在文末按文中出現順序列出, 并在正文引用文獻處的右上角用數字加小方括號標明序號。英文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參考文獻在文末按作者姓第一字母順序列出, 并在文中引用處括號內給出作者名及出版年。參考文獻表中著錄項目必須齊全, 主要文獻類型格式:
2.6.1 中文稿件
期刊:
[序號] 作者. 篇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圖書:
[序號] 作者. 書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D]. 論文保存地: 論文保存者, 保存年: 起止頁碼
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題名: 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
2.6.2 英文稿件
期刊:
作者. 出版年. 篇名[J]. 刊名, 卷(期): 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圖書:
作者. 出版年. 書名[M]. 出版地: 出版者: 起始頁碼-終止頁碼
學位論文:
主要責任者. 保存年. 文獻題名[D]. 論文保存地: 論文保存者: 起止頁碼
電子文獻:
主要責任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題名: 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 出版地: 出版者, 獲取和訪問路徑
3 注意事項
3.1 作者投稿需在本刊網站(www.ecoagri.ac.cn)注冊后在線上傳稿件,投稿后可在網站隨時查詢稿件狀態,稿件處理意見及相關通知會通過E-mail發送給作者。投稿后關注本刊微信公眾平臺(zgstnyxb)查詢稿件狀態及稿件加工處理、排版校對過程。
3.2 本刊為雙盲制審稿,審稿人和作者雙向匿名。稿件首先經編輯部初審,對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發表的基本標準進行評價,主要從稿件內容、研究性質、研究內容的創新性、數據的數量及質量、寫作質量、參考文獻等方面審查。通過初審的稿件進入外審程序,由2~3位同行專家對稿件的創新性、學術觀點、學術水平及理論和實用價值進行評價。審稿人對文章能否發表給出確切意見,對不能發表的稿件,說明理由并提出繼續努力的意見及可供參考的資料。同行評議要求審稿人公正、客觀,并避免利益沖突。由主編/執行副主編終審,根據作者修回稿件的整體水平和同行評議結果決定是否采用。
3.3 稿件一經錄用,作者需與編輯部簽訂“版權轉讓協議”,將版權轉讓給《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3.4 本刊為完全開放獲取期刊。并建有獨立的網站http://www.ecoagri.ac.cn), 為讀者提供可免費閱讀和下載的優先出版(最新錄用)、當期和過刊全文(PDF,HTML)。
3.5 為支撐開放獲取,收取文章的出版費,需由作者或其所在機構、基金資助項目等支付。收費標準為每頁面350元人民幣,彩色圖版每面加收500元,審稿費200元/篇。
3.6 本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 并入網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群、維普電子期刊數據庫、超星“域出版”平臺、中國科技期刊開放獲取平臺、博看等, 并有可能在百度文庫等在線文檔平臺發布等, 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報酬)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 請在來稿時向本刊特別聲明, 以便適當處理。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