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家
![]() |
期刊名稱: | 中國金融家 |
期刊級別: | 核心期刊 | |
國內統一刊號: | 11-4799/F | |
國際標準刊號: | 1672-4941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單位: | 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時報 | |
主辦單位: | 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時報 | |
學術服務咨詢 服務項目咨詢 |
期刊VIP是從事專業學術論文發表支持服務平臺、發表期刊推薦等業務為主的網絡服務平臺。旗下匯聚專、兼職教授、博士、碩士及實力本科各層級的各專業、各行業優秀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論文期刊推薦服務。包括政法類、經濟類、教育類、醫學類、科技類、文學類、IT類和農業類,國家級、省級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內的論文。在本站了解發表支持服務客戶將獲得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中國金融家》期刊簡介
• 期刊信息:《中國金融家》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中國金融家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中國金融家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中國金融家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金融家》主辦單位: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時報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2003年國際標準刊號:1672-4941國內統一刊號:11-4799/F
• 期刊欄目:金融國策、金融家論壇、金融家風采、金融家話題、金融家藝術、金融家生活、金融家隨筆、企業金融、家庭金融、三農金融、科技金融
• 數據庫收錄情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期刊收錄
• 辦刊宗旨:《中國金融家》雜志的辦刊宗旨:立足金融、反映經濟,面向市場、創辦國際一流財經媒體。《中國金融家》雜志的編輯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刊理念,解讀現代金融業智慧,展示金融家風采,著力打造高品位、實用性、專業性、國際化的財經媒體平臺,全力為發現、培養和造就千百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的金融家服務,為推動金融事業改革與發展服務。
• 《中國金融家》期刊論文投稿目錄:
法治為金融前行護航…………………………………………楊其廣
亞太夢想 北京放飛——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中國聲音…………………………………陽曉霞
融合創新互聯 構建亞太新愿景——各經濟體領導人在2014年APEC…………………………………周宏達
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 為人民幣國際化揚起風帆…………………………………胡曉煉
新形勢下強化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探索…………………………………張月波
引領亞太合作 翱翔遼闊藍天——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達成豐碩成…………………………………陽曉霞
王洪章:銀行服務更加需要創新…………………………………陽曉霞
田國立:為企業“走出去”鋪路搭橋…………………………………周宏達
“一帶一路”走活世界經濟棋局…………………………………周宏達
價值鏈合作推動亞太經濟發展…………………………………陽曉霞
APEC上演金融合作大戲…………………………………周宏達
企業家共議創新和增長…………………………………周宏達
APEC新詞…………………………………陳楊
經濟論文發表:簡析當下金融內部審計應用的新發展模式及意義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醫院的發展目光也逐漸放在了改善醫院的內部管理上。然而,規范醫院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只有一項《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對醫院的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一個簡單的闡述,沒有其他較為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規范,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時也沒有可以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可以依據,所有的審計活動僅僅依靠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經驗,這樣的做法無疑加大了審計的風險,降低了審計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沒有一個較為正規的工作規范的限制,不僅得出的審計結果缺乏真實性,還嚴重的影響了審計結果的權威性,使管理層對審計結果抱有一定的懷疑。
關鍵詞:金融經濟,審計制度,審計措施
內部審計的工作繁雜,還基于其審計的特殊作用,應設立一個獨立的部分,方便其對醫院內部的各個部門進行審計。然而,某些醫院尚未設立一個較為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有些只是從財務部門中劃分一個工作區域給內部審計進行工作;有些醫院雖然已經成立了內部審計部門,但是由于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利益或者私交關聯,導致其工作依然無法獨立。更何況,我國醫院的內部審計部分普遍存在工作范疇分工不明,權責關系混亂等問題,使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得不到真正的高效落實,直接影響了審計的質量。
按照我國的醫療服務現狀而言,相關的醫院內部審計專業尚不成熟,也不發達,各類高校對該專業人才的培養數量十分有限。許多醫院內的內部審計人員僅僅由具有一定醫療衛生知識的財務人員來擔任。再加上,隨著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對醫院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專業性也就越來越高,財務人員已經無法稱職的擔任內部審計人員。因此,許多醫院缺乏質素高的內部審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