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改革現行的課程評價機制,建立能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的評價體系,是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標準和發展目標進行精心選材,選取真正適合有利于學生的評價,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目的,下面五種方法值得借鑒。第一、課堂行為觀察。第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第三、情景體驗。第四、肯定性語言評價。第五、設計多元個性化作業。
關鍵詞:發展性評價; 課堂行為; 價值觀; 情景體驗; 語言; 作業;論文下載
改革現行的課程評價機制,建立能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的評價體系,是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針對成長中的學生,我們的發展性評價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標準和發展目標進行精心選材,選取真正適合有利于學生的評價,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目的,下面五種方法值得借鑒。
文學論壇推薦:《安徽史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安徽史學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安徽史學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安徽史學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第一、課堂行為觀察。最好評價方式是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每節課在教學中都通過師生互動完成教學任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觀察,都是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進行的。教師要積極而且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愛好。因此,教師就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各種機會如課前檢測、自學導航、精講探究、課后練習等進行觀察,以獲取試卷難以獲得的第一手材料。比如,觀察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做出的書面答案和答題的技巧;自學時對教材的合理使用,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參與的程度,如何與其他同學相互交流與合作,以及在展示答案時的表現;鞏固練習中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在本節課中的學習成果;課后如何運用所學觀點解決現實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幫助,學生的興趣和收獲之所在。通過不同的課堂如:新授課、復習課、活動課等觀察學生,長期堅持,正確及時的評價,既可以為教師客觀評價學生提供最有說服力的第一手資料。又可以激發教師積極進取,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
第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是根據學生在已有的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的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的心理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是一種認知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判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水平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知識和能力也是密切相關的。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事件和現象對其在素質全面發展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之所以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自覺的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為,同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我們歷史課的教學中,老師有必要經常性地采用情感態度價值觀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比如,在探討如何評價秦始皇和漢武帝時就可以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對兩位皇帝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對兩位皇帝的功與過的評價,增強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認識帝王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的不同表現進行評價學生。又如在講拿破侖時可以讓學生對他的一生進行科學的評價,讓學生從拿破侖打敗反法勢力推動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對歐洲的侵掠擴張,給歐洲各國人民帶來的災難的認識,從而正確認識英雄偉人。提升學生素質發展,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整體認識。
第三、情景體驗。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重理論輕實踐,注重道德知識的再認識,忽視對道德能力的要求,很難反映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為了克服這個缺陷,教師可以采用情景體驗的特殊評價方式,創設適當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在情境中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為教師提供學生素質發展狀況的真實資料。為教師的教學有的放矢。當然,要現實的教育教學生活中要真實有效的反映這種能力,教師就必須在課前認真鉆研教材,讓學生在恰如其分的情境中進行。正如加德納所說:“除非把評價置于現實生活和社會環境聯系中,否則,我們懷疑它能否恰當地代表人類的智能表現。”因此,了解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必須在課堂上設置恰當的情境來了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發展水平。例如,在考查文成公主入藏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事先準備的好的情況下表演課本劇,然后設置以下問題:(1)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到西藏去嗎?為什么?(2)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到西藏之后,能為西藏人民做些什么事呢?(3)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到西藏之后,能為松贊干布做些什么事呢?又如:評價武則天皇帝時,可設置以下問題:(1)假如你是武則天,中國唯一的女皇帝,你會如何對待那些元老重臣呢?(2)武則天為什么要改《貞觀氏族志》為《貞觀姓氏錄》呢?目的是什么?(3)武則天為什么要繼續科舉考試?為什么要進行殿試和武舉?(4)武則天為什么要重視農業生產?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表現自己,各抒己見,提交答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是否形成了正確歷史觀的情況對學生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
第四、肯定性語言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表現,要適時的給予肯定性評價,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例如,在每一節課的課前檢測中,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習好的學生、中間水平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給予不同程度的評價,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受到老師的肯定性評價,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即知道了自己的優勢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還能確定今后努力的方向。但老師在評價的時候,綜合學生一系列表現,例如,根據學生的課內檢測成績,給他們一個恰當的、富有個性化的明確評價,以使評價真正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促其發展的作用。例如,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既要表揚同時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學生安于現狀。教師應這樣評價學生:課前檢測中你是優秀的,老師相信你是最棒的,但在接下來的自學導航中,你是否是最棒的,老師拭目以待;對學習水平居于中間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評價學生:聰明的你在這次檢測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老師相信你在接下來的活動中,一定會再接再厲的;對學習差的學生,老師也應該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行肯定,而不能因為與老師的期望值有差距就打擊挖苦或諷刺,應鼓勵學生:盡管你的成績與理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老師已經看到了你的進步,老師正在觀注你的進步,相信你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有驚人的表現。當學生把課堂作業或歷史填充圖冊精心完成后交給老師時,老師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語言,要不失時機的表揚每一個學生,可以想象一個受到表揚的學生,怎么可能會不交作業呢,相反,你在作業本上寫下侮辱性的語言批評學生,哪一個學生又喜歡給你交作業呢?所以學生喜歡我的課堂,每當我走到他們教室門口時,他們總是希望我這節課給他們班上歷史課。學生渴望看見我寫的評語,我的作業評語成了我與學生“生命相遇,靈魂交流”的場所。當我走出教室時,學生突然會冒出一句話:老師你怎么走了。我認識到,鼓勵性的評語如“春風化雨”般的促進了師生感情,激發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在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教師積極進取方面,效果非常顯著。
第五、設計多元個性化作業。例如,在三國鼎立之后,我布置的作業是請同學們思考:孫劉聯軍取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二節課上,學生通過看書、看電影、上網等途徑,答案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活躍,表現積極尤其是學習差的學生更是發言積極,有話可說。又如我在講完武則天時,我說下節課,誰能對武則天的無字碑給予肯定性評價,學生表現的異常活躍,答案出乎我的意料。通過這樣的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讓學生不知不覺的喜歡上了歷史課堂,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歷史觀知識不斷增強,促進了學生素質的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歷史學科發展性評價方法的綜合使用,我們的歷史課堂一定會成為: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高素質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