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有關民族聲樂的認知你了解多少呢,同時民族聲樂在當前中的發展有什么變化呢?有關當前的音樂藝術形式管理建設上有什么新的政策及管理制度呢?本文通過各個方面進行了剖析。文章選自:《中國音樂》,《中國音樂》(季刊)創刊于1981年3月,是中國音樂學院主辦的音樂理論刊物。辦刊宗旨:"在音樂領域中,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文藝方針和政策,研究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和社會音樂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開展學術理論活動,聯系音樂工作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促進社會主義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音樂理論建設和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以及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培養、鍛煉了一大批中青年音樂理論工作者,現已在國內擁有一支功底扎實、充滿朝氣的作者隊伍。在全國音樂理論刊物中,一直擁有最大的讀者群,在國內外均具有較大的影響。
摘要:中國民族聲樂是以目前我國音樂院校中民族聲樂專為代表的,既不同于民歌、說唱、戲曲的演唱,又是在繼承并發揚了這些傳統演唱藝術精華與特點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歐美聲唱法的歌唱理論和優點而形成的獨樹一幟的,具有科學性、民族性、藝術性和時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藝術。
關鍵詞:民族聲樂,音樂藝術,音樂論文發表
縱使演唱者如何情感飽滿,還是給觀眾帶來不真實感,演唱者要對自己在舞臺上的動作負責,舞臺是直白的,演員的一舉一動都盡在觀眾眼里,要尊重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就不能夠漫無目的的,或者神情恍惚的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動作。形體表演準確、明確和生動,會幫助你快速的抓住觀眾的內心,并跟隨你的歌聲和情感變化,獲得視聽雙效的情感體驗。這比單一用聲音去打動觀眾更深刻和具體。正如,現場觀看音樂會,要比我們在家里聽錄音激動人心,獲得的情感體驗豐富和深刻。但是如果舞臺形體動作不夠自然,流暢,或者出現很多不自然怪異行為,觀眾感受還不如在家聽錄音。因為,不良的物體形象和動作,不僅使音樂表現力失去,而且還會給觀眾情緒有一種挫敗感。所以演唱者一定要重視形體表演,為觀眾創造視聽雙效的情感體驗,而非情緒挫敗感。這就要求,演唱者對形體表演嚴格訓練,增加身體語言的藝術表現力,主動的調整自己表情、肢體等表達情感或創作角色的內容。逐步認識到舞臺形體動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斷積累舞臺經驗,培養舞臺感覺。
郭蘭英、李谷一和孫麗英的舞臺形體表演,都經過了系統的訓練,尤其郭蘭英和孫麗英在民族歌劇中的表演中尤顯自身的優勢,將覺得刻畫的栩栩如生。1.郭蘭英的舞臺形體表演郭蘭英作為晉劇演員,不僅演唱韻味十足,在舞臺表演方面更是出神入化。她有著中國戲曲藝術的深厚功底,主演了許多新歌劇,如:《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劉胡蘭》《竇娥冤》等。郭蘭英直接將戲曲舞臺表演運用到了歌劇演唱中,并對很多程式化的動作進行了改進,使人物形象更加具體和鮮明,情感表達比較深刻。例如,她在《竇娥冤》中運用了戲曲中細碎的臺步和旋舞步法,結合唱詞來表現竇娥的哀怨情感,獲得了了極好的藝術效果。郭蘭英除了表演技藝很好,最重要的是她很會用情。聲情并茂是她表演中最具個性的表現。修海林先生認為,“善于用情、善于移情,善于通過唱、做的藝術表演來表情,乃至善于以此來打動觀眾之情,正是郭蘭英新歌劇表演藝術風格的基本美學特征之一。”例如《白毛女》第三幕“逃跑”一場的表演:喜兒遭受黃家非人的折磨和凌辱后,又即將被賣。在二嬸的幫助下,喜兒有幸逃出黃家。前面是伸手不見五指、漆黑的荒野小路,后面是黃世仁、穆仁智的追殺。她運用戲曲的造型、亮相、動作表演,逼真地將喜兒驚恐、激憤、強烈地掙脫虎口、反抗壓迫的決心等復雜的心里感情表現出來了。2.李谷一行舞臺形體表演李谷一曾經學過舞蹈,早起演花鼓戲非常講究手眼身法步。