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需求分析的一般內容中,彈性是一種重要衡量指標,它衡量的是需求量對某一影響需求的因素的變化的反應程度。影響需求的因素包括價格,廣告,收入水平以及替代品、互補品的價格等等。所以,透徹地理解彈性理論及其在中國轎車行業的實際應用,對于國家和廠商管理者對中國轎車行業需求與發展規律制定有效管理戰略及廠商管理者制定財富最大化決策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當我們充滿憂患意識地談論今天的中國汽車產業與國外的差距時,其實也應當回首一下身后所走過的路。僅僅二十年前,我們的父輩還完全難以想象開著屬于自己的私車,今天的我們,已經開始羅列自己的購車計劃,從容地在眾多車型中選擇自己的最愛。同樣的路,有的國家走了一百年,有的國家走了大半個世紀,而我們只花了二十年。
從1958年第一臺國產轎車誕生算起差點就是半個世紀,但在隨后的數十年間,轎車工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在1980代之前,國家對于汽車工業的發展政策一直“重卡輕轎”,在政策影響下,數十年的中國汽車工業基本上成了“中國卡車工業”,轎車方面只有紅旗、北京、上海等寥寥數種自行研發的國產車型獨撐門面,款式老舊,產量也低得驚人。那時轎車的用途完全是政府或外事用車,且只限于級別較高的官員。
改革開放20年間,中國汽車行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形成了以一汽、東風、上海為骨干的三大汽車集團,但是同美、日、德等國家相比,我國只是汽車產銷大國而不是強國。尤其是在轎車行業中,自主品牌在總量中占的比重、專有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比重嚴重偏低,所生產的產品均為國外品牌的轎車;而且產品大多位于低端市場,整體競爭力還很弱。1998年以后,中國轎車行業迅速發展壯大,到2005年基本上世界各種名車都在中國設有制造廠。從過去僅有的幾種車型相比較,現在人們的選擇可以稱為繽紛復雜。車價也是一路走低,人們常常問:轎車夢想,還有多遠?是很快就要實現了嗎?
根據中國的轎車歷史的發展,本論文用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彈性的概念來分析中國轎車行業需求與發展規律。本論文分析服務于兩個主要的管理目標:第一,它為有效的需求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洞察力;第二,它有助于預測我國轎車行業的銷售、收益和未來發展規律。
本論文開始只研究價格和數量之間的關系,因而假定收入水平和廣告等其他影響需求的因素不變或保持固定,然后再將這些其他因素的影響引入分析之中。
綜觀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用經濟學彈性理論又如何來解釋呢?下面先讓我們來認識下彈性理論的金身吧:
(一)彈性理論的定義和內涵:
一、需求的價格彈性:
定義:是指一種商品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彈性系數等于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即:
表1-1需求彈性的五種類型:
序號
需求彈性
需求彈性狀況
需求彈性與銷售總收益的關系
1、
︱Ed︳=0
需求完全無彈性,無論價格怎么變動,需求量不變。如接生費。
總收益同比例于價格下降而減少;同比例于價格上漲而增加。
2、
︱Ed︳=∞
需求彈性為無窮大,既定價格水平上需求量趨向無窮大。如政府收購黃金、農產品等。
在既定價格下,總收益可通過增加銷量而無限增加。
3、
︱Ed︳=1
需求單位彈性。需求量變動率與價格變動率相等。如日用品。
價格變化,總收益不變。
4、
︱Ed︳<1
需求缺乏彈性。需求量變動率小于價格變動率。如生活必需品。
價格下降,總收益減少。谷賤傷農。
5、
︱Ed1
需求富有彈性。需求量變動率大于價格變動率。如奢侈品和價格昂貴的享受性勞務。
價格下降,總收益增加。應薄利多銷。
二、需求的收入彈性
定義與計算方法
需求的收入彈性是指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對消費者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是需求量變動百分比與收入變動百分比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