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及新工科建設對安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從實驗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安全工程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獨立設置實驗課與課內實驗共存,增加了緊跟科技、經濟發展的實驗內容,采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和“以產出為導向”的過程考核方式,并提出了持續改進的建議。可為高校安全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 安全工程;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作者:韓冬冬
一、引言
安全工程培養能夠在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地質資源、工礦企業等行業從事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的專門人才,本科畢業生要求掌握安全科學、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和職業健康管理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理論課程教學的深化和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實驗教學在深化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安全工程傳統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已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對安全工程人才能力的要求,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及教育部新工科建設也對安全工程實驗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各高等院校逐漸把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來抓,大力推進實驗教學建設和改革。
隨著我國工業、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開設安全工程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從21世紀初的34所發展到目前的近200所,但各高校安全工程專業的行業特色背景和研究領域不同[1,2],實驗教學差異也較大。長安大學安全工程于2003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同年9月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經過多年摸索前進,已建成了比較完善的以建筑安全為特色的培養體系[3]。安全工程實驗室于2006年初見雛形,到目前為止已建成安全人機工程實驗室、熱工實驗室、燃燒與爆炸實驗室、安全檢測實驗室、通風實驗室和安全虛擬與仿真實驗室等6個專業實驗室,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安全工程實驗教學也在不斷地創新改革中。
二、安全工程實驗教學存在問題
(一)實驗教學過于依附理論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
傳統實驗教學一般是從理論課程總學時中劃分出部分學時(多則10個學時,少則4個學時)進行,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課,沒有學分,處于從屬地位。實驗內容僅僅是為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或真實性,或僅僅是演示理論所反映的事實真相或所闡述的事物變化過程,作為理解、掌握和提高理論知識的驗證與旁證手段,以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為主,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偏少。這樣的實驗課程設置對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夠。
(二)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實驗設備落后于安全科學技術發展
實驗項目更新較慢,實驗內容未能緊跟時代發展,各級學生的實驗內容幾乎相同,且安全研究性實驗偏少;實驗儀器設備落后,更新不及時,本質安全性差,如可燃液體閃點測試儀、爆炸參數測試裝置等儀器危險性較大,部分儀器控制、數據采集智能化程度低,不能滿足新工科建設的要求;缺乏安全工程相關軟件的實驗操作,不能滿足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學生“能夠利用安全檢測等設備和工程軟件,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模擬或預測,并理解其局限性”的畢業要求。
(三)實驗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方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不夠
實驗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通常情況下,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實驗內容、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學生分小組按照教師所“教”的內容,在有限、分散的時間內按部就班地完成規定的實驗。整個過程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實驗方法亦缺乏創新性,實驗過程中學生一般只是機械地重復。這種實驗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受到了嚴重限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四)實驗教學考核以實驗報告為主,難以全面評價學生的真實表現
實驗成績評定主要依據學生所提交的實驗報告質量和實驗過程中的表現、態度[4],由于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且時間較分散,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教師并不能熟悉每個學生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實驗過程,在實際評分中實驗過程成績往往由考勤而定,所有學生的實驗過程成績差別不大,導致出現一個小組中部分學生出工不出力,只是來實驗室而不參與實驗過程的情況出現;最終在實驗報告的編寫時,為了得到較好的分數,部分學生也可能會抄襲實驗報告,甚至捏造、更改實驗數據。顯而易見,這樣的考核方式難以保證實驗教學質量,實驗成績未能全面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
三、安全工程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一)課內實驗與實驗獨立設課共存
近年來,實驗獨立設課在高等學校安全工程實驗教學中逐漸開展,如湖南農業大學安全工程2015年根據專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將實驗模塊化,即將實驗課程從理論課中脫離出來,單獨列成一門課[5];大連理工大學強調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相同的重要地位,將安全工程專業實驗規劃制定為一門獨立的64學時實驗課程[6];鄭州大學安全工程專業開設了專業課程實驗、綜合性實驗和開放性實驗[7];福州大學開設了安全工程基礎實驗、安全工程綜合實驗[8];濱州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設置了安全工程綜合實驗[9,10 ]。
筆者根據實驗項目的本質屬性、培養功能和理論課程的學習要求,同時考慮課程設置的遞進關系,將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驗證基本公式為主的驗證性課內實驗,依然保留為課內實驗,以利于理論課程綜合考核評價,目前開設的課內實驗包括工程流體力學實驗、安全人機工程實驗、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實驗、工業通風與除塵實驗。將“燃燒與爆炸學”“安全監測與監控系統”“電氣安全工程”“安全系統工程”等專業發展課程的實驗內容整合,獨立設置“安全工程開放式試驗”[ 11 ] (P10-14),學時一周,開出實驗項目30項,其中15項驗證性實驗,15項綜合、設計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打好基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主要用于學生創新意識、獨立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獨立設置“安全工程開放式試驗”課程可全面、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有利于解決學生人數多與實驗設備臺套數不足之間的矛盾,有利于實驗室資源的共享。
推薦閱讀:化工安全工程師投稿的核心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