她曾飾演花鼓戲《補鍋》里的劉蘭英,一個聰明、潑辣、純樸、可愛的農村姑娘,整個戲又載歌載舞,當時這個角色是比較適合李谷一的。為了排練這部戲,李谷一也吃了不少苦,為了演好其中“踢出一腳”再三琢磨,動作太細了是不顯眼;動作大了收腳太快看不清;最后才夸張而又快慢適度,踢出了一點“意思”和感情,得到了導演的肯定。在年輕導演的支持下,李谷一在表演上力求創新。她堅持把現代舞蹈的基本功,用到“蘭英妹子”身上,用輕捷明快的現代舞蹈動作,代替典雅的戲劇身段;把在胸前回護、翻折的“云手”向左右上下舒展開去;踢腿蹦直腳面不勾腳尖等。盡管花鼓戲的程式不嚴,這種創新,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有人善意地提醒她,程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她年青,剛剛學戲,還是謹慎些好。李谷一笑笑,搖搖頭:“先演出來,試試看”。她執意要實踐自己的藝術創新。她刻苦扎實地練功、練唱、練身段、練眼神一個星期后,彩排演出時,她亮出來的“蘭英”果然與眾不同。她的演唱既有花鼓戲的鮮明特色,又有湘南民歌的韻味,聽起來清新、明快、純樸、深情。她的表演活潑而不輕浮,傳神而不做作,手、腿、身段健美,更富有時代氣息,獲得了好評。后來演唱很多獨唱歌曲,李谷一不僅能夠聲情并茂,而且也會加上肢體動作。例如:《鄉戀》的演唱中,她運用了花鼓戲的蘭花指,眼神凝望,深情,與歌曲情感配合的非常恰當。
通過自然協調的形體,恰到好處的眼神,把人物的精神風貌、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人物的外在氣質等方面融為一體,表現得淋漓盡致。孫麗英塑造的姐姐金環,具有剛毅、成熟、深沉、果敢的氣質,步伐矯健而沉穩,眼神堅定而鋒利,神態莊重大方,不矯揉造作,言談舉止、一顰一笑全部展現了金環的自信和果敢的內心。金環在劇中是一個抗日英雄的形象,孫麗英飾演的不擺“英雄譜”,不做“英雄樣”,而是運用嫻熟的歌唱技巧和富裕生活化的真實表演感動了觀眾。金環被捕后,多田遞上一包禮品,并對金環進行了說教:只要金環登報聲明脫離共產黨,即可享受人生。金環假意答應,并要求多田為她開一個記者招待會。此時的她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勾勒出了金環對家鄉山水的眷戀和對“胭脂紅”“銀婚紗”的美麗憧憬,顯露出女兒家柔美似水的本色。而與姐姐性格截然不同的銀環,是一副溫柔、莽撞、單純的氣質,在情感上回旋多,雖然對革命滿腔熱,但沒有認清險惡的革命環境。他在高自萍的迷惑和欺騙下,將革命消息提前消息透露給了高自萍。孫麗英沒有用大幅度的肢體動作,而是用閃爍疑惑的眼神表現出了銀環的善良、單純和不成熟。當得她知真相后,對自己的疏忽追悔莫及??鋸埖男误w動作,再加上蹣跚的步伐、灰暗的目光,這一切都用形體造型表現出了銀環此時此刻幾近崩潰的心理狀態和悔恨愧疚的極端情緒。面對叛徒的狡辯,她變得成熟和勇敢,將高自萍擊斃,銀環由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迅速成長為一個革命戰士。孫麗英在表演上多以急促、匆忙來表現銀環的單純和稚嫩,眼神躲閃,步態輕飄,這與姐姐金環的性格、形象都形成鮮明的對比。
孫麗英在舞臺上表演大氣而自信,對人物性格理解和把握準確,擺脫了“程式化”的表演模式,肢體語言自然松弛、分寸適度扎實的表演功底和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無論從形體動作還是精神氣質,都生動的塑造了金環和銀環的音樂形象??梢哉f,孫麗英成功塑造了兩個性格相差很大的人物,并且做到的歌劇表演的聲、情、行的統一,人物性格鮮明,情感深刻。舞臺形體表演是歌曲情感表現的重要因素,只有身心統一,才會具有情真意切的特征。郭蘭英和孫麗英歌劇表演中能夠靈活自如,活靈活現,將人物形象塑造的淋漓盡致。這與他們深厚的戲曲表演功底密不可分,使他們的表演形神兼備,聲、情、身三融合一體,在舉手投足中都有著感情,且每一句歌聲都情感充沛。因此,他們在舞臺上不僅聲音震撼人心,視覺上也非常具有沖擊力,給觀眾帶來的一種視聽覺完美融合,強度更大的激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因此,在郭蘭英的《白毛女》的演唱之后,很多如臨實景,憤慨激昂為喜兒報仇。而孫麗英的舞臺表演難度更大,需要對多角色、多時空的把握,每個人物的動作都需要細細琢磨,才能夠演出區別,演出個性。雖然李谷一側重獨唱民族歌曲,但她對舞臺動作也有研究,她在50年藝術生涯的回憶節目中,給大家表演花鼓戲、京劇以及民族歌曲在演唱中的手位及手指的花型,并且每次演唱時都做到了神行兼備,聲情并茂的舞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