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文物保護論文發表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和方法,隨著當前新文物保護法的下發, 我國的相關部門逐步加強了對文化公益事業的關注度及各方面投入。在我國文物事業取得大發展, 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論文總結了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過程中的問題,為文物保護提供保障。
關鍵詞:文物保護論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
雖然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不斷加強基層文物的保護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讓很多珍貴文物幸免于難。但在對文物保護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了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消極阻礙作用。中華民族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具有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物。歷史文物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的特征,因而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加強相關政府部門、社會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者等的團結合作,從根源上解決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模式的弊端[1]。
1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現狀
1.1基層文物保護管理隊伍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范圍比較廣,既包括對文物的實地調查研究,推測文物的基本信息,如制造時間、主要用途等,還包括后期文物管理工作以及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等。因此,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比較重。基層文物保護隊伍的專業能力大小直接影響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基層文物保護隊伍專業素質越高,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就越高,對文物的保護管理效果也就越好。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缺少保護文物的實踐經驗和基本技巧。甚至還有些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沒有接觸過考古等專業知識,對文物保護工作十分陌生,實際工作能力較低,從而降低了文物保護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1.2文物保護意識薄弱
雖然很多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宣傳文物保護工作的必要性,但是因宣傳經費緊張等原因,降低了文物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此外,百姓很少主動通過網絡等平臺了解文物保護相關法律知識,造成文物保護法律意識淡薄,無法全面深刻地了解文物保護工作的核心內容,甚至對文物保護工作的理解出現偏差。許多百姓認為保護文物是文物保護管理部門的工作,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于是經常把自己意外發現的文物占為己有,損壞一些公共文物等。
還有一些政府部門對文物保護工作存在輕視心理,文物保護政策落實不到位,造成文物保護管理措施漏洞百出,降低了對文物的實際保護作用。部分政府領導在經濟建設和文物保護工作出現沖突時,往往選擇犧牲文物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肆意摧毀文物,打擊了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給其他政府官員造成文物保護工作不重要的錯誤認知。
1.3文物保護管理經費比較緊張
文物保護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以及見效慢的特點,不管是文物的研究、保護還是宣傳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許多地方政府不斷縮減文物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造成很多文物保護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有些地區的文物保護工作人員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查閱文獻資料,走訪當地百姓,做出完整科學的文物調查報告并上交有關部門,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文物,但這些調查報告和申請報告往往石沉大海,最終導致文物只能慢慢消失在歷史長河中[3]。
1.4文物保護管理體系不完整
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文物保護管理水平都存在很大差異,部分地區文物保護管理制度比較落后,根本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環境下文物保護工作發展的基本需求,沒有形成統一的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和文物保護工作流程,容易造成文物保護工作人員權責不明確,增加工作失誤和工作混亂的幾率。
2提高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力度,提高民眾主動保護文物的意識和能力
相關政府部門應轉變文物保護觀念,充分認識到保護文物對研究人類文明的重要意義,明確自己所肩負的保護文物的工作職責和歷史使命,將文物保護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整體發展規劃中。相關部門還應通過報紙、電視、電臺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網絡等新媒體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加深百姓對文物保護工作的了解,積極主動地保護文物,不再損壞文物,意外發現文物時也會及時上報有關部門[4]。
2.2文物部門要創新文物保護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嚴厲打擊任何破壞文物的行為
文物保護部門工作人員要有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要加強與市場經濟的聯系,并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部門的管理方式,明確各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制定效率最高的工作流程,提高文物部門的工作效率。在保護文物過程中,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基本原則,積極響應并落實應相關政府部門制定的文物保護政策,派遣專門人員定期檢查文物,及時修復文物。
2.3加強文物保護隊伍建設
文物保護部門應建立健全工作人員培養機制,定期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培訓,學習最先進的文物修復技術和保護技術,提高文物保護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文物保護相關法律規定的培訓,提高其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拒絕任何倒賣文物等違法行為。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職業道德以及創新教育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興趣和愛好,積極主動投身到文物保護事業中來。此外,相關部門應加快人才招聘制度的改革創新,盡可能招聘那些熱愛文物保護工作、具有文物保護實踐經驗的大學生[5]。
2.4兼顧文物保護和旅游業的發展
相關部門對文物采取完善的保護措施之后,可以對文物資源進行適當的開發利用,如修建博物館展示不同時期、不同文化內涵的文物,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此外,相關部門還應加強不同文物旅游點之間的聯系,從全局出發,將看似沒有聯系的文物旅游點串聯起來,形成文物旅游片區,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2.5增加文物保護經費的來源
相關部門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鼓勵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來,為當地文物保護工作進行捐款,緩解文物保護經費緊缺的現狀[6]。
2.6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和高校考古專業建立長期溝通
高校與文物保護管理部門簽訂實習協議,讓本校文物保護相關專業的學生到基層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實習,不僅能鍛煉大學生保護文物的能力,積累文物保護經驗,還可以為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帶來新的活力,分擔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減輕部門工作人員的壓力。高校還應加強與文物保護管理部門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剛出土的文物,實現文物資源和文物信息的共享,促進文物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
3結束語
文物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應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創新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模式,完善基層文物保護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以及監督管理機制,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手段提高文物保護水平,促進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吉碧.以息烽縣發展紅色旅游為例淺淡文物保護與開發的關系[J].大眾文藝,2012,(2).
[2]趙劍輝,劉宏.淺談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對立統一[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
[3]汪曦曦.數字化博物館的數據庫運用及發展——以山東博物館文物數據庫為例[J].青年記者.2012(32).
[4]楊四好.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以安徽六安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6(11).
[5]史建興.淺議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關系——以柳州文物保護現狀及開發利用為例[J].史前研究,2009,(00).
[6]李繼峰.歷史名城文物保護與旅游資源開發研究——以古城洛陽為例[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作者:李孜宣 單位: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文物局
推薦閱讀:北方文物文章好發嗎
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學者都對文物感興趣,當然也對此進行過很多研究工作。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通過對文物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那個時期的一些風俗或者是故事,對歷史的見證是有很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