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筑工地是一處正在發展建筑項目,進行土木工程的地點,其范圍常有圍板、鐵絲網或者圍墻所封閉,限制人員及物料、機械和車輛的進出。有物業管理管理員把守。出入可能要登記身份,及要穿戴安全帽等。文章發表在《青島理工大學學報》上,是建筑設計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地,火災,管理對策
在施工管理中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因為它內容廣泛,構成原因復雜,規律性較差,發生的時間長,難以確定其造價。
一般由于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而調整的工程造價占整個單位工程竣工結算的比例,多則接近20%。
少則也在6%左右,尤其在技改、技措工程中所占比例更大,大都在20%以上,有時甚至達到了40%。因此,重視和搞好這項工作是施工單位的一項大事,我認為認識和理解設計變更和工程簽證的含義及內容是第一大事,才不至于幫倒忙。
2009年"2.9"火災,中央電視臺新址園區在建的附屬文化中心工地著火,造成人員死亡及重大經濟損失,2010年"l1.15"火災,位于上海靜安區膠州路一幢28層公寓樓,因樓體裝修施工發生特大火災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
這是兩起典型的現代建筑工地火災,充分暴露了日常消防監督管理的薄弱環節。作者就現代建筑工地的火災危險性、火災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了加強建筑工地消防管理的對策,供大家參考。
1 建筑工地的火災危險性
1.1 可燃、易燃材料較多,火災荷載較大。
現代建筑施工階段,特別是設備安裝、裝修施工階段要使用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如各種木質包裝材料、可燃裝修材料、泡沫塑料、油漆及有機溶劑、鋸末、電線電纜等等,如遇火源就易引發火災。
1.2 點火源較多,難控制。
首先,設備安裝、裝修施工中必然要對金屬結構、管道等進行電焊、切割作業,電焊、切割過程中產生的炙熱焊渣和高溫金屬顆粒四處飛濺,如防護措施不當,極易引燃周圍的可燃、易燃材料而造成火災。
其次,施工現場電氣設備眾多,如果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就會產生電氣火花;臨時用電線路也較多,如果安全用電意識淡泊,亂接亂接,很容易造成接觸不良,導致接觸電阻過大而局部過熱,或者絕緣包皮破壞而短路,產生點火花等,都很有可能引燃可燃物而釀成火災。
再次,生活用火或施工使用明火較多,有的利用大功率燈泡產生的高溫對油漆進行烘烤等都是潛在的火源。
1.3 火災蔓延速度快建筑未竣工前,建筑基本上還是敞開式,供氧充分,燃燒劇烈,煙囪效應非常明顯,因此水平和豎向蔓延非常快,火災發生后難以控制,容易形成大面積火災。
1.4 垂直交通不便,撲救困難。
施工中,垂直交通系統還未完全形成,或者因堆放設備、材料、建筑垃圾等使得已形成的垂直交通路線不暢通,發生火災后人員難以進行建筑內部,特別是建筑的高位位置,滅火戰斗難以展開,無法及時撲救火災。
1.5 消防設施、器材、水源缺乏,自救困難。
(1)施工過程中,室內給水管網還未最終形成,建筑內給水特別是高位位置給水比較困難,消防用水得不到保證。
(2)現場消防器材、設施普遍比較缺乏,即使有一些消防器材,也大都存放在底層倉庫或辦公場所,而施工現場特別是高位位置發生火災后,不能及時取用消防器材,難以將火災撲滅在初期階段,而釀成火災。
1.6 消防監督管理薄弱,火災隱患比較突出。
一方面,建筑、施工單位消防安全主體意識淡化,施工現場缺乏完善的防火管理體系。對建筑工地的消防管理、建筑、施工現場單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另一方面,監督力量薄弱。一是大量工程開工建設與消防單個部門管理力量相矛盾,2011年雖然出臺了《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在建高層建筑臨時給水的規定和標準以及外墻防護材料阻燃的要求,但臨時給水工程的建設只是要求施工單位按要求自行建設,沒有通過嚴格審批和驗收。
2 建筑工地消防管理的對策
2.1 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是基本措施。
建筑工地消防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根本上說是認識不足、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的問題,只有從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人手,不斷提高各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明確自身肩負的消防安全責任,才能有效地加強工程施工的消防管理。
2.2 消防部門扎實開展施工檢查,是預防建筑工地火災的重要手段。
施工過程中的消防監督檢查是及時發現消防安全問題的主要方法。施工檢查中應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施工中執行技術規范、執行已審設計的情況,這應是檢查的主要內容,應把握好建筑出零平面、到標準層及封頂等階段性的檢查,以及電氣線路、供水、供氣管路敷設、設備安裝、消防自動系統水壓強度試驗和氣密性試驗等施工過程的檢查,特別是隱蔽工程,應進行局部驗收,不達標準不允許進行下一步施工。
2.3 加強防火安全管理是預防建筑工地火災的根本途徑。
建設、施工單位要提高工地火災危險性的認識,針對現代建筑工程的特點,制定與其相適應的施工組織防火設計,建筑必要的消防安全組織,確定專(兼)防火人員,全面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經常開展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制定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經常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特別是安全用火、用電教育、督促施工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熟悉防火、滅火的基本知識。
嚴格控制火源、施工現場嚴禁動用明火、嚴禁吸煙。施工必須使用電焊、切割等明火時,必須事先向現場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辦理動火審批手續,在具備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才能進行電焊、切割等明火作業。加強臨時用電管理,需要用電部門必須提出申請,經現場主管部門核定用電量后,辦理用電手續。電氣線路必須經由合格電工架設,嚴禁擅自亂拉亂接電氣線路。用電部門必須經常檢查電氣線路和設備,發現隱患及時消除,嚴禁超負荷用電。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完善臨時消防給水的施工維護和使用,配齊消防設施器材,保證建筑物內的通訊聯系,提高工地自防自救能力。
加強現場可燃物料的管理,特別是油漆、有機溶劑,作到材料、設備集中存放。及時清理建筑垃圾,特別是可燃、易燃的建筑垃圾,以減少現場的可燃、易燃物,降低現場的火災載荷。
建筑機械化期刊發表推薦:《青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于 1980年,1986年由《山東冶金工業學院學報》更名為《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88年由半年刊改為季刊,2005年改為雙月刊,并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批正式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