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中國城鎮化迅速發展、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提高,對供暖的需求已經從溫飽型向舒適型、從傳統型向智能性轉變;南方作為新興供熱市場,用熱需求增長較快,新能源、新技術和新模式也在快速推廣應用,生態、智慧成為未來供熱發展方向。經過幾年的實踐,北京熱力集團緊扣“安全穩定供熱、優質高效服務”的總基調,“走出北京、引領行業”戰略實現了從“零的突破”到“面積過億”。2019年外埠市場發展1.1億平方米面積,實現歷史跨越。
[關鍵詞]“荷-網-源”全過程仿真模型;“大數據智能化運營管控體系”;“智慧供熱”數據集合分析系統
北京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熱力”)是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供熱平臺公司、全國最大的供熱企業。在60多年的供熱發展中,逐步建設一次管線2731公里,發展熱用戶322萬戶,擁有供熱“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智能控制、生產運營”等的全產業鏈經濟實體。近年來,北京熱力以“溫暖千家萬戶,助力美好生活”為企業使命、以“優質服務,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觀,不斷創新發展和經營模式、適應市場和行業需要,在做優“服務北京”的基礎上,走出一條北京熱力走出北京、做行業引領者的發展道路。截至2019年底,北京熱力管理供熱面積4.7億平方米,其中北京市域內3.2億平方米,市域外1.5億平方米,“走出北京、引領行業”戰略布局已初具成效和規模。
一、實施背景
北京熱力與京能和京煤集團的重組,提升了以電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發展實力,煤、電、熱一體化的大能源格局給北京熱力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內動力。當前中國城鎮化發展迅速,城鎮化率已接近60%,北方地區建筑取暖總面積200多億平方米,未來十年城鎮人口還將增長近2億,但熱電聯產等清潔取暖比例尚未達到50%;并且在城市供熱規模擴張的同時,人民對供暖的需求日益差異化,已經從溫飽型向舒適型、從傳統型向智能性轉變;南方作為新興供熱市場,用熱需求增長較快,新能源、新技術和新模式也在快速推廣應用,生態、智慧成為未來供熱發展方向。供熱行業綜合能源開發利用的市場潛力,給北京熱力帶來發展機遇和技術、管理的升級挑戰。
(一)引領供熱行業發展的使命擔當
北京熱力作為全國最大的供熱企業、中國城鎮供熱協會理事長單位,把自身建設成為中國供熱行業引領者,是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也是廣大熱力職工的理想情懷和職業夢想。當前,中國供熱行業的運營還處于較低水平,行業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傳統封閉式管理正在向跨地域、跨行業方向轉變,法人治理向投資多元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轉變,供熱方式從單一能源向以清潔供熱為核心的多能互補、新能源開發相結合的方式轉變,經營向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方向轉變。中國清潔供熱2025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熱電聯產供熱、工業余熱供熱、可再生能源供熱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供熱成本,這對供熱企業管理和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國供熱管理辦法,建立更加完善的供熱市場準入退出制度,以有利于市場競爭有序進行、保持行業健康發展。作為建成中國供熱行業引領者這個熱力夢的描繪者、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我們正在以更高站位、更高起點、更高格局規劃企業愿景、確定戰略目標、構建品牌模型、設置發展路徑,筑夢熱力新征程、推進發展新高度。
(二)打造具有影響力供熱品牌的戰略需要
北京熱力引入市場化的管理理念,按照“戰略引領、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深化品牌優勢,打造EPC模式下的設計咨詢、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新品牌,是實現中長期規劃愿景的戰略路徑。以客戶服務平臺的業務拓展為先鋒,依托品牌、技術、人才、管理的優勢,加快產業協同布局和多元發展,積極應用前沿科技、加快科研創新步伐、加快裝備制造升級、引領智慧供熱發展,在“服務北京”的基礎上構建北京熱力綠色智能化全產業鏈服務的業務布局,將用戶高度認可、政府充分信任、行業最具影響力、國際有知名度的“北京熱力”品牌做大、做強、做優,把北京熱力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綠色智能供熱企業,為集團公司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提供重要保證。
(三)行業整合和環保升級的市場呼喚
供熱行業是國家民生保障事業,在城市安全保障、能源結構調整、大氣環境治理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國際能源署(IEA)提出了第四代低溫區域供熱技術、國家對環保和節能減排要求的逐步升級、人民群眾對供熱服務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政府對供熱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強、社會對供熱資源優化整合的呼聲愈發強烈,使得減少化石能源消費推進能源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一方面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等技術的發展已從啟動階段轉入快速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新農村、新城鎮建設對綜合用能模式的新場景需要不斷增加,持續開展的燃煤小鍋爐淘汰、電廠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業廢氣污染綜合治理等供熱行業精細化轉型,給供熱行業帶來新的業務、新的動力、新的契機,也是北京熱力“服務北京”模式走向全國,滿足市場對北京熱力的需要,輸出管理、輸出技術和輸出服務的發展良機。
二、主要做法
北京熱力在對供熱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對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對標、對自身優劣勢進行研判的基礎上,確定“把北京熱力建成中國供熱行業引領者”的企業愿景,繪制走出北京打造“北京熱力”知名品牌的路線圖,擬定應用新能源、研發新技術、創新管理工具的時間表,穩步推進“在面積規模上保持絕對領先,在技術設備上趕超國際一流”戰略規劃的實現,打造“資源配置具有一體化綜合服務能力、應急體系高效快速有力、行業領先的經營指揮能力、全流程的生產調度能力、全過程的服務響應能力、全成本的效益管控能力、全覆蓋的信息數據分析能力”的北京熱力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保持發展定力、把握投資節奏,北京市域外發展確定“三個優先”總體原則,優先發展“熱電協同、熱冷聯供、可再生能源”供熱項目;確定“五個慎重投資”底線原則,對于“規模不足500萬平方米、純燃煤供熱、重資產投資、距離太遠及政府信譽及營商環境不好”的項目深入考察、慎重實施,確保今天的發展不成為未來經營的障礙和拖累。在總體框架下,布局“一個省市、一個公司、一億平方米”的發展版圖,堅持“產業、京津冀和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個協同發展,注重“規模效益、清潔能源和政府支持”,優先發展“熱電協同、熱冷聯供和可再生能源”綠能環保項目,實施“建立一個示范、掌握一門技術、培養一批人才、占領一個市場、增加一個利潤點”五個一工程,實現“服務能力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技術實力一流、專業團隊一流、企業文化一流和品牌形象一流”的供熱行業引領者的企業愿景目標。
推薦閱讀:電力系統自動化期刊投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