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介紹了我國現有城鄉一體化的層次結構,分析了某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提出了城鄉一體化和城市總體規劃相結合的思路。
關鍵詞:城市總體規劃;城鄉一體化;設計
[ Abstract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analyses a city overall plan,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mbining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d city overall planning.
[ Key words ] city overall planning ;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城鄉一體化的含義
統籌城鄉發展其目標在于最終打破現存的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從制度和機制上使城鄉統一起來。其含義大致可以包括三個方面:
1.1 城鄉經濟、社會實行統一規劃,協調發展;
1.2 城鄉關系上,既強調鄉村服務城市,也強調城市服務農村,使之互相依存、優勢互補、互相促進;
1.3 促進城鄉經濟、社會、文化的全方面融合。
2 我國現有城鄉一體化的層次結構
2.1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時期的科學發展觀。城鄉一體化是現代城市學家倡導的發展觀,更是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全面加速轉型時期的科學發展觀。
2.2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整體推進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統籌城鄉”與“城鄉一體化”是現代化進程中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統籌城鄉”是戰略原則,“城鄉一體化”是具體的戰略措施、目標和結果。
2.3 城鄉一體化是現代城市與鄉村相互交融發展的過程。城市一體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鄉村的人口資源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和擴散的雙重作用。
2.4 城鄉一體化是我國現階段推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當前和今后的一個時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基本目標是: 深化改革,徹底改變城鄉“二元”體制; 城市與鄉村、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持續和諧發展,穩步整體推進現代化; 城鄉居民的經濟機會和能力、基本權利與生活方式穩步提高,逐漸走向共同富裕。
3 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思想
3.1 城鄉一體規劃,梯度推進。
堅持城鄉一體規劃,有效整合城鄉資源,立足現有的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社會配套設施等基礎條件,尊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因地制宜,對不同功能、區位、地形的區域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分步、分梯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3.2 政府主導推動,市場引導。
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切實抓好各項配套政策設施的制定和落實。各部門要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理念,調整工作思路,整合各種資源,進一步強化政府服務能力,把各項工作融入到城鄉一體化戰略中,形成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格局,并且充分的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運用市場機制開發資源,籌措資金,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
3.3 資源環境集約,設施共享。
資源開發利用應當將開發和保護統一起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一方面考慮城市資源的環境容量,統籌利用土地資源,切實保護耕地與水資源,合理利用資源。同時,要注重區域性基礎設施的共享,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集中建設重點區域,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
3.4 加快深化改革,體制創新。
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完善城鄉行政管理體制,突破戶籍、社保、就業等體制障礙,創新有利于城鄉人口和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新體制,進一步激發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4 城鄉一體化研究的內容和技術路線
4.1 城鄉一體化的內容
結合城鄉發展的整體要求,對新余城鄉一體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4.1.1 城鄉空間布局一體化。
城鄉空間結構是由點( 城鎮) 到線( 交通等線狀設施) 構成的空間拓撲結構。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必須研究點和線如何布局,如何緊密相連,形成完善的城鄉整體發展。
4.1.2 城鄉產業布局一體化。
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結構,產業的均衡發展取決于產業之間的合理配置。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是互動的。城市經濟的發展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同時也會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城鄉經濟要協調發展,其重要的就是城鄉產業要配置合理,相互協調。
4.1.3 城鄉社會發展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就是要求城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確保城鄉居民在居住、就業、教育、醫療和文化衛生等方面享受同樣待遇,最大限度的縮小城鄉差別。
4.1.4 城鄉綜合交通一體化。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命脈,城鄉經濟是通過交通設施進行聯系,因此交通設施是城鄉經濟相互促進發展的先決條件。統籌城鄉交通建設,加強城市和鄉村之間的經濟聯系,首要就是將城鄉交通形成一個整體。
4.1.5 城鄉社會服務一體化。
城鄉統籌發展首先要進行社會服務設施的統籌布局,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在鄉村的建設,提升城鄉社會服務水平,滿足城鄉居民社會服務的需求。
4.1.6 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
基礎設施是城鎮發展的根本,要打破城鄉之間基礎設施的分割,從區域層面上考慮基礎設施的整體布局,使得各種市政基礎設施能夠更經濟更有效率。
4.1.7 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
生態環境一體化就是要把城市與農村生態環境統一納入一個整體體系中考慮,全面治理,讓城市與農村、人類與自然生態和諧共處。
4.2 研究的技術路線
本次研究采取“問題導向”的方式,以相關城鄉統籌理論及國內外經驗借鑒為參照,以多種分析方法為工具,采用重點問題研究,提出支撐綜合性方案,重點研究新余市城鄉統籌中的問題,打造城鄉一體化發展框架( 見圖 1) ,確保規劃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5 城鄉統籌發展的策略
為了實現市城鄉統籌發展目標,要以加快發展為主導,以和諧社會為主線,以人為本,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實施五大發展策略。
策略一: 集中成片策略。加快中心城區與中心鎮建設,依據不同的鄉鎮發展條件和相關區位條件,采取集中分片的方式,劃分為不同的鄉鎮發展區。以中心城區鄰近鄉鎮為發展重點區域,周邊鄉鎮劃分為發展次區域。對于不同的區域采用相應的城鄉統籌模式。
策略二: 結構優化策略。如加快某市鋼鐵、光伏與新材料產業的結構調整,發展相關下游產業,加大附加值高的產業鏈延伸。同時,在原有三大產業支柱的基礎上,要大力發展相關現代服務業,加強物流、金融等產業發展。
策略三: 城區輻射策略。如某市域面積不大,整個市域鄉鎮都在中心城區的輻射范圍以內,而且中心城區的經濟實力太強,具有“強中心”的一極特點。因此在城鄉統籌發展中重點發揮城區的產業輻射作用,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策略四: 內外帶動策略。發揮鄉鎮自身的能動作用,從自身優勢條件出發,尋求自身發展的動力機制。目前,城市(鄉鎮)發展的內在動力普遍不足,主要依賴于城區產業外延和自身礦產資源開采,忽略發展有自己特色的產業結構,從而導致內在動力不足。
策略五: 可持續發展策略。控制鎮區建設無序蔓延,保護建設生態環境,節約和有效利用資源,協調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目前,城市產業結構中主要以資源消耗性產業為主,今后應當逐步優化調整,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現代服務業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1]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S].
[2] 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 全國注冊城市規劃師資格考試指定參考書--規劃原理[M].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3] 顧朝林. 城鎮體系規劃,理論·方法·實例[M]. 北京: 中國
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 孫施文. 現代城市規劃理論[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