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下面是兩篇環境工程類的中級職稱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環境藝術設計及其個性化,環境藝術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設計者的設計可以達到不同的意境,第二篇論文介紹了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性,概述了環境藝術在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提出未來環境藝術設計的地域文化方向。
《環境藝術設計及其個性化》
摘要:通過對環境設計理論及其個性化的論述, 闡明了環境藝術的三個不同表現層次及影響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中個性化的因素, 以求得讀者進一步理解環境藝術設計理論和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個性化的問題。
關鍵詞: 環境藝術設計 個性化 設計思維
1、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與及表現意境及媒介作用
1.1 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阿納森在巨著《西方現代藝術史——繪畫、雕塑、建筑》中, 把偶發藝術的創立者阿倫.卡普羅稱為環境藝術的創立者。許多現代設計家、藝術家把環境藝術同西歐、北美城市的公共藝術或街道藝術有機聯系起來。認為環境藝術是指與環境有關的環境雕塑、繪畫等造型藝術, 其實這樣去理解人類的居住環境是達不到提升環境藝術質量的, 環境藝術是廣義的具有多種不同層次的。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學科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涵蓋了城市及地區規劃設計、建筑設計、園林、廣場等公共空間設計、景觀設計、雕塑、壁畫等環境藝術作品設計以及室內設計、設施設計等。它是人類生存環境中從宏觀到微觀的整體設計, 是人們生活方式的協調設計, 又是社會和人類行為的設計和引導, 是指回歸人們生存環境的各系統工程的綜合藝術。
1.2環境藝術的表現意境及媒介作用,環境藝術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表現層次。
1.2.1環境藝術所表達的不同意境
人居環境中由于經濟、商業、休閑娛樂環境給人們創造了充滿生活情趣與活力的空間環境, 這種空間環境更多的是人與環境互動共同創造的。人居環境包括自然環境, 這種自然環境是向居住在該地區人類傳遞著自然信息的特定環境, 它包括山川、空氣、陽光與水。在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中, 人本身的素質與自身的生活經驗、審美觀點、審美情趣以及對環境的判斷力有內在的聯系。只有在這三個表現層次上達到統一, 才能使人們在心理、生理上得到享受。
1.2.2 環境藝術的媒介作用
我們可以看到環境藝術的媒介作用, 這種媒介作用一船容易被人們所疏漏。也就是通過環境藝術的作用使居住在某一特定環境的人與某一特定的環境之間相互制約、相互連動、相互感應, 人與環境產生共鳴。它不僅僅是視覺方面、也是功能方面的、從精神到物質方面的。我們祖先在城市選址中已經選擇了具有臨山、擇水、明媚的陽光、清新空氣的地區去建造自己的樂園, 以達到天人合一。人們可以在自然的保護下去盡情享受大自然, 相反破壞大自然也給人帶來災難。
2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個性化
談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的個性化設計問題是針對近年來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公式化、概念化, 存在照搬、照抄現象的一種反思。個性化設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是設計家本身經過多年的設計實踐, 從中積累的豐富的設計經驗, 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個人的設計特點、與設計風格。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的個性化的展現是設計師對整體設計構思中的整體與局部關系的設想與把握。這種個性體現, 需要設計師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 這種色彩在環境設計中往往能激起人們的思想解放, 擺脫傳統的羈絆, 給人們帶來某種文化和藝術形式的啟迪。上個世紀初曾經風靡一時并起過卓越歷史作用的少即是多、裝飾即罪惡的建筑哲學, 發展到今天, 越來越暴露出它反人性的偏頗。建筑為人而不是為物? 的建筑哲學, 今天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對歷史主義、民族情調、懷舊情緒、人情味的追求, 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建筑思潮中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
2.1 個性設計受環境藝術設計中風格化的制約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師帶有個性的室內設計絕不是浪漫主義的自我表現, 更多的來自設計師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 是設計師為擺脫設計構思的一般平庸, 追求新、奇、特, 追求更高藝術境界的表現。個性化設計是設計師對自然界認識過程中一種本能的反映, 有時是一系列抽象認識過程, 是從概念上升到理性的構成, 是有條件的把握著自然界的一般規律及特殊規律, 這些規律既是現象又是本質, 有時是瞬間的想象。在城市和居住空間設計的過程中, 設計師往往注意的是城市設計的理念, 即空間文化形式的想象表現, 這種想象表現是改善城市居住空間的有效方法, 使整個城市的規劃更加有規律性。但有時過分強調這種規律性會使城市設計忽略了人生活在之一環境中的心理及生理因素。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居民在用視覺審視城市空間的過程中, 會對它的使用功能、審美功能產生不同的看法。
2.2個性化的室內設計會不斷提高空間的使用功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所涉及到的內容和范圍更為廣泛, 在藝術上和技術上都要有獨到之處, 更應該注意環境質量的提高。融入環境意識, 是環境設計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環境設計應該滿足不同業主的要求, 在空間使用功能上由于業主的文化程度、個人愛好、從事職業、閱歷的不同, 要求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 應該考慮到業主的實際情況, 科學的、合理的進行規劃、創意,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服務于不同業主。
2.3個性化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
20世紀 60年代的美國和西歐提出了與現代摩登派針鋒相對的理論主張。其特點是采用裝飾符號具有象征性或隱喻性, 與外圍環境融合。一方面, 面對外圍環境, 一方面面向大眾, 提倡多元論。中國古代的異步換景、借景正是體現了這一理念, 天人合一, 強調人生活的空間與環境的互動。在公共廳堂設計和商業空間設計中, 設計者的設計風格, 投資數額都應該認真研究, 并融入到設計師的設計企劃、設計構思中。拉美風格的設計火爆而激情; 北美的裝飾風格; 中式裝飾風格古樸、典雅。它們都存在不同的美
的旋律。不同文化藝術的內涵從一開始構思到設計、裝飾、陳設, 包括每件藝術品的擺設都應是思考元素, 優秀的設計師都會很好的把業主的最初想法加以潤色, 進行藝術處理。總之,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21 世紀的人們需要綠色環境,綠色建筑、生態建筑, 向往城市和自然的高度和諧。
參考文獻
[1] 布正偉. 城市環境美學研究 [M]. 中國社會出版社,1991.
