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大學生創業論文發表了大學生英語創新設計理論和策略,在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的心目中, 大學英語寫作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習的難點, 也是衡量英語學習者掌握和運用英語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將有助于學生增強的自信心, 培養克服困難的意志,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論文,多元智能理論;大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
一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理論成果,霍華德•加德納研究多元智能理論是以腦部受到創傷的病人為研究基礎,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能和優勢,即使是受過創傷的病人也是一樣。每個人的人腦內部都是由不同的智能組合所構成的,不同的智能組合使每個人所擅長的技能各不相同,但人類的智慧并不只局限在某一方面,可以通過多元智能理論開發人類的潛能。
由于霍華德•加德納是一名心理學家,在研究多元智能理論時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對多元智能理論的定義是將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在特定的某種環境中具備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論更加具象化一些是指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智能大致分為八大類,包括語言方面的智能、數學邏輯方面的智能、幾何空間分析方面的智能、音樂方面的智能、身體運動方面的智能、人際交往方面的智能、寫作方面的智能、觀察人事物方面的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大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策略
1.大學英語作業現狀
在對我國的部分高校英語教學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英語作業的安排量過少。部分英語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的專業性,對高校英語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不是很熟悉,在布置英語作業的過程中缺少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知識點。部分英語教師在畢業不久后就進入高校進行英語教學,缺乏英語實踐教學經驗,角色也還沒有及時地轉換過來。部分英語教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在考慮學習英語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對于英語作業的布置缺少創新性和層次性。
部分英語教師采取傳統的英語作業布置模式,也就是全班學生采取同樣的作業布置方式,這并不適合多元智能理論中所提出的基本理論。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各不相同,每個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能力也不相同,采取傳統的作業布置模式,缺少針對性。一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會認為英語作業過于簡單,布置大量的作業浪費了課余學習時間。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會認為部分知識點是自己無法理解的,超出了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范疇。所以,傳統的作業布置方法并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大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
中國的應試教育較明顯,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理念就是考試成績分數越高,證明對知識的掌握越全面。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過于注重在考試中的得分情況。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分析,每個學生的腦部結構不同,其思維邏輯和想法也各不相同。為了能充分地發揮每個學生的自身優勢,英語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英語作業。
在布置作業之前,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將班級學生按照學習情況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大致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最后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基礎布置不同的作業。多元智能理論提倡在英語教學時要因材施教,英語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不應該單純地從學生的智商或者分數上進行衡量,將多元智能理論中的八項因素引入到英語作業的布置中去,多方面考量學生的性格特點、接受知識的水平以及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表達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作業設計。將多元智能理論引入大學英語作業創新設計中去,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的綜合性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金懷梅.多元智能理論視域下的大學英語作業現狀調查及個性化設計[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
[2]李婷英,陳紅琴.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大學英語泛讀作業設計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
[3]劉代瓊.論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大學英語作業設計與評價原則[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6)
作者:鐘傳根
推薦閱讀:《大學英語》1983年,月刊,是由北京高教學會大學英語研究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辦的教學輔導刊物。旨在緊密結合大學英語的教學實際,反映教與學兩方面的要求,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