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美術課在小學越來越重要。而《教育部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的頒布,使得信息技術和美術教學的深度融合正在成為教育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美術教學;深度融合
引言: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其對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不容忽視。因此,為了克服美術教育的難題,要將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順利實現素質教育信息化的目標。
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指南的解讀
為落實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要求,廣東省教育部特制定實施指南以指導廣東中小學信息化的推進。筆者認為,《實施指南》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校為單位開展信息技術的學習
構建與學校發展相適應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應注重1)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在學校的教學、教研活動中逐步發展,以學校的實際發展為依據,立足于為學校解決基本教學問題并依次開展;2)教學場所、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不應脫離課堂內外,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3)教師要始終貫徹落實教學任務,有目的性、有組織性地研習、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并不斷開拓創新。
2、以實踐推動信息技術的學習
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師學習的內容,更是其學習的手段和途徑。通過學習專家課程,可增進教師對知名教育學者對創新相關議題的了解與思考,并加以鉆研;以技術創新的典型案例來鼓勵對學習的遷移,引導實踐工作,展示做什么以及怎樣做,以行動指導行動,以實踐推動學習,指導教師全程參與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親歷創新研究。
3、做好培訓指導工作
圍繞學校教育發展規劃和教學信息化的落實,加強培訓團隊管理能力考核體系的建設;要提高培訓團隊在培訓政策方面的管理能力,圍繞信息技術應用和研究方面提升培訓質量和指導能力。
二、信息技術手段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傳統美術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帶領學生一課一畫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給學生講解,這讓其教學思路上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通過網絡平臺,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能迅速地實現信息教師之間的共享與交流。美術教師在課前備課的環節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學術交流,對教學案例開展相互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充分吸取他人的優秀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設計。
其次,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意識。美術教師在網上搜尋相關教學材料,并將其與課堂內容相結合,這樣的課程設計更新穎、教學思路更開闊,教學課堂也更加地生動具體。教師通過搜索網絡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像和錄像,向學生展示并賦以講解,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到圖形、圖案的特點,從而對教學內容有深入地了解和記憶,這樣的效果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的。
第三,通過將靜態的抽象事物轉化為動態的變化過程,信息技術能將美術作品中的美感以動態的形式傳達給學生,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視頻、文字、聲音等多種手段,多媒體美術教學、信息技術和美術的融合教學可以充分展示“動態美”以及多樣化的美術世界,讓學生看到更多樣的動態圖形,不再局限于靜態、死板的圖式。
第四,通過對繪圖軟件的應用,可以解決當前美術教學中較為生硬、死板的重難點知識,既簡化了重難點,又能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繪圖軟件的繪畫、線條、潑墨、油彩等藝術方面的具體功能較為完善,教師能夠進行多樣化的選擇,并結合學生的接受情況進行混搭,使學生在一堂課內體會多種繪圖方式。
三、信息技術融合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
脫離網絡,信息技術和美術課堂便難以開展深度的融合。過去的小學美術教學雖使用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但是沒有建立一個合適的網絡環境,導致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很少。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網絡教學環境。比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十二生肖》相關內容之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網絡中各個生肖的圖案。鼠、牛、兔等小動物學生平常見得比較多,學生理解、繪畫起來較為容易。但虎、蛇等動物學生難以見到,對龍這種虛擬的生物更是沒有任何直觀印象。因此,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觀察、思考時間與空間,這樣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創新的來構思龍、虎、蛇等,并借助計算機來繪制自己想象出來的生肖圖案。這種網絡教學環境能夠給予每一位學生充分的思考、想象、審美以及感受的空間,達到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小學美術教學不僅要傳授美術知識和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教育主要是通過讓學生繪畫、鑒賞等,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而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審美的滲透,以多媒體展示藝術作品,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藝術作品的特點,從大量作品的欣賞中感受美、感悟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認知和審美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課堂融合的教學模式,可使學生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著全新的學習途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喜愛學習美術,掌握更多的美術技巧,提升美術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喜春.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促進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再提升[J].新課程,2021(20):115.
[2]李巧會.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策略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14):137-138.
[3]李萍.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美術教學[J].中小學電教,2021(05):33-34.
推薦閱讀:如何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