[2] 張倚曼. 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 [M]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6.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性》
摘 要:本文著重講述在當今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中地域文化在設計領域的重要性及獨特性。概述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地域文化重要作用,同時展望在未來的環境藝術設計領域中地域文化的發展趨勢,提出未來環境藝術設計的地域文化方向。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 地域文化性 獨特性 趨勢
地域文化體現一個空間內的特定文化類型,環境藝術設計在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以后開始結合不同的地域文化性質逐步走出一條特色的設計道路。不同城市類型因地而異的利用各自的地域文化性在設計領域占據各自的優勢,從不同形式上為設計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1. 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1.1地域文化分類概念及形成要素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圍可大可小。特定區域的地理環境構成了地域的稱謂。
文化包括所有形式的社會意識、技術科學、自然科學等。有時又指教育、文學、科學、衛生、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和設施。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中與環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具有獨特性。
形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原因很多,從自然地理環境上來講,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條件不便的情況下,不同的自然環境,它所產生的文化上的差異就很難消逝,會長期保存。其次一種地域文化它的產生,主要還有它的物質基礎和歷史因素。例如一個城市的發展長期累積保存下來不同的歷史文化,也將作為地域文化沿襲下來。
1.2地域文化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地域文化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和同樣的文化發展脈絡,其特征表現為文化形態的穩定性和文化認同的一致性。地域文化一般以地理界限來劃分,世界上每個地區,小如鄉鎮地區縣市,大至國家省區甚至跨國界,都會形成具有許多概括性特點的地域文化。
地域性--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概念不夠具體,應稱為“地域文化”。尤其地理環境的因素尤為關鍵。
文化性--“文化”的概念在現代必須結合國際背景考慮。當今世界國際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因此任何地域的文化都會受到國際化的影響,所以地域文化的形態在所受文化影響下是具有可變性的,任何文化都是發展的。
2.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性
空間設計是室內設計的核心,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功能區域劃分、家具的擺放方式等,這是體現當地歷史傳統、風俗、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從而實現地域文化的表達。以中國古典建筑室內裝飾手法為例來講,中國古典建筑室內的裝飾手法,體現于構件實體的造型與界面圖式的綜合運用。
中國古典建筑室內的空間處理,體現于完整理論指導下的設計實踐。從《易經》的陰陽之道,老子《道德經》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一直到神秘的風水理論。在天地人相互交融的中國環境觀念中,空間從來就是動靜相宜的。內外融會相輔相成的空間系統因此成為木構造建筑最顯著的特征。象征著建筑內部空間的“家”和象征著建筑外部空間的“庭”,在漢文字中構成了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中國古典建筑空間體系的全部內容就濃縮在這兩個字中。
3.地域文化在未來的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發展趨勢
環境藝術設計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受到地域性特征的影響,設計活動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設計的結果作為文化的載體,體現了地域文化個性特征。地域文化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要不斷地更新發展才能堅持住地域文化的個性特征,才不至于被外來文化消解。地域文化在傳統地域文化的基礎上,經過文化的發展形成新的具有更強生命力的文化特征。
環境藝術設計中文化元素應體現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在現代的環境設計中越優秀的沒計,越重視地域文化的表現,越被世人和社會認可。鮮明的地域文化營造環境藝術設計的個性,一個成功的環境空間,應該審視其地域文化設計,使之給環境空間的使用者鮮明的地域信號特征,可見文化元素運用是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個重要的手段。本文由教育大論文下載中心WwW.JiaoYuDa.CoM整理
比如一個酒店大堂的室內設計應該服從溫馨、親切、尊貴等文化元素語言,在環境藝術設計文化元素設計中,如藝術品、圖案、色彩、燈光、造型、材料肌理等都應按文化元素語言原則去設計與營造。地域文化是一個含量極大之概念。它幾乎無所不包地將某一區域人類族群的一切生活內容涵蓋,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村落,其間既有人類共性特征,又有萬千族群差異,它們或以宗教維系,或以共同的生活習俗相連,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文化元素與本建筑的文化語言保持高度和諧,這是我們在未來的環境藝術設計中應該結合地域文化發展的方向。
結 語:
21世紀的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種對地域文化延續的載體,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這樣的設計才會對本土地域文化繼承和發揚。充分挖掘地域傳統文化內涵,使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釋放出獨特的魅力。讓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作品中得以發揚。
參考文獻:
[1]鄭曙旸 中國當代室內設計的地域文化特征 《AIDIA2002亞洲室內設計聯合會論文集》 2002年10月
[2]李雨霜. 淺談地域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傳承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0年12月
[3]羅珊;李志鵬.淺談地域文化在閩北住宅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西部科技》2008年5月
[4]黎慧華.重慶山地居住區地域性景觀研究 《西南大學碩士論文》 2007年6月
[5]羅爽爽. 地域文化下中國電視臺徽設計研究 《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3月
[6]陳云崗 光大與消亡—地域文化之存在價值 《西北美術》 1999年03期
[7]王嶸 地域文化與現代化 《新疆藝術》 1996年01期
[8]許浩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技法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6年02月
推薦閱讀:《環境科學動態》雜志1976年創刊,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管,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是環境科學綜合性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