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山水畫是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追求“天人無際”、“天人合一”,本篇園林論文將山水畫審美觀念融入園林空間設計理念中,闡述了苑囿園林體量轉變過程,以及園林設計理念的轉變過程,提煉其中的經營位置合理布局要點,于我國傳統山水畫與園林設計的理念中感悟其中的原理,運用于現代園林的設計中。
推薦期刊:國家級期刊《中國園林》雜志是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學術性、綜合性的專業期刊。上級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創刊于1985年。本刊立足當今世界風景園林學科理論和實踐的前沿,以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為核心,涵蓋學科各主要拓展領域和方向,開展學術理論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實踐和規劃設計作品建設成果的介紹與實例評析,傳播科技知識,繁榮風景園林學科和促進行業發展。相關有省級期刊《現代園藝》《廣東園林》
中國古人的造園活動不會晚于秦漢時期,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古典園林包括了苑囿、皇家園林、寺廟園林、私家園林等不同形式,但無論何種形式,山,水、林是其必備的元素。即使是受到經濟,地域等限制的私家園林,也成功地用湖石壘砌成假山,并植以樹木作為點睛之物。同樣用山水營造的園林空間,它的體量也經歷了由大到小、由浩大到精微的變化,其中受到山水畫審美觀念的影響。
苑囿園林體量轉變
史料記載歷史上較早的園林出現在漢代,《兩都賦》中曾描繪西都長安的環境:“西郊則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陂池連平蜀漢,繚以周墻,四百余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神池靈沼,往往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馬,黃支之犀,條支之鳥。逾昆侖,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此時的苑囿屬帝王所有,體量非常大,包含山湖沼澤,其周回數百里,是為帝王狩獵娛樂需要而建。造園技術只是停留在初級萌芽階段,山水合圍即成苑,是秦漢時期帝王征服自然山水的體現,主觀改造尚未為之。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階層獨立了出來,由于擁有鞏固的經濟地位,充裕的物質財富為造園提供了可能,而園林中的山水空間則讓他們獲得了逃避政治的心靈慰藉。士族地主們的造園活動同其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生活結合在一起,自命名為“別業”、“別墅”、“山居”等。將自然山水放入自家的莊園中,讓別墅體現出自然山水的味道,園林的空間體量開始逐漸縮小。
經過幾代的發展,園林已逐漸分化成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幾種。皇家園林因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搜盡各地之特色什物;私家園林走小而精的風格,以神似勝于形似為主旨;寺廟園林部分占據名山大川風景秀美,部分則藏于城市里成為公共園林。雖然這三類園林的發展特色不同,然而其共同的特點是園林已不再如苑囿那么廣闊,人為的因素加強了。
隋唐是中國古代最為浪漫和自由的時代,國力的強盛和疆土的開拓使南北文化得以交流融合,文壇藝苑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局面。不同于前一時代文人的思想,似乎田園山居成了文人生活的心理補充與感情寄托。此時以微觀靜賞山水成為主流,集詩人畫家與一身的王維便是最典型的一位,他在陜西輞川建造別墅,有華子崗、欹湖、竹里館、茱萸沜等景點。兩《唐書》記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可見他精心安排別業中的山湖、泉溪,使其動靜相結合,宛如天成,造園者的主觀改造能力及審美意識開始凸顯。此時,尤其是私家園林的空間得到更進一步的設計,也更精細。
宋徽宗趙佶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在繪畫藝術上的造詣很高,從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出他對細節的忠實。他追求詩意的思想和重視細節觀察方式,引導人們對審美對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進了各種觀賞動植物的培養。其親自規劃下建造的壽山艮岳是開先河之作的“城市山水”,這里“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他命人專門搜集江浙一帶奇花異石進貢,號稱“花石綱”,也開始了園林中人為造山的創舉。北宋文學家李格非的《洛陽名園記》中介紹了十九個洛陽名園,其中布局各有不同,有三座賞花為主的花園式園林,十座以水景為主的宅院式園林,六座較大型的城市園林。園林正在從郊野走向城市,開始與城市生活發生更緊密的關系,迫于城市生活場所所限,園林空間也逐漸縮小。
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經濟中心轉移到南方沿海的城市,商業繁榮促生出許多新興城市,中國造園藝術也發展到頂峰,數量多、藝術水平高。由于新興城市集中在江河流域,城區的面積不大,私家庭院就是發揮造園者創造力的最佳場所,如無錫的寄暢園、蘇州的留園、拙政園,以及上海的豫園等,特點在于 “妙在小、精在景、貴在變、長在情”、“高低曲折雖然已,好處多從假字來”,比恢弘的皇家園林更講究細部處理和玲瓏精致的小品建筑,因而絲毫不遜色,一座座精致的私家園林已成為代表商賈名流的名片。在緊張的用地面積上滿足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著實不易,它圓滿完成了自然山水融入園林中的愿望,因而此時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的最好的時代。
