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刊接受網(wǎng)絡投稿,網(wǎng)址為:http://jdn.ucas.ac.cn
二、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和同行評議制度,刊登科學技術(shù)哲學、科學技術(shù)史、科學技術(shù)與社會、科學技術(shù)文化研究、人物評傳等方面的稿件,并圍繞學術(shù)界關注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開辟專欄,歡迎海內(nèi)外學者投稿。
三、一般情況下,來稿通常不要超過10000字,文章關鍵詞3至5個,中文文章中文摘要以300字為限,同時提交英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詞;英文文章須同時提交中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和關鍵詞。(英文標題和摘要寫作規(guī)范及建議)
四、來稿在45個工作日內(nèi)給出初審意見,初審意見為“退稿”、“需返修”和“初審已通過”三種。對于“已返修”稿件和“初審已通過”稿件,45天內(nèi)給出處理意見。“已返修”稿件處理意見為“退稿”、“需返修”和“初審已通過”三種。“初審已通過”稿件處理意見為“退稿”、“需返修”和“錄用待發(fā)表”三種。“需返修”狀態(tài)稿件如6個月內(nèi)未完成返修,將被退稿處理。
五、參考文獻一律采用尾注,相關信息要齊全,以方便讀者查找。本刊尾注文獻格式如下:
1、圖書
[1]托馬斯·庫恩. 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M]. 金吾倫、胡新和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13-15.
[2]Needham, J.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M]. Vol.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334-335.
2、論文集
[3]葛能全、黃勝年. 錢三強[A], 《科學家傳記大辭典》編緝組: 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傳記[C], 第2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1, 187-201.
[4]Shryock, R. H. 'American Indifference to Basic Science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A], Barber, B., Hirsh, W. (Eds.)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C], New York: Free Press, 1962, 98-110.
3、期刊
[5]王巍. 有沒有“其它情況均同”定律?[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1, 33(1): 1-6.
[6]Numbers, R. L. 'Creatio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J]. Science, 1982, 218(4572): 538-544.
4、電子文獻
[7]董仁威. 諾獎得主屠呦呦背后的團隊—— 訪屠呦呦團隊大將鐘裕蓉[OL], 中國作家網(wǎng), 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5/2015-10-10/148162.shtml. 2015-10-30.
[8]Committee, 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5'[EB/OL].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5/press.html. 2015-10-05.
六、來稿若在本刊發(fā)表,作者不可再以任何文種將其投給其他刊物。作者享有非專有權(quán),可以在本人或本單位著作集中匯編出版以及用于學術(shù)交流和傳播,其他非贏利學術(shù)刊物也可以轉(zhuǎn)載(應標明作者姓名,并不得做有損于文章實質(zhì)性內(nèi)容和觀點的修改或刪節(jié),并按國家規(guī)定及時發(fā)給作者稿酬),但都應注明何年何月發(fā)表于《自然辯證法通訊》某卷某期某頁。國內(nèi)外機構(gòu)或個人若用其從事復制、翻譯、出版等贏利或商業(yè)活動,須征得本刊編輯部的書面同意,以維護作者和本刊的合法權(quán)益。
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院。
創(chuàng)刊時間是:1978。
編委會成員:
Bernard Lightman Edouard Machery Hub Zwart Henk W. de Regt
蔡 仲 曹 聰 曹天予 陳 凡 鄧明立 段偉文
高 策 關增建 郭世榮 郭文華 洪曉楠 胡志強
李恒威 李曉岑 梁 軍 劉 兵 劉 闖 劉曉力
劉孝廷 劉永謀 盧 風 毛新志 曲安京 任定成
孫小淳 孫永平 田 松 萬輔彬 王華平 王克迪
王作躍 吳國盛 吳 彤 肖顯靜 楊小明 張柏春
張志輝 張志林 曾華鋒 趙萬里 周 程 朱 菁
朱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