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房屋建筑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設計過程中,傳統的建筑材料應用理念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房屋建筑的建設需求,不能很好地體現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理念,因此,生態建材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科學應用十分重要。鑒于此,文章概述生態建材的含義,多方面思考并探究生態建材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房屋建筑;生態建材;設計;應用
1 生態建材含義概述
生態建材,又稱綠色建材、健康建材,簡單來說就是以傳統建筑材料為基礎,強調環境與建筑良好協調性的新型環保建筑材料。目前,建筑市場常見的生態建材包括新型裝飾材料、密封材料、保溫材料、墻體材料等,比如石膏板、復合地板、地毯、涂料、陶瓷、管材、壁紙等。生態建材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舒適性、環保性的新追求,其功能主要體現在充分利用固體廢棄物,達到對環境的有效保護。隨著建筑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加之人類科學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生態建材的應用愈加普及,憑借其強度高、重量輕、采光佳、吸音好、防火強等優勢特點,很好地緩解了資源與人口之間存在的諸多壓力,促進了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關系,將生態建材的應用與房屋建筑設計結合到一起,有助于進一步研發和科學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保護生態環境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現實意義。
2 生態建材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2.1 重視生態建材合理選用
設計師在房屋建筑設計過程中,從生態設計的視角出發,重視對生態建材的合理選用,能夠增強房屋建筑的生態性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建筑環保功能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追求。在選擇生態建材時,注意把控以下要點:首先,在設計初期,最大范圍內減少房屋建筑所需求的各類用材數量,在設計規劃階段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建筑材料的使用價值,避免和有效減少發生材料浪費現象。其次,時刻關注建筑建材市場的新型綠色環保建筑材料,清晰了解材料的特性,并在設計中盡量將其作為房屋建筑的主要應用材料,著力打造生態型建筑工程,建設中切實監督建筑材料尤其是新型生態建材的具體生產程序,避免出現生產建筑材料污染環境的情況。最后,從可循環利用理念出發,保證所選用的建筑材料既能滿足建筑質量標準要求,也具備良好的可循環利用性能,從而高效利用各種各樣的建筑生態材料,整體上提升建材的循環利用與回收價值。
由上可知,設計師在選擇生態建筑材料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要明確建筑風格與建筑質量的現實要求,同時兼顧材料綜合性能,以生態設計理念為原則,盡量選擇生態型建材。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選用防水、保溫等功能的化學性新型生態建材時,設計師要與時俱進,與生產廠商同步了解甚至優化化學性生態建材生產工藝程序,關注相關建材生產、加工與運用各個環節的環保性問題,增強化學性生態建材的選用效率,發揮其使用價值,確保所設計的生態型建筑的整體性能。
2.2 掌握建筑設計影響因素
在設計房屋建筑所需的各種建材中,設計師如果沒有明確了解影響房屋建筑生態設計的建材應用的具體因素,則無法做出有效設計,不能充分發揮生態建材對新型現代建筑低碳、低能耗、綠色理念發揮的影響作用。因此,設計師的生態建材應用從以下兩方面影響因素加以思考分析。
(1)氣候和小氣候等區域氣候影響因素。氣候對建筑生態設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房屋建設所在區域內的干濕度、日照條件、寒冷程度、天氣炎熱、風向、降雪、降雨等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當前生態建材的不同氣候分區的運用能力和效果均有不同的要求及影響。小氣候對房屋建筑生態設計的影響體現在房屋建設施工中因為基層性質和結構差異,引起材料相關部位水分與熱量收支不同,進而出現小范圍和大氣候不同的氣候變化,同樣會對生態房屋建筑的各種生態建材應用效果產生影響。
