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適用
![]() |
期刊名稱: | 法律適用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3126/D | |
國際標準刊號: | 1004-7883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最高人民法院 | |
主辦單位: | 國家法官學院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法律適用》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法律適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法律適用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法律適用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法律適用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法律適用》曾用刊名:學習與輔導出版地:北京市主管單位:最高人民法院主辦單位:(最高法院)國家法官學院出刊周期: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6年國際標準刊號:1004-7883國內統一刊號:11-3126/D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140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492
• 期刊欄目:司法職業道德、入世法律問題、法學論壇、法官說法、互聯網法律問題研究、問題探討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維普期刊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
• 辦刊宗旨:《法律適用》(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國家法官學院主辦。是應用法學理論研究刊物。立足于我國司法實踐,重點案件審中的新型、疑難、特殊法律問題進行研究,展示法官學術研究成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 影響因子: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140;綜合影響因子:0.492
•《法律適用》2015年第3期論文投稿目錄:
證據收集合法性事實的證明方式和證明標準…………………………………………羅國良 劉靜坤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適用范圍探析…………………………………閔春雷
英國非法證據排除制度介述與思考…………………………………馬巖 任能能
美國法律和法院對警察訊問精神折磨的規制…………………………………鄭曦
全國審判業務專家制度的生長與走向——兼論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官專業化…………………………………高翔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情節特別嚴重”之辯——兼評馬樂基金老鼠倉案…………………………………李耀杰
論網絡虛假信息的刑法規制…………………………………廖斌 何顯兵
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形式審查的反思…………………………………張亮
論食品消費維權案件審理中舉證責任的完善…………………………………盧君
銀行卡糾紛疑難問題研究…………………………………張雪楳
法律論文范文下載:分析我國刑事政治管理新應用發展技巧及措施
摘要:在制度上統一“輕”“重”之罪標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要求“輕其輕,重其重”,因此界定“輕”“重”之罪成為貫徹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前提并為司法實踐提供相對確定的標準。美國沿襲了英國普通法上區分重罪、輕罪的做法。為了量刑的目的,美國聯邦和許多州的刑法對重罪、輕罪都是以1年監禁為限,并對重罪進行分級。筆者贊成我國刑法的重罪與輕罪的分界線以3年有期徒刑為宜,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為重罪,其它犯罪則為輕罪。這種決擇不僅有上述學者所提及的刑法總則一些條款以3年為界限的考慮,而是縱觀刑法分則所有罪名,嚴重刑事犯罪的量刑起點一般都是3年,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立法對犯罪輕重程度的區分傾向,在刑事立法、司法兩方面都具有較強的可接受性。只有在制度上統一區分“輕罪”和“重罪”的標準才能更準確地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關鍵詞:刑事,法學管理,高級政工師論文
針對“法有限,情無窮“的現實情況,加大酌定量刑情節對死刑判決尤其是死刑立即執行判決的制約作用。“保留死刑,但少殺、慎殺”是我們目前要堅持的死刑政策。對故意殺人犯罪是否判處死刑,不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結果,還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全部情況。對于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起的故意殺人犯罪,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應當與發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其它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別。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要加快“社區矯正”立法。“社區矯正”是實證學派的矯正刑思想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后的新發展,體現了“寬”的一面,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和刑罰人性化的體現。在制定我國的“社區矯正”法時要關注以下問題:一是放寬對社區矯正的定性,擴大社區矯正適用范圍。二是通過社區矯正立法建立相應的矯正對象分類機制,增加矯正類型,細化矯正內容,矯正方式之間在懲罰力度上應有輕重區別,形成梯度。三是增加有關被矯正對象的權利及其權利被侵犯時的救濟途徑、方式等內容的規定,明確矯正工作者的權力界限。四是增加懲罰力度不同的矯正方式作為違反社區矯正法律規定的處罰方式,使矯正和處罰相結合,在未達到必須以監禁來懲罰的程度時,社區矯正懲罰方式應該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