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19世紀初期,歐美國家土壤危機普遍加重。社會需求促進了農業化學的快速發展,農業化學家證明了鳥糞含有植物成長所需的營養。19世紀中期鳥糞被歐美國家廣泛使用,成為國際貿易中的大宗商品。由于秘魯對鳥糞資源的壟斷,美國開始在全球搜尋鳥糞島,以補充本國土壤養分。發達經濟體的農業環境依賴于對遙遠地區環境的持續開發,這被稱為新生態帝國主義,其特點是物質生態流動伴隨著經濟價值的轉移。美國通過對外圍地區的環境開發,為其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能量,但外圍國家卻一直處于“資源詛咒”的惡性循環當中。
關鍵詞 “鳥糞熱”,新生態帝國主義,環境開發,商業肥料
19世紀初秘魯鳥糞(Guano)①被帶到了歐美,歐洲的農業化學家通過科學實驗證實了鳥糞對土壤養分恢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激發了鳥糞的巨大商業價值。19世紀中期的“鳥糞熱”為美國東部貧瘠的土壤補充了營養,同時也標志著美國對海外生態資源掠奪的開始。在這一過程中,物質生態能量轉化為了經濟價值,為工業時代美國的崛起提供了巨大動力。國內有關鳥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鳥糞經濟對秘魯現代化和美國海洋擴張的影響,②鮮有從環境開發角度進行的探討。國外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極為豐富,涉及秘魯的鳥糞貿易、美國的海外擴張等內容。③隨著全球史、跨國史研究的勃興,鳥糞作為一種跨國流動的商品引起了學者的關注,美國學者格里高利·T. 庫什曼從全球生態史的角度探討了鳥糞的生產、商品化和文化影響如何塑造了現代的太平洋盆地以及世界與太平洋的關系。④在國內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聚焦于19世紀中期的“鳥糞熱”與美國新生態帝國主義的崛起及其影響。
一、美國農業危機與歐洲農業化學的發展
獨立之前,美國人進行的是一種浪費的、粗放式的耕作傳統和農業開發模式。⑤因土地豐富而勞動力稀缺,美國農民發現快速利用處女地獲取利潤是最高效的。當土壤的肥力因此而下降時,他們就放棄破損的土地,繼續尋找廉價的處女地。定居、開發和“毀滅”這一惡性循環在1830年以前就已經在美國的很多地區發生了。①這種農業耕作模式的弊病在19世紀初期凸顯出來,成為美國東部主要的生態問題。在美國東部農業全面衰退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土壤貧瘠、與西部競爭是東部農民一直面臨的問題。
在19世紀前期歐洲大饑荒的刺激下,東部土壤破損問題進一步加深了美國的農業危機和社會恐慌。人們習慣于繼續向西尋找處女地,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東南地區的種植園面臨著土壤肥力的退化,特別是種植煙草的地區情況更為嚴重。②1850年,蘇格蘭農業化學家詹姆斯·F. W. 約翰斯頓在《北美札記》中記敘了北美土壤肥力耗竭的問題,而且特別說明了紐約州與西部肥沃農田相比,其土地肥力損耗更為嚴重,他認為美國農業“處于非常原始的狀態”。③美國是個發達的農業國家,這是人們長期的一個共識。然而并非如此,至少在內戰結束前,美國農業相當落后。
現代農業化學的興起,正是與這種通過增加土壤肥力以支撐資本主義農業發展的社會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1837年,英國科學促進協會委托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研究農業與化學之間的關系,以促進農業產量。李比希第一次解釋了氮、磷、鉀等維持植物營養的化學元素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④隨著農業化學相關著作的問世,美國的農學家和農場主把新興的土壤科學看作是阻止土地衰竭的途徑。
維持土壤中的養分對美國農民來說是一場艱苦的斗爭,他們曾嘗試使用各種肥料來維護他們的土地。在19世紀40年代之前,農民們使用泥灰巖來補充土壤中的氮和磷。隨著大西洋兩岸的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的蓬勃發展,農業需求量加大,美國東部土地耗竭的噩夢逐漸成為現實。人們也嘗試了一些天然肥料,除了已經廣泛使用的動物肥料、灰燼和死魚之外,美國農民還使用白堊、石膏、羽毛、棉花種子、煤焦油、鋸屑、海藻和木炭等。⑤顯然,這些天然肥料不易尋找、制作、儲藏,且數量少,不具備大規模使用的可能性,更不可能成為國際貿易的大宗商品。與之相比,鳥糞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可以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優質的養分,而且可以迅速而廉價地從太平洋海岸轉移到大西洋兩岸日益退化的土壤中。
19世紀初,西方科學證實了鳥糞對土壤養分的促進作用,為美國的農業發展帶來了“福音”。1805年,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Humphrey David)獲得了鳥糞樣品,對鳥糞與土壤之間的關系展開了研究。⑥他對農民們一直關注的這個問題做了科學解釋,即氨含量高的肥料效果更好,鳥糞含有高濃度的富含氨元素的尿酸、磷酸、石灰、鉀鹽和其他成分。⑦戴維的研究成果《農業化學要素》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出版,秘魯鳥糞的農業價值迅速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
西方新聞、報紙和農業雜志上有關鳥糞實驗的報道與文章連篇累牘。不列顛、漢堡、慕尼黑、布拉格、馬薩諸塞、紐約、馬里蘭、弗吉尼亞和毛里求斯等地都參加了這場鳥糞實踐運動。《美國農民》雜志是農業改良的先行者,1824年12月該雜志編輯得到了鳥糞樣本,不僅贊美鳥糞驚人的功效,而且還指出從事鳥糞貿易將是一份有利可圖的生意。⑧鳥糞吸引了西方化學家、農民、投機商的廣泛關注,因其巨大的商業價值,鳥糞很快就成了財富、權力的一個來源。
二、“鳥糞熱”與秘魯對鳥糞的壟斷
美國是個農業大國,在使用鳥糞上自然不會落伍于他國。鳥糞很快進入了美國的農業市場,新英格蘭的農民使用鳥糞后,蘿卜和蕪菁的產量翻了兩番,切薩皮克(Chesapeake)的種植者們通過實踐得出結論,使用鳥糞的作物產量是另外一些肥料的25倍。①美國南部對鳥糞的需求在19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之間增長迅速,1847年至1848年從秘魯進口的鳥糞不足1000噸,而在1853年至1854年的進口超過16.3萬噸。②秘魯鳥糞給美國東部種植園主和農民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并迅速被全國農民接受和使用。
推薦閱讀:《生態經濟》生態論文發表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