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為了適應和推動高層建筑的發展,必須不斷改進和提高給排水的技術水平。文章從筆者的實踐工作經驗出發,結合相關規范的規定,從給水系統設計、排水系統設計,以及給排水設計中的環保節能三個方面探討了高層建筑給排水的設計要點,以確保維持良好工況,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一、高層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概述
給排水是城市給水系統、排水系統和建筑給排水的簡稱。高層建筑可節約城市用地,縮短公用設施和市政管網的開發周期,從而減少市政投資,加快城市建設。高層建筑的實用功能也更強,但是同時也對給排水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的主要特點有:
豎向分區多;設備的使用人數多,一旦發生給水或者排水問題影響面更大;動力設備多;火災隱患大;高層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長,管道中壓力波動大。
盡管當前的高層給排水技術總體上呈現出日漸成熟的趨勢,但也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比較普遍的問題有:(l)新型減壓、穩壓設備的研制與應用;(2)安全可靠經濟實用運行管理方便的供水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應用;(4)高層建筑消防與自動控制技術;(3)低成本高效能新型管道材料的開發與應用;(5)提高排水系統過水能力,穩定排水系統壓力的技術措施。
二、高層建筑給水系統的設計要點
首先是水壓的確定。給水系統由取水構筑物、凈水構筑物、輸配水管網三部分組成,其任務主要是從水源取水,進行凈化,然后通過管道管網輸送到用戶。為保證供水量必須控制好管網的水壓,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會造成材料的浪費,太低又不能保證供水。給水水壓的確走應根據城鎮的布局、地形條件和用戶情況等因素確定。對居民來說,生活飲用水管網上的最小水壓(地面以上),根據《給水設計規范》按建筑層數來確定,一層為10m,層為12m,二層以上每增高一層增加4m。
其次是合理劃分給水系統豎分區。就目前我國城市給水狀況而言,水壓一般只能滿足建筑6層以內的生活用水要求,對于高層建筑,城市市政給水管網的水壓就不能滿足高區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絕大多數采用分區給水方式,因此合理劃分生活給水系統豎分區,也是生活變頻調速供水設備節能的重要因素,分區內層數較多,則會造成變頻設備設計流量加大,在用水量較小的情況下,需開啟水泵的負荷增加;另外,由于分區內系統壓力較高,入戶管設置減壓閥的層數增加,耗能也相應變大。
最后是選擇最佳給水方式。給水方式直接關系到生活給水系統的使用質量和工程造價。主要的給水方式有以下五種:
(1)分區串聯給水方式(圖1a)。各區設置水箱和水泵,各區水泵均設在技術層內,自下區水箱抽水供上區用水。
(2)分區并聯給水方式(圖1b)。每一分區分別設置一套獨立的水泵和高位水箱,向各區供水。其水泵一般集中設置在建筑的地下室或底層水泵房內。
(3)分區減壓給水方式(圖2a)。是由設置在底層(或地下室)的水泵將整幢建筑的用水量提升至屋頂水箱,然后分送至各分區減壓水箱減壓后再供下區使用。
(4)減壓閥減壓給水方式(圖2b)。是由設置在底層(或地下室)的水泵將整幢建筑的用水量提升至屋頂水箱,然后再經各分區減壓閥減壓后供各區用水。
(5)分區無水箱給水方式。各分區設置單獨的變速水泵供水,未設置水箱,水泵集中設置在建筑物底層的水泵房內,分別向各區管網供水。
三、高層建筑排水系統的設計
建筑內部的排水系統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在設計過程中應首先保證排水的通暢和室內良好的居住環境,避免疾病的傳染。尤其對于高層建筑的排水立管,因排水量大,建筑高度高,合理的設置排水通氣系統和消能裝置,對增加立管排水流量,保證排水系統的通暢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排水設計中,如果條件允許,應優先考慮采用污、廢水分流制。
(一)污、廢水排水設計
住宅及公建排水室內污、廢水分流,污水徘至室外后經室外污水管匯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水泵房地下室污水經潛污泵提升后排至小區室外污水管網??照{冷凝水集中收集后直接排入雨水管渠。
由于高層建筑衛生潔具排水系統連接管的立管較長,底層排水壓力大,易使下層衛生潔具發生排水噴濺;衛生潔具屬于間斷排水,使排水方向的前行管道系統產生正壓,水流下降過程中,后續管道產生負壓形成抽吸,均可能使管道系統發生水噴濺和水封水抽吸。一般10層及以上的建筑生活污水立管應設置專用通氣體立管,從最高層算起,污水管道每隔六層設置消能裝置,每隔三層設結合通氣管同主通氣立管相連接。
(二)雨水排水設計
屋面雨水全部采用外排水系統,屋面雨水經雨水斗收集后由排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井,地面雨水經道路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基地雨水管。小區內雨水經小區雨水管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安裝時應注意一下三點:(1)雨水管的布置。雨水立管盡可能不要布置在室內。一是因為安全的要求,二是施工的要求。室內的雨水管要做灌水實驗,高度為設置雨水斗的屋面。因而對管材要求較高。(2)立管位置。天面雨排水不得布置在陽臺中。按《住宅建筑規范》公共部分的管道不用布置在套內。立管的上下端要設置檢查口,其余處可以不設。(3)橫管懸吊管距離。長度大于15米的雨水重力流懸吊管應設檢查口。
(三)排水管道布置與敷設
高層建筑的排水系統由衛生器具或生產設備受水器、排水管道、通氣管系統、清通氣設備、抽升設備、局部處理構筑物組成。管道布置與敷設,按如下方式進行:(1)排水管道布置:以最短的距離排出室外,盡量不越變形縫。有利于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及維修、清通。(2)設置:不同性質的污廢水用不同管道排出稱為排水系統的分流制。依據技術、經濟分析決定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民用建筑生活污水與雨水應分流排放;工業建筑生產廢水和污水污染較輕.可與雨水合流排放,生產污水污染嚴重應單獨收集處理。(3)通氣管道系統:建筑物內排水管道統要設置通氣管與大氣聯通,排水管道通氣方式:伸頂通氣管,專用通氣管,環形通氣管,主通氣管,副通氣立管,結合通氣管,器具通氣管。(4)排水管道的敷設:管道之間、管道與墻要有一定的間距;管道穿墻、穿樓板、基礎要預留洞;排水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宜采用兩個45。彎頭或彎曲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90。彎頭。
四、結束語
總之,高層住宅建筑給排水設計時除要滿足規范的要求之外,還應對用戶的需要充分了解,設計時考慮周全一些,給工程整體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建筑給排水設計質量的好壞蘊藏于設計的每個環節中,我們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結合工程實際嚴格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宋紀元.略論高層建筑給排水工程設計,工程建設與設計,1994,(1)
[2]胡夢玲.高層建筑給排水工程的節能,低溫建筑技術,1996,(1)
[3]張東見.高層建筑水消防系統設計案例分析,甘肅科學學報,20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