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醫院在轄區內外相繼開設多個綜合門診和專科門診。一方面可可以獲利和以解決小病到門診,緩解大醫院看病排長隊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加強院外辦門診的規范管理,才能使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使院外辦門診對醫療衛生事業起著拾遺補缺的作用。總之,加強院外辦門診的規范管理,對門診從業人員、對患者、醫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院外辦門診存在的問題
院外辦門診,一是指在當地黨政機關所在地開設的為了方便領導就近就醫的門診;二是指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保健質量所開設的專科門診。如:美容門診、減肥門診、康復門診、性病門診。三是為吸納病人所開設的綜合門診等。醫院開設的門診大都是與醫院簽訂承包合同,根據經營情況定額向院方上交管理費,但經營管理五花八門,規范管理尤為重要。
1.1 各種門診負責人既是醫護人員,也是管理人員與醫院訂立的承包合同經驗不足。一是合同期限時間不等,短的一年到三年,長的也有10年的,每年的形勢變化很快,簽合同時無法預見若干年后事業經營活動發展變化到什么情況,有的合同隨著時間和形勢的變化己明顯不合理,但因未到期也不便變動。二是對醫療市場前景估計不足,開始訂立合同時在一個起跑線上,經營一段時間后懸殊很大。有的門診給少數人先富帶來了“機遇”,如:美容門診、性病門診。造成了醫院本部醫務人員心理上的不平衡。其他綜合性一般門診有的走入了困境,直至關門,未達到初衷開辦的目的[1]。
1.2 門診內部控制、監督、自我約束乏力合同雙方旨在拓寬服務,提高效率,增加醫院的收入,而不是只讓少數人發財,在一定范圍內造成分配不公。如:美容門診越開越旺,最后辦成了美容中心,個人收入年10萬元以上,前景看好,有的甚至于給醫院本部解除合同,解除了組織關系。雙方自簽訂合同起,一般實行科主任負責制,其成員由主任組閣,人們稱科主任為“個體戶”、“包工頭”,科主任擁有法人代表的各種權利,但內部缺乏各種監督機制,個別門診負責人財經紀律觀念淡薄,只向錢看,忽視醫務人員的教育,淡化了醫德、醫風建設。藥品、材料準入失控,內部管理隨意基本喪失了合同的約束 [1]。
1.3 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經濟開支門診負責人全權“一支筆”,收入不入賬,而是隨意存入另戶頭的卡中,會計監督有名無實。作為一個院外所辦門診的醫療經濟實體,一般應有行政負責人,財務機構及其內控制度,以相互牽制,使各項經濟活動和會計事項達到合理與合法的最佳吻合,使各種門診在法制的軌道上經營。這些門診既未設會計,也未設出納,收費員由護士擔任,收入款項由負責任人抱回家里保管,支付款項憑負責人一個人意見,由于財務制度的不健全,開支上出現了諸多不合理的現象。收支透明度差,私事公辦,巧立明目提取“折扣”等,還有個別醫院學科帶頭人兼院外門診的負責人,社區門診和本部對應科室收支混淆,管理也有些分心,給社區門診健康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導致院外辦門診興衰的兩極分化[2]。
1.4 內部分配不公,透明度差社區門診一般都是掛本部某醫院某某門診,借醫院本部的品牌行醫。內部職員勞動所得分配缺乏政策依據,不能體現優勞優得、多勞多得的原則。由于分配上的透明度差,凝聚力和向心力低下。
2加強院外辦門診管理幾點建議
2.1 開辦院外門診應首先報衛生主管部門批準,頒發行醫許可證,完善各項開業程序后,方可籌備開業。
2.2 開辦院外門診要具備房屋、設備條件。要分析就醫人群和就診流量,評估開辦的意義和效益。生意好要控得住,生意差要扶得起。
2.3 制定合同要實事求是,積極可靠。實事求是就是要充分論證現實情況和潛在的因素,使其積極可靠。通過多方測算、認證后,確定應上交醫院的管理費,在合理合法收支的前提下,既要保障醫務人員付出人辛勤勞動應獲得必要報酬,又要積極上交核定的管理費。為加強宏觀調控,增強全局觀念,根據醫療行業的特點,承包期內年上交管理費,不實行固定數,應科學的確定比例,逐年遞增,以防失控。同時,對腦體倒掛的合同,應從速修訂和完善。
2.4 明確管理體制,落實國家各項政策、法令、經濟措施的宣傳、貫徹。應按照二級科室的標準看待外辦門診,門診的法人只能以醫院內部臨床科室負責人的身份存在,隊員張負責醫院的各種會議都應參加,并對國家的各項衛生法規、政策,以及院領導的決策意圖積極領會和貫徹。外辦門診的醫療活動不僅要接受醫政部門的監督檢查,還要受到醫院內部審計的監督,醫院財務部門有權對其會計核算進行檢查、監督、指導,對那些承包以后就脫離醫院管理的現象進行糾正處理。院外門診的設置屬于醫院擴大服務的模式,所以不能以擺脫所有舒服機制的獨立服務活動存在。外辦門診醫務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福利性待遇,最后還得靠醫院解決,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要很好兼顧。
2.5 社區門診的會計人員應由醫院指派會計、出納應同時配齊,以達到錢、賬分管的基本要求[2],門診一方不得任意變動。門診會計人員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素質,更新觀念,主動參與經營決策,為提高經濟效益服務,對門診負責人負責;另一方面,要正確處理自身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充分發揮會計核算、監督職能,真實客觀地反映經營情況,做到既對患者負責,又對合同雙方負責。
2.6 外辦門診的服務對象應與醫保農合政策同步隨著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全民醫保已將實現,在醫保農合病人管理、費用控制上應與醫院本部在政策上同步,參與醫療費用總體控制目標,實施質控獎懲。
2.7 增強法制觀念,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由于各項開支實行負責人“一支筆”,負責人應努力學習《會計法》和各種經濟法規,增強法制觀念,健全財務制度尤為必要。各門診都應根據《會計法》和國家財經制度,結合門診實際,制定出財務管理、經費收支具體規定,做到科學管理,合法經營[2]。
2.8 提倡奉獻,鼓勵敬業,同時也要貫徹優勞優得、多勞多得的原則,以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科技水平和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
2.9 外辦門診醫療業務方面要歸醫院醫務部門領導,嚴格醫德醫風考核。經濟核算方面要歸醫院財務部門管理,每月按時向醫院財務部門報送收支明細表,并保證數字真實、準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