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電子媒介是當今兒童生活世界的重要組成要素,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十分顯著。電子媒介的利弊分明,使用得當能夠使兒童學到不少知識與技能;使用不當,則很有可能讓兒童養成不好的習慣,影響身心的發展。本文從心理發展和環境影響等多個方面并結合相關理論來探討電子媒介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并且根據兒童的發展特點提出了幾點相關的教育建議。
關鍵字:兒童發展;電子媒體;影響
近年來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子媒體在兒童的生活和學習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年齡也呈現出不斷低齡化的趨勢。作為兒童學習、溝通和娛樂的工具,電子媒體對兒童的認知方式、社會參與的方式和情感互動的方式等等,都產生不小的影響。本文聚焦于電子媒體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并根據兒童發展的特點提出相關的教育建議。
一、電子媒體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及表現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見這樣的場景:大人們在聊天或者工作,小小的孩子在一旁捧著一個甚至比他臉還大的手機,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孩子在一旁哭鬧家長無計可施時,家長們就會掏出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電子媒介,給孩子播放有趣的視頻或者打開游戲給孩子玩兒,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電子媒介已經完全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對兒童的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很顯然,這種影響是多個方面的。
(一)電子媒體對兒童發展的積極影響方面
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提出,個體的性格特征和行為模式是由天生的本能沖動和文明社會的要求之間的沖突而形成的。其中的“本我”意識,更是遵從“快樂原則”。在社會發展的要求下,信息迅猛發展,電子媒體也是如此。信息的發達帶給人們更多了解世界的方式,足不出戶就能滿足人們大部分需求,兒童也如此。電子媒體能帶給孩子許多的快樂,很輕易就能滿足他們追求快樂的本能和許多精神上的需求。電子媒體承載的內容多種多樣,能夠更加豐富兒童的世界,使孩子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夠通過電子媒體獲得的大量的知識,比如我的表妹,現在小學六年級,老師都是通過電子媒體,將作業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中,學生提交后直接在手機上進行批改,非常方便快捷。
(二)電子媒體對兒童發展的消極影響方面
電子媒體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兒童的精神世界,兒童不僅能享受電子媒體帶來精神上的歡愉,也能在上面學到許多知識。可正是這樣,使得許多孩子過分依賴電子媒體,缺乏與其他小朋友們之間必要的交流,導致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長久以往孩子容易產生孤獨感,內心對真實朋友的渴望得不到滿足。同時,由于電子媒體傳播的內容涉獵交廣,而孩子們身心發展和認知發展還不成熟,導致信息辨別能力和信息篩選能力較弱,容易使孩子接觸到一些不好的道德觀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內容,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三觀和對社會錯誤的認知。有些內容太過成人化,會使得兒童過早地接觸成人的世界,導致大多數孩子變得早熟,失去了兒童原有的純真,并且電子媒介營造的世界與真實世界存在不小差異,長期沉迷其中容易使孩子脫離現實生活,過分幻想,面對問題容易逃避,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電子產品帶來的輻射還使得兒童的近視率飆升。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能夠讓電子媒體成為孩子的唯一。
二、相關的教育建議
針對現有的情況,我認為以下幾條教育建議能夠幫助兒童更好地利用電子媒體帶來的信息資源,又能夠保持自己內心的純真,健康快樂的成長:1.兒童在使用電子媒體時,家長能夠盡量陪同,幫助孩子篩選信息,選擇適合孩子的、能夠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的內容;2.嚴格控制兒童使用電子媒體的時間,每次使用時間都不得超過一個小時,休息時多動動眼,運動運動;3.教師教學能夠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又能和孩子們有必要的溝通交流,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平時孩子們自主學習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既能通過網絡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也不會將傳統的學習方法丟掉,獲得的信息更加客觀真實可信;4.平衡好使用電子媒體和其他活動,尤其是兒童的戶外活動和人際交往的時間,幫助孩子分清虛擬和現實世界的差別,使用電子媒體之余,多帶領孩子親近大自然,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增近家人感情的同時也能使孩子感受到真實世界的美好,內心世界變得更加充沛且完整。
由此可見,電子媒體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力是驚人的。我們應該多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運用電子媒體。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他們的身心得以更好的成長,我們的社會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輝,王臘梅,朱莉琪.電子媒體的使用與兒童發展——基于生態科技微系統理論的視角[J].心理科學,2014,37(4):920-924.
[2]吳蘭岸.數字媒體使用對學齡前兒童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早期讀寫能力發展為焦點[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7.
[3]冷田甜.電子媒介對兒童信息世界的影響審視及回應路徑[N].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9(9).
推薦閱讀:農村留守兒童德育教育現狀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