(2)地形和地貌等地域環境影響因素。設計師想要通過設計階段的建材應用實現建筑周邊環境與建筑的協調一致性,就要全面掌握房屋建筑實地的地勢情況與基地形態,綜合考慮地貌和地形因素,明確地貌地形具體特點,將其納入房屋建筑生態設計的建材應用工作中。不同地域環境選用相應的建材,使生態建材的設計應用能夠與當地植被、水面、巖石、土壤等地貌地形特點相符,和諧地融入房屋建筑原有環境中,避免建材對原有環境造成破壞。比如目前生態建材主要應用在房屋室內裝修,生態建材的應用需要與整體室內氣氛特色及設計理念相協調,否則將與房屋的整體環境效果有沖突,進而形成拆改,造成不必要的人為浪費,違背了項目使用生態建材的初衷。
2.3 重視再生資源有效循環利用
設計師應掌握不同生態建材的生態價值和可循環利用途徑,不斷加大項目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效率與強度。比如,在“星海街9號改造”項目中,設計師在針對太陽能生態價值利用時,著力打造以太陽能光電系統為主要資源利用方式的室內照明設計模式,通過將光導纖維、光導筒等預埋到建筑主體結構中,既能對建筑結構一次性施工到位,又能與后期運用設想的效果達成一致。又如,在設計項目的空調系統和百葉窗時,主體框架的結構材料以合金材料為主,憑借其高強且纖細輕巧、可變性強的優勢,達到結合使用要求可靈活調節的目的。再如,在追求室內空氣流動效果時,充分利用通透性良好的新型玻纖板作為室內外維護結構,憑借其強大的表面組織呼吸性能,實現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改善,且此舉有助于平衡室內外溫度,是提高房屋建筑舒適性的有效途徑。另外,內部各使用空間之間分隔均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板材、輕鋼龍骨石膏板等高強輕質墻體材料,既能合理分隔,后期又能隨需求變化快速拆改空間房間,充分發揮生態材料運用對滿足建筑空間分隔快速、靈活、多變要求的優勢。
2.4 合理優化建筑設計
設計師應嚴格按照房屋建筑結構、質量等要求規范設計材料應用,采取合理規劃措施降低建筑材料消耗量。比如,通過計算鋼筋最小配筋率達到減少項目屬建材用量的設計目的;把握建筑項目整體功能特點標準,將適量添加劑使用到混凝土中,提升混凝土硬度的同時,減少建筑整體的混凝土總量。又如,設計房屋整體保溫性能時,可選用不同外墻基層墻體材料,選擇如B06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有較好保溫性能的生態材料,可提升主體基層構造保溫性能,達到減少外部附屬保溫建材用料的目的。此外,協調建筑內部空間與外部效果的統一性,科學控制門窗設計比例,既有助于平衡室內外溫度,優化建筑整體節能性能,滿足使用舒適性要求,也能夠在施工階段減少項目整體門窗建材的使用量,減少項目投資,增大收益耗費比。
2.5 培養生態建筑設計人才
設計師作為在生態建筑中有效應用生態建材的設計人員,其設計理念及對生態建材的掌握應用程度直接影響設計效果,關乎生態建材的應用普及與推廣實踐。為此,新時期生態建材想要在房屋建筑行業中快速發展,就要重視對生態建筑設計人才的培養,使其具備更加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能夠把握生態建材與傳統建材的差異:①生產原料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生態建材原料為現代城市運轉形成的廢棄物或者社會生產生活所持續產生的垃圾。②生產技術的差異。生態建材的原料生產很少消耗自然資源,甚至可以達到不消耗自然資源的效果,同時不能在生產中污染環境。③生產過程的差異。一些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催化劑不能使用在生態建材生產過程中,且生態建材生產過程應盡量減低重金屬含量,生態建材各個生產環節所產生的排放物一定要滿足國家環保現行標準。
3 結語
綜上所述,加快推進生態建材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勢在必行,既是在房屋建筑行業發展中進一步貫徹落實生態環保理念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更多建材資源可回收和再利用價值的有效方法。新時期,房屋建筑設計工作要從多方面入手,科學合理地應用生態建材,著力打造更加生態、環保、綠色的房屋建筑,讓人類與環境能夠更和諧地相處。
參 考 文 獻
[1]江國凱.建筑學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的發展探析[J].湖北農機化,2019(24):49.
[2]杜鵬,黃婷婷,譚爽.“生態建筑”的實踐與設計策略探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21(8):89-92.
[3]周建勇.基于綠色生態理念的建筑設計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上),2019,17(12):65.[1] 2
推薦閱讀:天津建筑施工專業職稱評審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