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概況
市政工程作為城市公共產品具有其特殊屬性:所涉及的城市各種設施較多,如給排水、煤氣、電力、熱力、通訊等各種管線以及道路、橋梁、軌道交通、雨污、水泵站、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其工程特點是工期短、各專業多工種、交叉作業、技術復雜、材料設備品種多、施工環境影響大、結構施工難度大、人際關系復雜、違規處理牽涉面廣;特別是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行政命令使工作程序難以到位,常常是先干了再說,事后補辦手續,造成工程質量監管工作難度較大,在工程前期手續、工程招投標、實施工程監理、辦理質量監督手續、領取施工許可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等方面往往不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執行,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仍然是左右市政工程建設的主要手段。政府在市政工程建設中同時扮演了投資者、執法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推進,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工作性質內容和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各級質量監督機構以保證建設工程結構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為主要目的,以監督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質量行為、以及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使用功能為主要內容,以巡回抽查、隨機抽查為主要方式,以施工許可制度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為主要手段,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法律法規,工程質量標準對參建各方的質量行為和實體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對質量缺陷提出整改糾正措施,并督促落實,通過監督,保證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法律法規、規范的貫徹落實,從宏觀整體上把握市政工程質量和結構使用安全,確保政府市政工程建設質量目標的實現。
2 切實加強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2.1 完善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必須堅持“公正執法、科學執法、嚴格執法”的工作原則,建立以法律法規及規范標準為主要內容的質量監督體系,圍繞工程項目和建設主體實施多層次、全方位的工程質量監管。但由于市政工程專業性強,技術發展速度快,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涌現,而使用的規范標準相對滯后,如道路、橋梁、排水等工程;鑒于此,應從市政工程的實際出發,從工程立項、造價、施工許可、招投標、監理、驗收備案、運營養護及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系統調整和合理控制,尤其是要對地方政府建設行為和監管職責進行有效約束和適當設定,實現市政工程建設有法可依,依照法律法規、規范標準進行嚴格管理。
2.2 提高監督人員的素質。監督人員必須是政府頒布的各項質量標準和質量政策的忠實支持者和執行者,是履行政府對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實施有效監督和提供高素質質量技術服務的實施者和服務者。
1)具有過硬的思想素質。必須認真學習、細心領會、堅決貫徹并自覺執行國家有關市政工程質量的政策、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嚴格按照市政工程質量標準對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依法進行監督。
2)培養良好的工作作風。監督人員必須堅持“嚴格、公正、科學”的工作原則,實事求是地反映質量情況,及時穩妥地處理質量問題,要以全心全意地為受監項目各參建單位服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3)具備全面的專業技術素質。平時要加強自身專業技術素質的培養,刻苦學習市政專業技術知識,尊重數據,尊重科學,熟練運用技術管理制度、規范、標準的處理和解決各種技術問題。
4)樹立依法監督的思想。必須養成貫徹執行各項質量監督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在實施質量監督和處理質量問題或質量事故的過程中,要嚴格按質量監督法律法規、設計文件、質量標準辦事。
5)加強現場實際操作能力。現場監督檢查、巡查進行隨機質量抽測,改變傳統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質量檢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增加檢測設備,如便攜式的智能化回彈儀、鋼筋掃描儀等。
2.3 加強建設過程的質量監督。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門、質量監督機構、各主體的共同努力,實現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參建各方負責工程質量等環節的有效銜接;與時俱進,始終堅持程序與實體并重的思想,既注重程序的監督亦重視施工現場實體質量的監管,兩者應是有機結合、辯證統一;應以施工主體為主線,對業主、監理、勘察設計、材料設備供應、工程檢測等各主體實行嚴格、有效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把各主體的質量行為和活動結果及產品質量均納入監督管理的范疇,將參建各方均推向工程質量責任第一線。通過質量監督,保證各主體質量行為規范,質量活動結果有效,保證施工過程的質量處于受控狀態,確保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使國家和公眾質量利益通過實體有效操作得以全面實現。
2.3.1 對建設單位及招投標監管。市場競爭和政府監督的有機結合,構成對建設主體質量行為準入選擇的有效機制。通過招投標監督管理來保證施工主體的質量能力和企業素質滿足工程項目的需求,以資質準入把關、質量行為監督審查促進市場競爭的規范化和良性運轉,通過嚴格的質量監督來保證市場的有效運作。現在招投標市場秩序比較混亂,施工、監理以及勘察設計借用現象普遍存在。對于建設單位不能嚴格執行建設程序,在不辦理施工許可證和質量監督手續的情況下,為了搞政績、樹形象而縱容施工企業盲目施工,突擊搶工期,重視施工進度而忽視質量與安全,影響工程質量及擾亂監督管理程序的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查處,利用系統網站、發布文件或新聞媒體進行通報或曝光,該處罰的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2.3.2 對勘察設計單位的監督。對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行為的監督管理,重點是對勘察設計文件的審查監督把關,主要監督審查勘察設計文件有否違反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設計圖紙、文件是否經過具有施工圖審查資質的機構審查并出具施工圖審查報告。
2.3.3 對監理單位的監督。在對監理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方面,重點加強對人員到位率、持證上崗、專業對口、嚴格執行監理規范、工作職責到位、材料工序把關的監督。我國現行的監理制度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通行的FIDIC準則差異較大,主動權掌握在業主手里,監理的控制管理流于形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現實使各方關系微妙而復雜,市政行業更是如此。有些借用老板非常強大,在這種體制環境下單讓監理去協調管理工程上所有事情,也勉為其難。這還有待于體制的改革創新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2.3.4 對施工單位的監督。施工企業是市政工程完善過程控制、實現質量目標的自控主體,工程質量的優劣直接取決于其素質的高低。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創新,探討新的監督管理模式。采取“差異化”管理,根據企業實力、質量信譽、管理能力、誠信級別和綜合素質的不同進行分級管理,對素質不高、質量信譽差的施工企業實行重點監督。對施工過程的監督是通過關鍵工序的監督檢查驗收和隨機抽查來實現。關鍵工序、主體結構和關鍵部位是重點監督的對象,關鍵工序只有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才能進入下道工序施工。應加大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的隨機抽查力度,發現質量問題不姑息遷就,該整改的一定要整改到位;對于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必須按要求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不留余地,該處罰的按照相關規定實施。要在建設工程質量信息網站上隨時公布質量信息,及時反映質量動態,對“問題工程”還應通過新聞媒體曝光。
3 結束語
市政工程質量監督任重道遠,還需要相關部門和各方主體齊心協力,增強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社會保障能力;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實現市政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的法制化;提高全民的質量監督意識,使全社會共同關注市政工程建設質量;進一步加強對市政建設市場主體要素的監管,促進市政工程建設質量的全面提高;監督人員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市政質量監督部門要全面提高整體素質,執法監督加大力度,形成合力拓展深度,以此推動市政工程質量監督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