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一個最主要的工種工程。無論是工程量、材料用量,還是工程造價所占建筑工程的比例均較大。本文就工作中混凝土工程可能存在的質量事故進行總結分析,以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質量事故,提高施工人員對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質量的理論認識。
關鍵詞:混凝土; 質量; 事故;
前言
混凝土廣泛用于各種工程建設項目,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結構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關系到建筑物及構筑物的結構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只要我們嚴把質量關,按《規范》和規程進行操作是可以杜絕各種隱患的發生,使建筑產品能夠得到社會認可,企業才能充分的發展,效益才能得到增長、質量得到保證
一、模板質量問題分析
模板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混凝土構件的質量、外形、安全、速度、成本以及使用功能。
(一)模板支撐系統失穩造成倒塌事故。
(二)底層支撐的地基夯實不夠,且無墊方,立底模的垂直支撐。有的工地忽視地基夯實工作,常造成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水淋濕基土而軟化, 使受力的支撐隨之沉降, 造成已澆筑好的梁,板底彎曲變形,裂縫等缺陷。
(三)因模板的強度不足而脹模、立墻、柱、梁模板。有的工地沒有根據構件的厚度和高度的變化而設計、支模、夾具、對銷螺栓的間距大,則模板的強度不足,尤其是用泵送砼的澆筑速度快,張力大,時有脹模現象發生。
(四)模板的縫隙大,孔洞不補而漏漿。有的模板的縫隙大于 4mm ,有的舊鋼模板上的孔洞不補,在澆混凝土時因漏漿而產生露石、蜂窩、麻面等缺陷。
(五)預埋件,預留孔洞漏放和位移。如某車間屋蓋施工中有根焊好的檀條傾倒,造成工人墜落的死亡事故,主要是檀條端頭予埋件的鐵腳只有 20mm 長,無錨固作用。予埋件有漏放的、移位的、放反的、給構件安裝工作帶來困難,不得不用補強,加焊襯墊等方法來彌補,各工地要設專人負責,檢查核對予埋件的質量、型號,確保位置準確,并能牢固地固定在模板的位置上。
(六)墻、柱等的側模板下部,宜留設消除垃圾和積水的活動模板,是防止混凝土不夾渣方法之一。
(七)有的構件混凝土尚未達到規定的拆模強度,尤其是懸挑構件的抗傾覆荷載還沒有壓上去,就盲目提前拆除承重支撐和底模,時有發生構件裂縫和傾覆、坍塌事故。拆除砼構件模板,必須嚴格按《規范》GB50204—92中規定的砼強度,方可拆除。
二、鋼筋質量問題分析
施工中對鋼筋的直徑、級別、根數、形狀、接頭位置和保護層都必須達到設計規定和滿足規范要求,是保證質量的先決條件,必須消除以下錯誤的做法。
(一)施工中偷減鋼筋用量。
(二)施工管理不善,不按圖施工。
(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足。
(四)鋼筋接頭不符合規定。
(五)鋼筋老銹不除。
(六)鋼筋保護層的偏差。鋼筋和砼共同工作的先決條件是鋼筋周圍要有混凝土包裹,才能保護鋼筋不生銹。如保護層偏小,混凝土碳化后鋼筋就會銹蝕,體積膨脹砼裂縫擴大而脫落,保護層過大,則構件截面的有效高度減少,降低構件的承載能力。
三、混凝土質量問題分析
(一)材料質量:水泥質量差;骨料(砂、石)質量差;拌合水質量不合格;摻加外加劑質量差。
(二)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混凝土配合比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其他如用水量、砂率、骨灰比等也都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其它性能,從而造成混凝土強度不足。在施工中主要表現為:隨意套用配合比;用水量過大;水泥用量不足;砂、石計量不準;外加劑用錯。
(三)混凝土施工工藝:混凝土攪拌不佳;運輸條件差;混凝土澆筑不當;模板漏漿嚴重;混凝土的養護不當。
(四)混凝土試塊管理不善。未按照規定制作試塊,試塊模具管理差及試塊未按照標準養護等。
四、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事故分析
杜絕事故,一是確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二是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尤其是水混用量一定要足,不能扣水泥用量。三是混凝土攪拌要建立崗位責任制,要合理拌制,保證混凝土攪拌時間。四是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五是認真制作試塊,加強對試塊的管理,按標準要求對混凝土試塊進行標準養護,用于結構驗收的試塊要和構件同條件養護。
