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為了在《中醫內科學》教學中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及知識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使學生能盡早勝任臨床工作,筆者對本校2005級大專中西醫結合專業4班和3班,分別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和病案教學法,經比較病案教學法的應用,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F介紹如下。
【關鍵詞】 病案教學法,《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傳統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程序與臨床的應診程序截然不同,如果學生是通過傳統教學法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方法來掌握臨床實踐知識的,臨證時便會絞盡腦汁回憶教材書本內容,將病例資料與教材對照套用。然而,當他們在教材中搜尋不到與該病例相符的類型時,則茫然不知所措。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觀察對象
選取本校2005級大專中西醫結合專業3、4班的學生,共81人,均有一定的中醫理論基礎知識,但尚未進入臨床實習。3班43人為實驗班,4班38人為對照班。
1.2 病案選擇
病案來源既有古代名醫醫案,也有現代名家醫案;既有成功案例,也有誤診誤治案例。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教材內容,精選一些典型、真實、有高度概括性的病案,并有條件地選擇臨床見習或生活中的病案。
1.3 教學形式
實驗班和對照班由同一老師任課,均使用由肖振輝、李佃貴主編的全國中醫藥高職高專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第1版)。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班則采用病案教學法。根據每個病證不同的特點,進行不同形式的病案教學,即疑難病證以病案來導入新課;難易度適中的病證把病案穿插在授課之中;較枯燥平淡的病證以病案來結束一堂課;在臨床見習或生活中進行現場病案教學。
2 評價方法
2.1 問卷調查法
在2005級課程結束后,采取匿名形式進行問卷調查(實驗班),再做統計分析。問卷調查采用固定應答型,共提供6個相關問題,由學生選擇作答。共發出問卷調查表43份,收回42份,回收率為97.7%。
2.2 考試成績比較
實驗班與對照班結束《中醫內科學》課程教學后,進行考試。兩班考生為統一試卷,題型有名詞解釋、選擇題、填空題、是非判斷題、簡答題及病案分析,考試時間為90 min。監考老師由教務處統一安排(任課老師不參加監考),改卷由系里老師流水式密封進行評閱、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