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利用對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項目的后續服務工作的總結,提出幾點設計上的不周之處及完善措施,望在以后的項目中能得以改進。
關鍵詞:皖北平原;勘查設計;工程質量;調查深度、廣度;凈高;后續服務。
勘察設計是公路建設的前提,是工程管理的龍頭,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沒有好的設計,就不可能有高品質的建設成果。勘察設計工作對工程質量、功能、造價有著重大影響。設計是工程的靈魂。她影響工程質量,影響環境保護,影響行車安全,也是控制工程造價的最關鍵因素。因此設計質量做為設計行業的立足之本,應值得同行們足夠的重視。
隨著設計行業質量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通過質量剖析會、設計回訪、與業主施工單位座談等形式,不斷總結和彌補設計中影響質量的各種因素,并通過后續服務人員及時、到位的服務工作,使得設計行業設計的產品質量有所提高,并得到業主的好評。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面總結幾點提出來,希望大家有責改之,無則加勉。
一、調查環節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設計方案與現場實際不一致.
1、地方水系調查不細致,不全面,導致因高速施工引起地方用水的紛爭,地方群眾對此反應很強烈,地方政府往往也沒有辦法調和。主要體現:⑴平原區的排水,在平原區泄洪排水基本上都是較大的水溝和河流,雖然溝形明顯,但有的溝在暴雨期及降水較多時本來就存在排水不暢的現象,是通過附近低洼田地漫水過去,高速公路建成后,其過水斷面一定要保證,否則附近的田地會被淹毀,外業調查時不能完全按老溝的溝形設置孔徑,要通過當地群眾充分了解原有溝的排水情況來考慮確定構造物的大小;⑵平原區的灌溉水溝比較重要,其灌溉水溝大部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每個灌溉溝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有的溝型較小,容易被忽略。理論上有很多灌溉溝可以合并使用,但實際上這里有個地方問題就是地方用水基本都是按照每戶來的,除了大的排灌站的引水溝,很多小的灌溉溝不存在共用水源或相互過水的情況,如果取消了某個灌溉溝或合并了幾個相鄰的灌溉溝,就會造成地方用水的紛爭,地方群眾對此反應很強烈。地方政府往往也沒有辦法調和。⑶平原區灌溉兼排水溝,對于地方的灌溉兼排的水溝,調查時注意其流水高程,因為這些往往影響其灌溉及排水的功用,如果沒有細致調查會導致某一功能的失效。
2、因缺乏對地方道路功能的細致調查,導致對小型結構物的設置、通道接線、改路改溝的設置與護砌、村民出行等問題一直是地方老百姓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也是引起工程變更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業主的行政力度減弱、再加上涉及到地方政府、相關主權單位的利益,所以問題也相對錯綜復雜,往往一個問題的解決需要花很長時間,而且經常反復。因此對于地方規劃路必須和當地相關部門聯系,了解他們的規劃情況并取得相關資料和對我們設計方案的認可,部分道路與主線夾角較小,設計時如采用改路改溝方案減小跨度需了解當地群眾對改路改溝的意見,地方有時候會要求保留原有道路而不同意改路改溝。
3、尤其互通區和服務區改路改溝是薄弱環節。服務區及互通區由于改路改溝考慮的不細致,造成施工過程中增加很多工程量和征地畝數。
二、通道及通道橋凈高不夠的問題。
由于低填方,皖北平原區高速公路項目中的通道橋及通道凈高基本上為2.7和3.5米。根據北方平原區農業耕作的特點,需經常用大型收割機進行作業,一般收割機的凈高為3.55米,主要道路均需保證能夠通過收割機,農村經濟在發展,會用到越來越多的大型機型,因此通道不僅要滿足目前通行需求,還應該適當考慮到以后的通行需求。在通道凈高不足的問題上,過去的平原區項目施工中也多次遇到地方阻力。最后不得不進行一些設計調整,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首先是在凈高不夠的結構物路段局部進行調坡和通道底下挖相結合的辦法(但一定的解決好通道底排水問題,否則一樣產生問題),如果結構物上部梁板已架設則需要頂升。其次是凈高不夠的結構物路段無法調整縱坡,則只能通過兩側改路引到附近凈高較高的結構物處通過,這種情況對于平原高速公路全線普遍存在,變更量較大,對地方原有交通體系影響較大。然后是純粹通過下挖來滿足少數通道的通行功能問題,但這種方法一般下挖較多,雨水排除困難,最后只能通過在結構物內一側將原通道兼排的排水溝及其蓋板上抬至一定高度,使之雨天積水時能通過行人,另一側仍保持足夠凈高,滿足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的通行。
三、與國省道交叉的問題。
許多高速公路項目經常與國省道交叉,設計時應該按照程序,先將交叉處的分離立交橋布置方案上報給地市級公路管理部門征求意見,地市級公路管理部門將文函轉報給省公路管理部門,省公路管理部門批復后經地市級公路部門再將意見回函到設計單位。做到程序完善,避免在開工后的變更,著重加強對批復意見的理解和執行統一。
四、設計考慮方便施工的問題。
對已經竣工及在建的項目中,設計基本上都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標準化、統一化,盡量做到方便施工。在平原區重力式橋臺設計的大多采用片石混凝土,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往往從施工方便出發,向項目辦提出取消片石,采用素混凝土澆筑。重力式橋臺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在混凝土內摻入25%的片石可有效降低混凝土體積,吸收熱量,防止出現混凝土收縮裂縫,設計本身是合理的。具體采用何種形式,由業主綜合考慮確定,如果業主同意將橋臺設計成素混凝土,我們要在變更設計中并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比如澆筑時環境溫度,采用低水化熱混凝土,控制拆模時間,降低入模時混凝土溫度,控制拆模時溫度等減少因水化熱產生的溫度裂縫等。本項目小型結構物的橋臺考慮了施工方便,均改成了素混凝土,加快了施工工期,減小了施工控制難度。
五、設計內業考慮精細化、部門之間加強銜接、部門之間標準統一。
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越來越細,因此不僅要求施工粗細化,而且要求設計精細化,設計單位對于設計大的方向沒有問題,但對于細節上考慮得不夠周全,例如對上跨橋接線上的交安工程與交通分院采用的形式不統一,還有重復出圖,以后項目中最好溝通好再出圖。上跨橋及其接線最好沿原路設置,保持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一致,同時可以減少與當地百姓的糾紛,方便當地群眾通行。還有相關分院與主體分院應加強溝通,對有變化的地方要下發聯系單,通知相關分院。對于內業設計圖紙要經過嚴格的設計復核、審核,避免高程、樁基坐標、細部尺寸的錯誤,從而減少施工過程中的麻煩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通過對以上質量問題的剖析和總結,我們應該認清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努力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并從中尋求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的解決之道。
希望同仁們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方面:重視調查前的策劃工作,避免調查的不充分,不細致,做到有條不紊;重視對外溝通協調中的書面確認,防止設計中的方案反復;重視調查環節的深度和廣度,防止調查不到位出現設計方案的不合理;加強設計方案與施工方案的匹配,避免出現施工難度巨大的設計方案;加強路橋專業在設計中的協調,避免出現各專業所用資料的不一致;加強與參加科室之間技術接口的傳遞,避免方案的不一致;加強技術人員責任心教育,提高復審核質量,把設計工作當成自己家的 裝修一樣對待,提高一分院的設計質量,從而提高設計院的產品質量;加強前期成果在設計環節中的應用,努力創新創優;
加強設計后服務環節,提高施工配合質量,積極配合業主解決實際問題,也為以后的設計工作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