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我國地質工作規模與勘查投入力度在不斷降低, 地質行業隨經濟的慢速步伐而進入新常態。就近幾年來分析, 由于受到國內以及國外經濟的影響, 全世界礦業市場波動不小,面對新常態下的礦業發展,地礦經濟有哪些發展對策呢?論文給出了平衡礦業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礦業工程師論文,新常態;地礦經濟;礦業開發
一、新常態下對地礦經濟及礦業開發的認識
(一)新常態下的地礦經濟
在我國當下行業的經濟發展中地礦行業屬于先行性的行業,受到國家極大的重視,國家在宏觀政策、產業結構調整和投資政策上對于該行業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進入新的經濟發展時代,我國地礦行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壓力,整體發展趨勢較為緩慢,在新常態下對我國地礦經濟進行了一定的認識。首先在新常態下我國地礦行業地質勘查方面投入相對往年來說較少,整體呈現緩慢下滑趨勢,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我國的地質勘查投入仍然處于高位。其次我國地勘行業急需要提高地質找礦這一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大業務拓展,擴大經濟市場。除此之外,在新常態下我國地礦行業對于政府的需求加大,在政府的主導下地質工作開展更順利,能夠很好地發揮市場作用。
(二)新常態下的礦業開發
首先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我國對于礦產資源需求仍然存在,當下我國的發展對于礦產資源有著大量的需求,尤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下,礦產資源消耗更加明顯。其次是我國對于礦業開發更為重視,礦業政策日漸收緊,對于礦業的監管也愈發的嚴格。而且在新常態下,全球經濟一體化使我國對于海外市場的擴展更為緊迫,礦業的開發出現緩慢停滯,甚至是下滑趨勢,在此情況下,必須要依托于其他新的經濟體以實現自身經濟的發展。最后在新常態下我國礦業的開發也呈現出礦產品短期需求放緩,但是礦山經營成本持續上漲,業績逐漸下降的現象。
二、新常態下地礦經濟發展對策
(一)擴大“大地質”項目,加強地勘項目服務
在新常態下單一的經濟發展模式很難促使地礦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在此情況下,必須要加大對大地質項目的勘察和投入,逐步地擴大地堪項目服務范圍。地礦經濟當下主要是單一的基礎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環境治理、生態地質等組成,這種基礎性的地質很難跟得上新常態經濟發展的步伐,對此,必須要實現這種傳統地質向“大地質”的轉變。而且在新常態下任何行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要緊密地與國情結合,從多個方面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也就是說地礦經濟發展必須要聯系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加強地堪項目服務,突破固有的工作模式,立足于新時代背景逐步克服陳舊的、迂腐的思想觀念,主動地融入到當下社會市場經濟發展潮流中,對地質工作進行批評性、改進性、先行性的指導。
(二)聯系國情,走出國際
新常態下我國更加注重行業的國際化發展,力求國內行業的發展與時代接軌,與國際接軌,當下,我國正在推行的一帶一路實際上正是我國行業向國際化發展的一大重要體現,在我國日后的發展中,行業國際化發展必定會成為我國行業發展的一大主流。所以在此情況下我國地礦經濟的發展必須要繼續推動“走出去”這一重要的發展戰略,在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建設熱潮來臨之際,能夠緊抓機遇加大地礦經濟的國際化發展[1]。
在這一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諸多風險,需要謹慎對待,一方面要加強對海外優質礦產資源的找尋、篩選以及購買,同時在向國際化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抱團取暖,加強國內企業合作,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更大地發揮地礦資源的作用,推動地礦項目的成熟,依據階段以及礦種來對我國地礦經濟國際化發展進行鞏固和擴充。
(三)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力
新常態時代背景下更加注重創新,創新是任何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地礦行業在我國屬于一項較為傳統的行業,行業的發展在傳統思想觀念、技術、方法等的推動下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礦經濟在新常態下的發展,要想促進地礦經濟在新常態下的快速發展就必須要對該行業經濟運行機制進行創新,明確礦投定位,對投資體制進行一定的完善和創新,從多個發展途徑來推動項目的實施。
(四)加強技術投入,因地制宜找準市場定位
各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加大技術投入是任何一個行業想要長期發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我國的地礦行業是一個重點發展的行業,也是一個對技術要求較高的行業,新常態下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地礦行業要想要獲得快速發展的優勢就必須要加大技術的投入。一方面加強科研攻關、項目研究,以便更好地發展新技術,為地礦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必須要加大先進設備的投入,提高實際工作效率以及施工服務水平,擴大地礦經濟的發展規模。除此之外地礦經濟發展還需要做的就是認清新常態下的市場發展特征、趨勢,結合自身發展特點以及需求找準市場定位,因地制宜,更好地向新型服務業進軍,開發新的客戶群體,鞏固行業經濟發展基礎[2]。
三、新常態下對礦業開發的對策
(一)統籌兼顧,平衡礦業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
在新常態下我國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些新思想,是我國當下這個行業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遵守的、追求的。以上五大發展理念也為我國礦業開發指明了方向。我國礦業開發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是礦業開發中的關鍵問題,而造成這一問題的成因有多種,比如礦業開發體制不完善、技術不高超等。對此必須要樹立我國綠色礦業的發展理念,完全踐行綠色環保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礦業開發。
首先第一點需要做到的就是必須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將礦業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在礦產資源開發規劃指標中必須要提高綠色指標的重量,力求將這一指標做硬,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民健康,實現礦業開發的綠色發展[3]。除此之外還需要從法律上加以規范,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平衡礦業的開發和生態文明的建設。
(二)加大資金與技術投入
礦業開發必須要立足于國內,加強國內的地質勘查工作,提高礦產資源的保障能力,更簡單來講就是要加大礦業開發的資金與技術投入。實際上近些年來礦產資源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大,但是就我國的狀況而言仍然有保持石油產量持續增長的基礎,其關鍵就是在于對國內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以我國地質找礦的潛力巨大,在新常態背景下,如果能夠加大礦業開發的資金與技術的投入,必定會加大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的力度,提高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的效率,進而有效地促進礦業開發的發展。
(三)加大對戰略性礦產資源的保護力度
當今世界有著錯綜復雜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關系,各國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競爭,而在此期間戰略資源的爭奪與競爭尤為激烈,可以說具有戰略價值的礦產資源都有著極大的價值,不僅是在經濟方面,還包括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的價值。所以說我國必須要對戰略性礦產資源尤其是稀有金屬、稀土資源進行保護,確保我國戰略性資源的安全,這樣做既能夠促進礦業開發的可持續性發展,也能夠提高我國的戰略競爭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榮冬梅.關于新常態下礦業發展的思考[J].當代經濟,2016(26).
[2]徐志軍.聚焦新常態下資源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5年12月14日(001).
[3]余躍泳.新常態下的地礦經濟與礦業開發對策研究[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文集[C].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2015(06).
作者:王玲
在當下施行的規定當中,是把為了取得礦業權所花費得費用和后期持續發生的費用都算作了當期所產生的成本中。可是什么時候進行礦業權的轉讓卻不能夠確定,這使得出讓的收入和結轉的收入不能夠行成對應。如果出讓了勘探權,那么主要花費的費用就結轉了。