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科技情報
![]() |
期刊名稱: | 地質科技情報 |
期刊級別: | 省級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42-1240/P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0-7849 | |
期刊周期: | 雙月刊 | |
主管單位: | 教育部 | |
主辦單位: | 中國地質大學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地質科技情報》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地質科技情報》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雙月刊)1982年創刊,是由中國地質大學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地學學術雙月刊,跟蹤當代世界地學科技前沿,即時反映最新地學學術水平、科技進展和發展動向,報道科技前沿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地質科技情報已成為廣大地學工作者了解國內外地學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地學最新成果的園地,成為地學界極具影響的學術情報刊物,并為國內外地學科研工作者所喜愛?!兜刭|科技情報》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國內統一刊號:42-1240/P,國際標準刊號:1000-7849
• 期刊欄目: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材料科學、技術方法、地球信息科學。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文摘雜志、化學文摘(網絡版)、地質文獻預評數據庫、皇家化學學會系統列文摘收錄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23;總被引頻次:154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962;綜合影響因子:0.741
•《地質科技情報》2015年第 3期投稿論文查詢目錄:
利用平衡剖面探討貴州省務川縣老屋基-簸箕巖汞礦床構造變形特征……………………………………朱德彬
鶯歌海盆地DX區黃流組超壓對成巖作用的影響………………………………馬勇新 黃銀濤 姚光慶 成濤 潘石堅
寧南地區石炭系沉積演化及烴源巖評價………………………………郭佩 劉池洋 王建強 杜芳鵬
五大連池玄武巖三維孔隙組構的多重分形特征………………………………方海平 謝淑云 張天付 徐德義 楊瑞琰 李開 呂文娟
深水重力流沉積研究進展………………………………孫國桐
成礦元素鎳運移和沉淀機制綜述………………………………楊尚松 劉家軍 張德會
熱液礦床中Pb的遷移和沉淀機制研究綜述………………………………陳賢 劉家軍 李彥春 王艷龍 張德會 陶銀龍 曹強
博格達造山帶東段薩爾喬克地區早石炭世雙峰式………………………………汪曉偉 徐學義 馬中平 陳雋璐 朱小輝 孫吉明 崔方磊
論文范例參考:五大連池玄武巖三維孔隙組構的多重分形特征
巖石孔隙一般是指巖石中未被碎屑顆粒、膠結物或其他固體物質充填的空間,其微觀結構決定著其宏觀儲滲性質,認識孔隙微觀結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宏觀現象。巖石孔隙結構復雜,用傳統的歐幾里德幾何學不足以描述,Mandelbrot[1]創立的分形幾何為孔隙結構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分形理論在孔隙結構研究中的運用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Krohn等[2]最早用分形理論和方法對多孔介質進行研究。1986年,Krohn等[3]運用環境掃描電鏡和圖像分析的自動識別技術,證明砂巖中小級別孔隙存在分形結構,大級別孔隙沒有明顯的分形結構。然而巖石孔隙結構復雜,空間變異性強,不同區域孔隙差異明顯,所以簡單的分形無法很好地反映孔隙的微觀結構。多重分形通過不同測度上刻畫研究對象,能夠更加精確地描述事物特征。近年來,多重分形已成為多個領域分析的有力工具[4-8]。Muller等[9]第一次運用多重分形來描述沉積巖孔隙的分布。Xie等[10-12]亦通過環境掃描電鏡二維數值圖像分析,應用分形與多重分形技術,系統地研究了碳酸鹽巖儲層二維孔隙空間分布的分形、多重分形參數與儲集性能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