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初中英語在新課程標準實行之前一直作為英語學習的開始。 雖然在小學開始也開設英語課,但是學生正式接觸系統的英語學習卻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開始出現分化也是在初中階段,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職業教育
很多同學反映,明明已經把單詞全部背過來了,結果老師提問時又忘記了。這說明我們的復習沒有計劃性和周期性。我們每天回到家后要做的事情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聽、讀、寫。聽指的是把當天學習的單詞、對話或者課文聽兩到三遍,爭取耳熟能詳,還要理解所聽內容。中考英語的聽力分數為二十分,可見聽力的重要性。然后朗讀當天學習的單詞、句型、對話或者課文,必須要熟練。最后是要書寫。要寫的內容包括新單詞,重點句子以及上課時老師舉例說明單詞或者詞組用法的句子。下一步是完成英語家庭作業,最后是復習。復習可以戰勝“遺忘”。復習計劃要長短結合,粗略相宜。每周六要把本周的內容復習一遍,每個月末把當月的知識鞏固一遍。同時,隨著考試體制的改革,局限課本是不行了。“見多”方能“識廣”,“博大”才會“精深”,我們應多收聽收看簡單的電視英語節目,閱讀適宜的課外讀物,擴大閱讀量,從而使課外知識成為課內知識的有益補充。
一、巧設問題,激起學生興趣
在教學模式中,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如何精心設計這一環節,問題的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感興趣,如果問題問的好,那么不光是被提問的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問題的思考中去,這就是教師所想要看到的局面。以江蘇省初中英語教材7A一冊的第三章為例,本章講的是中外節日和相關文化、習俗。中外節日這一話題學生們有很多話可說,因為每年都過著各種各樣的節日,每個節日也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老師在課堂開始時可以設置題目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同學們誰能告訴我你們最喜歡什么節日呀?”,或者“大家在過節時發生的趣事能分享一下么?”之類的問題,既能很好地引出本章的學習內容,同時也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們侃侃而談自己最喜歡的節日,可以吃到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活動等等,這樣課堂的氣氛就調動起來了。
二、創設有趣情境
情境的創建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方式?,F在所學的教學內容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說去醫院如何與醫生交流,參加活動時如何與同學們交朋友,如何買東西等等。既然課本是這樣設計的,那么就可以根據課本中的角色,讓同學來扮演,進行情景再現與情景擴展,這種方式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表演天賦,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濃厚興趣。舉例來說,江蘇省初中英語教材7A一冊的第五單元是講“going shopping”的,那么可以根據這一話題進行情景模擬,老師提前一天讓學生們準備好自己在家里不用的物品,例如小擺設或是筆、本子等等。第二天在課堂上,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跳蚤市場”大購物活動,學生們將自己帶來的東西擺到課桌上,有同學感興趣,就可以花錢買過來。但進行這一活動要注意幾點,首先是所有學生一定要說英語,用英語進行交流,其次是學生要學會用英語進行討價還價,這也是鍛煉口語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而且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舊物利用。
三、開展學生互動活動
除了設置問題以及創設情境之外,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動中形式的選擇非常重要,既要能夠鍛煉到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也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進行。例如可以進行英語詞語接龍的游戲,漢語的[第一論文網是專門提供論文和論文的網站,lunwen.1keJIan.com]成語接龍是學生們津津樂道的游戲之一,那么將詞語接龍的形式用到英語上,效果一定很好。在進行英語的詞語接龍時,由于初中生的詞匯量并不是很多,因此可以適當的拓寬游戲規則,只要是相似相關的詞語都可以使用。這個游戲就可以很好的用于7A一冊的第四章中,本章講的是“food”,那么在游戲開始時,首先老師規定一個類型,例如蔬菜、水果、菜名等等,學生們便根據老師說的種類來用英語進行接龍,接的慢的或者是接不出的就要獲得小小的懲罰,這種方法對于拓寬學生的詞匯量是很有幫助的。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打破傳統的表現,它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趨勢,其更加符合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求。這種教學模式的好處是很明顯的,首先使用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學生更加容易吸收也更加愿意學習;其次學生素質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啞巴式英語模式,學生更加愿意去說,愿意用英語表達其觀點和想法,學生們也不再將英語學習當作一種負擔,不再恐懼說英語;最后是學生內心對英語的態度的轉變,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消極、應付態度轉變成喜歡與渴望學習英語的態度,自然學的東西也更加扎實,記憶力更深。很多實踐證明這種英語互動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這種模式一定會有更加廣泛的使用空間,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四、總結
學習英語的真正目的不是用來應對考試那張試卷,而是學會交際能力,能夠用英語與他人順利的交流。那么這種能力如何才能達到呢?光靠背單詞和做試題是不可能實現的,需要大膽地說。中國孩子學英語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敢說,就算學生有豐富的詞匯量,但卻沒辦法在與人交流中把它們運用進去。所以英語課堂上的互動備受人們的重視,互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師生的主客體角色,學生變成了主體,老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和指導的作用。實現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和諧,師生關系得到改善,學生興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