(一)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形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模板是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成形的工具,本身應具有與結構構件相同的尺寸和外形,還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現澆混凝土的荷載和施工荷載。模板工程質量事故多發生在模板和支架系統上。如施工支模前,底層基土沒有夯實,使基土承載力達不到承載要求,澆筑混凝土時支架在上部壓力作用下產生下沉。造成支架系統破壞的主要原因是:支模前不進行設計,沒有可實行的技術方案,支模后又不仔細檢查支架是否穩固。另外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也對工程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在模板工程中經常出現的質量問題是漲模和早拆。漲模導致混凝土構件不能按照設計成形,使結構失去設計功能。造成漲模的主要原因是:模板的側向支撐剛度不夠,模板本身強度不足,夾檔支撐不牢固。早拆模板是工程中常犯的錯誤,在混凝土沒有達到足夠強度以承受后續荷載的情況下,而過早地拆除模板導致梁、板變形開裂甚至倒塌。
(二)鋼筋工程鋼筋在混凝土結構中,對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保證鋼筋材質能達到設計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鋼筋工程質量事故主要發生在制作和安裝上。加工出現差錯主要是因為施工管理混亂、操作人員經驗不足、現場缺少配料單。只要在這幾方面把好關,鋼筋的加工應該是不會出現質量事故的。鋼筋安裝差錯是最常見也是最令人頭痛的。由于工程中鋼筋數量比較大,鋼筋結構形狀復雜,類別多,再加上現場管理的問題,往往造成受力筋位置放錯、缺筋少筋、箍筋制作安裝錯誤、忘記構造筋四大常見錯誤。縱向受力筋位置出現差錯,最常見于梁、板的上部受力筋,往往造成受力筋下移。這樣的錯誤在陽臺施工時是最易犯的。另外,鋼筋位置出現差錯還會使構件的鋼筋保護層過大或過小,影響耐久性。分析主要原因有:技術交底不明確,鋼筋工缺少一般結構知識、固定措施不力、鋼筋加工不符合施工要求、現場施工管理不善等。
(三)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組成比較復雜,硬化過程中易受眾多因素影響,管理施工不善宜影響混凝土工程質量,引起工程質量缺陷或事故。混凝土工程質量事故主要包括混凝土質量事故和混凝土裂縫事故。混凝土質量事故多為材料質量不能達到要求,另外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質量事故。混凝土裂縫事故主要有收縮裂縫、溫差裂縫、不均勻沉降裂縫。由于混凝土早期養護不當,表面水分散失過快,造成收縮裂縫;施工期間,由于混凝土內部和表面溫差較大,收縮變形不一致,而導致表面開裂。不均勻沉降所造成的混凝土裂縫,多屬于貫穿性的,一般沿著與地面成 45°~90°方向發展,裂縫的寬度與荷載的大小有關,與不均勻沉降值成正比例關系。產生原因是構件下面的地基未經夯實或必要的加固措施遭到破壞,或者模板剛度不足,使混凝土澆筑后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引起不均勻沉降裂縫,影響結構的受力性能。
五、結語
近年來,隨著建筑市場的改革,框架結構工程因其各方面卓越的性能逐漸成為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的建筑結構形式,因而混凝土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及效果。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控制混凝土工程質量,就必須掌握了解混凝土工程可能出現的質量事故,以便于及早預防。保證工程質量,既是一個技術問題,又是一個管理問題,我們必須以規范、規程為標準,嚴格操作、科學管理,用認真的態度控制好每一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參考文獻:
[1]侯寶隆,蔣之峰.混凝土的非破損檢測[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2]羅福午.建筑結構質量監督與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