經營位置合理布局
中國的造園思想與繪畫理論同受傳統文化影響,一脈相承,對于其中空間的體量關系,造園與繪畫有基本同步的摸索過程,其中包含著園林體量關系和園林山水比例關系。
關于園林的體量關系,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山水畫就提出:“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的一系列要求,要在畫面有限的空間內呈現出有山有水的自然景色,這一提法對于山水畫中山水的營造為造園提供了借鑒。南北朝齊謝赫提出的“六法”一直被認為是學習、賞析、評判中國畫高下的標準,其中“經營位置”便是講把握整個結構和布局,合理安排主客體的關系,在變化中求統一。如疏密、參差、藏露、虛實、呼應、繁簡、明暗、曲直、層次以及賓主關系,這些對比手法不僅適用于方寸間的紙張上,對精致的私家園林極具參考意義。
從繪畫歷史上看,被譽為“三癡”的東晉大畫家顧愷之開始山水畫的創作,并且提出了“以形寫神”、“迂想妙得”的思想,同時代的另一位畫家宗炳曾提出“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的山水畫理論,也為造園空間藝術處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唐代孫位《高逸圖》中,賢士們仍以芭蕉、竹等植物做背景,且將植物與湖石搭配,可見此時湖石已作為園林的配景出現,也為百年后宋徽宗用花石壘建壽山艮岳提供了借鑒,成為私家小型園林中以石代喻山的榜樣。
而關于造園和山水畫中同樣重要的樹木和山水比例問題,郭熙也曾說過:“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用樹木表達出四時不同的山體,也可以利用樹木表現出遠山近山的空間關系,實際的造園中樹木也成為劃分空間的重要工具。五代的巨然是中國山水畫家中里程碑式的一位,他曾畫過《萬壑松風圖》,其間千山萬壑、松樹成林,畫面下方的近景有樹木、溪流、橋梁、房屋、人物。《宣和畫譜》中評價其畫“于峰巒嶺竇之外,下至林麓之間,猶作卵石,松柏疎筠蔓草之類,相與映發,而幽溪細路,屈曲縈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真若山間景趣也。”李唐在宣和年間也曾畫《萬壑松風圖》,他大膽的刪減了橋梁、屋宇、人物,溪流面積縮小放在畫面左下角處,整幅畫突出了山石的氣勢磅礴以及松林的濃密蔥郁,更符合“萬壑松風”之意。
同樣名為《萬壑松風圖》的繪畫為清代華嵒之作。圖中山峰的尺度進一步縮小,流水隱藏于兩松之后,松樹所占的面積更大,猶如翻飛著的騰龍,氣勢宏壯。山水畫成為獨立的一科之后,從“水不容泛、人大于舟”不太合理的比例,到“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山無波、高于云氣”,較真實合理的透視關系,再到“霜木麥麥瘦,風筠冉冉青,古藤云葉凈,怪石蘚痕零”,樹木的面積大過山石,山林的關系從最初的單純簡約到最后的平淡天真。
正是有如此的審美轉變,造園師可以靈活控制山石和樹木的比例,讓游人可以在園林中體會到自然山水之美。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揚州個園,這座30畝的私家園林以四季假山著名,所有山石最高處也不過十米,春山沿花墻配置石筍、夏山上秀木繁蔭荷花映日、秋山設置登道配以丹楓、冬山取用如白雪般地宣石搭配蠟梅,成功營造出春夏秋冬山色。,游人置身于其間,并未感到山小樹大的不適,而是一處鬧市中的自然山水,沉浸在造園師營造的清新幽靜的氛圍中,似乎真游于名山之中,體味返璞歸真淡泊寧靜的文人情愫。
審美體現價值轉變
無論是方寸間的中國畫藝術,還是具有空間境域的園林藝術,它們有共通的創造者,受同樣的審美影響。秦漢時期,孔子所倡導的“比德”被上層階級所接受,成為一度流行的美學觀。由于人的生活生存資源必須依靠山水中的自然之物所獲取,“萬物以成,百姓以饗”,因而“比德”是建立在客觀的物質基礎之上的。崇尚空間范圍的大、建筑臺榭的高,就非常直觀的通過帝王苑囿反映出來了。自然審美觀在魏晉南北朝時,由“比德”轉變為“澄懷”,更加注重個人情感的抒發,審美趣味從雕琢綺麗轉向自然清新,將儒家的“仁智之樂”與道家的“游心物外”交融。造園風氣一改之前以宮室樓臺為主、禽獸充溢囿中的形式和三山一池的傳統,以流水繞山、傍水植物的自然山水為本色,脫掉它們的深刻意義,欣賞其真實野趣。唐宋時期是技法及理論不斷積累逐漸完善的時代,文人有更獨立的身份,他們的情趣受當時經濟條件的制約,同時也影響了主流社會的審美。
到元代倪瓚“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的山水畫時,自然山水已經開始用來表達畫家的主觀心境與意緒;直至明清時期的石濤、朱耷、揚州八怪等,更是打破了形似的束縛,用極簡的筆墨描繪對象、看似單調的構圖方法、濃淡相間的筆墨表達強烈的個人情感,正如石濤所說:“夫畫者,從于心者也。”這種寫意山水快速發展,以湖石造山的園林形式得以被人接受。正是這些文人推崇師化自然、突破創新、以奇怪為勝,一掃同時代沉悶腐舊的氛圍,為后世帶來了新的生機。
儒學思想的“比德”審美,玄學派的“含醇守樸”審美,道教的“虛無”審美,都有“枕上見千里,窗中窺萬室”的美好愿望,歸根結底一成不變的是人們對自然山水的憧憬。總之,中國古代畫家眼中之景、胸中之景與手中之景無疑是自然山水空間的反映,但它又反過來影響著古典園林空間的比例與格局。
園林論題拓展:在原理建設管理中有什么新的措施制度呢,目前新園林發展狀態有什么新的管理方式呢?本文是一篇園林論文。我們也知道要加大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資金投入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園林綠化工程養護管理經費的投入,為搞好養護管理創造有利條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加大資金投入,廣泛深入開展園林科學技術研究, 全面增強園林從業人員的科學技術素質,才能有效提高園林養護管理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